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渔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渔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 作者:严正凛
  •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74967
  •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01日
  • 页数:210
  • 定价:¥3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02774967
    • 作者
    • 页数
      210
    •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01日
    • 定价
      ¥3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渔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生生物种质资源是生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水产育种、养殖生产和渔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日显其重要地位。欧美等国十分重视水生动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特别是近十余年来,由于生物多样性受到重视,水生生物遗传资源研究日益深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渔业种质资源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国外相比差距仍很大,主要表现在:①主要水生生物遗传背景不清,生物多样性研究欠缺;②生态环境被破坏,水生资源锐减;③缺乏健全的制种机制和高新种质鉴别技术;④主要养殖种类仍是未经选育的野生种;⑤种质资源保存体系不完善,等等。因此,有必要加强渔业种质资源的研究,并合理地保护和利用。
    编者长期从事渔业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一直关注着这方面工作的进展。为了使有关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和保护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编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并参照众多研究者在渔业种质资源研究、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新成果,编写了这部《中国渔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本书分为八章,分别叙述了渔业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
    文章节选
    **章 渔业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及重要性
    第三节 加强渔业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性
    一、渔业及渔业种质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渔业是通过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以取得符合市场需要的渔业产品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渔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民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渔业对国���经济所起的作用,首先是向人民提供食物。因此,世界上许多**都把渔业作为蛋白质的供给产业,给予重要地位。
    渔业按其作业水域可划分为内陆渔业和海洋渔业。内陆渔业又分为池塘渔业、湖泊渔业、水库渔业、江河渔业和稻田养鱼等。海洋渔业则包括浅海滩涂渔业、沿岸渔业、近海渔业、外海渔业和远洋渔业。
    从渔业内涵看,它是由养殖、捕捞、加工、流通、渔业工业、管理、科研、教育以及技术推广等企事业系统构成。按生产环节看,其中养殖业与捕捞业为核心产业,并由此延伸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一系列相关产业。
    渔业工业包括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渔港、码头、渔船、渔具、渔用仪器、机械、设备和其他生产资料的生产,支持着水产养殖和捕捞的产前、产中、产后活动的全过程。
    水产品的保鲜、贮藏、加工综合利用和流通,为养殖和捕捞提供完整的后期服务。
    水产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各类管理等服务体系不仅贯穿于养殖、捕捞全过程,而且亦为加工、渔业工业及其自身发展进行服务。
    按行业的属性看,养殖业属农业,为**产业;捕捞、加工、渔业工业属工业,为第二产业;渔业生产资料的供应,水产品的流通等属商业活动,为第三产业。
    ……
    目录
    **章 渔业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及重要性
    **节 渔业种质资源
    第二节 我国渔业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加强渔业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章 我国渔业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
    **节 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
    第二节 主要经济虾蟹类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
    第三节 主要经济贝类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
    第四节 主要经济海藻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
    第三章 种群
    **节 种群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种群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第三节 种群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 种质的遗传差异
    **节 遗传变异
    第二节 群体遗传与进化
    第三节 鱼类遗传变异的表现
    第五章 渔业种质资源研究的工作内容
    **节 渔业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第三节 种质鉴定与评价方法
    第四节 海藻种质保存方法
    第六章 渔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节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第二节 渔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特殊性
    第三节 我国渔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我国渔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与任务
    第七章 渔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节 渔业种质资源保护
    第二节 我国**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
    第三节 生物入侵
    第四节 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第五节 主要养殖种类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
    第八章 我国渔业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方向
    **节 渔业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第二节 积极开展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第三节 加强渔业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工作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