第1法:畅销书折射历史
我为读者**关于畅销书历史著作中值得一读的一本:美国学者迈克尔•科达的《畅销书的故事》。
这本书对1900到1999的100年间的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一一分析,从宏观和历史的视角加以概括畅销书是什么,它从哪儿来,到哪儿去。100年的书业史告诉我们,畅销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折射。
比如这100年上榜的畅销书反映出美国当时迅速和巨大的社会变迁,从单纯平静、内敛守旧的乡村生活,转型成人口集中、信息快速流通的都市生活。
1950年的非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完整地描绘出20世纪50年代的生活特质,你看到那时的畅销书就对那时的生活品质、特色知道个大概齐了:《贝蒂•克罗克的插图食谱》、《小宝贝》、《成功销售术》、《梦想之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走出了经济大萧条的阴影,美国人开始向往宁静、悠闲的家庭生活。
迈克尔•科达由此得出结论:“畅销书排行榜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我们是谁,我们要什么,我们对什么有兴趣和我们想知道些什么。我们仔细研究畅销书排行榜越久,我们就越了解一件事,那就是——我们自己。”
我从这本书中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相似。如今中国出版业出现的种种问题,早在几十年前的美国已然存在。列宁说过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比如跟风书现象,在美国书业史上,有一本在非文学类排行榜占第四位的《愚蠢的错误》出版后,随即衍生出一大堆抄袭作品。又比如**畅销书的出现,1936年在美国出版史上*轰动的莫过于米切尔的《飘》了,一年之间狂卖百万本;1952年出版的《圣经》以100万本的佳绩排行**名。这让我们联想到了21世纪的今天的中国**畅销书《于丹心得》和《于丹心得》。
还有,关于明星类图书(也叫名人类图书),1954年歌手莉莲•罗斯的《伤心泪尽话当年》,是娱乐圈明星传记的开山始祖,明星也从此在出版界开辟了另外一个赚钱的新途径,一直到今天都屡试不爽。当下中国明星类图书可谓此起彼伏。
甚至今天很多出版社所谓的投资书、合作书在那时的美国就有了,一个名叫奇克•塞尔的建筑师自费出了自己的《专家》,竟然卖了150万本!
我还有一个更惊人的发现。一百多年来,畅销图书的类别竟然没有什么大变化,还是老套路。你可知道,在1956年美国非文学类图书的榜单上,实用类图书《关节炎常识》名列**,此外还有两本食谱、一本室内装潢指南、一本礼仪手册。
将此与中国2007年5月的全国**畅销书排行榜作一个有趣的对照,可以看出同样的规律。由于2007年上半年中国股市火热,波澜起伏,大量新入市的股民需要新的股市读本,畅销排行榜的20本书中有15本是股票类图书,所占比重达到75%,这是书业史上从未有过的。榜上有名的股票类图书有:《中国新股民****》、《炒股就这几招》、《炒股入门与技巧》、《中国新基民****》、《初入股市炒股大全》、《炒股实战与技巧》。
这时的书业史也折射出中国经济史的一段独特景观,股票成为热潮,新股民、新基民队伍迅速壮大。
畅销书像多棱镜一样完整而精彩地折射书业、生活和时代的历史。
第2法 百岁畅销书榜单
畅销书的概念可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美国的《书商(BookSeller)》杂志以畅销的程度对书籍进行排行,由此有了“畅销书”的名目。110多年前的1895年,十大畅销书排行榜在《出版家》2月号**发表,对零售业产生了极大冲击。
在第二份排行榜发表时,提到天气对书籍畅销的影响,提到情人节和复活节对**的影响,还举例《纸娃娃的一年(AYearOfPaperDolls)》因成为情人节的礼物而畅销。这都是我们今天还在研究的规律。节假日的图书营销比平时要火。
真正的畅销书时代则始于20世纪。在那个时代,《纽约时报》把畅销书单视为业务机密,但对出版社来说,能尽早得知消息是相当重要的。出版社会迅速通知入选的作家,将消息透露给书商,问问他们店里是不是需要追加订货,也要忙着准备畅销书广告。《纽约时报书评》星期天刊登的畅销书排行榜,在前一个星期三就会定案,所有大出版社的公关部人员无不想尽办法,在《纽约时报》里培养愿意在星期三傍晚先用电话将榜单泄露出来的好朋友。
在中国,有人认为畅销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9年引进版的《学习的革命》为代表,此书连续在榜11个月,**高达400万册。
不过,有趣的是,笔者在周汝昌先生的《红楼夺目红》中找到这样的记述:
愚顽怕读文章。今人早已不知曹雪芹笔下的“文章”那时候特指科考必习的“八股文”,书坊里刊售的八股名篇,还加以评点“导读”,以供童生秀才们揣摩,这就是当年的畅销书。宝玉怕读的是这种“文章”。
百岁榜单列了21世纪又有新奇内容。
畅销图书的出版首先从选题策划开始。但也有奇迹发生,有的选题尚未面世就已经畅销了。这就是“哈利•波特”系列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网上书店亚马逊的统计表明,虽然此书在2005年7月才出版,但已经成为2004年排在英、法、日三国畅销书的榜首,超过了***畅销书、美国作家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的**。这样,英国作家罗琳无疑成为英国**富婆了。她富可敌国,《福布斯》2008年公布的排行榜显示,系列小说“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为世界首富作家,年收入为3亿美元,相当于每秒钟的收入超过8美元。
第3法 “嫁人要嫁易中天”
什么是畅销书作家,畅销书对社会和公众有多大的影响呢?
说点具体的吧。2006年11月26日,《于丹〈论语〉心得》在中关村大厦签售,从上午到下午的8个小时中共签126万本,签得于老师都“手抽筋儿”了。2007年3月,还是在此地,于老师又连续签售了10小时,一共15万册,创下了中国日签售图书的*高纪录。另一位通过央视《百家讲坛》而迅速走红的王立群在西单图书大厦为他的《王立群读史记》一次签售达到4832本;易中天为他的《品三国(下)》签售达7000多本,而他的《品三国》等6本书在16个月中,出版社就卖了1个多亿,他的个人收入达2000万元,被称为经济神话。
此外,《于丹心得》英文、日文、中文繁体版权输出事宜开始洽谈,韩国三星出版社推出该书的成人版、儿童版和青少年版。
这就是畅销书!
一个细节可以作为畅销书作者的佐证。
2007年4月8日,易中天教授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售《品三国(下)》,由于销售过于劳累,主办方专门请来按摩师为手酸的易老师按摩。据《中国图书商报》对2006年7月22日《品三国》**日情形报道,“一个渴望见易老师一面而没有见上的孩子开始坐在路边号啕大哭起来”,“有女孩打出‘嫁人要嫁易中天’的横幅。”
这就是畅销书作家!
畅销书对于社会和读者所产生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其一,畅销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图书市场的规模和空间。有的畅销书一个品种的销售码洋超过一个出版社全年的销售码洋,一个品种相当于十几本甚至几十本图书的码洋和利润之和,比如新华出版社的《细节决定成败》发行85万册时,码洋达2000万,相当于出版社全年发行码洋的25%。2003年郭敬明的《幻城》、《花落知多少》等8本书的销售额,占全国青春文学类图书码洋的2288%,而这类图书的销售品种为1165种。另一方面,畅销书的存在也使图书市场两极分化,贫富悬殊。
其二,畅销书能**时尚,书中所张扬的理念会通过媒体造势,口口相传,能有效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成为时尚的领跑者。而这种社会时尚又会形成巨大的社会购买力。
美国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在2006年8月遇到罗琳时,恳求她在《哈利•波特》结局篇中“放过”主角,不要安排小哈利死。斯蒂芬•金说,不想看到小哈利重蹈当年福尔摩斯的覆辙。当年柯南•道尔让大侦探福尔摩斯在与罪犯决斗时死去,后因来自读者的压力,又让其死而复生。
但罗琳说,确有读者指责她是“虐待狂”,但“话说回来,有时候作家真需要冷静一点,毕竟现在的文坛充满了弱肉强食。”同时她也强调,斯蒂芬•金的小说中被杀的角色比她书里的多得多。
虚构的小说人物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如此神奇,让人惊叹不已。易中天的《品天国》畅销全国时,上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品三国”饭店也自此闻名。《淘气包马小跳》风靡全国时,“马小跳冰淇淋”、“马小跳文具店”等一类商标被精明商家抢注。这就是畅销书巨大的品牌效应,也说明了畅销书对于生活的介入之深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