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概述
**节 起源与发展
高雅古朴的垂钓活动,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小小侧面,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延续下来,历数千年而不衰,日益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一、起源
垂钓俗称“钓鱼”,在内陆淡水水域的开展由来已久,始于原始社会的渔猎,是人类的谋生手段之一。在我国,垂钓活动大约出现于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的距今四五千万年前的猿人遗址中就有各种鱼骨。我国古书《户子》中有“燧人氏教民以渔”的记载。郑州商朝早期遗址的出土器物中还有青铜制作的渔钩。
二、发展
商周时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的“渔”字,是我国*早的有关垂钓活动的文献记载。在辽宁抚顺、湖北江陵、河南陕县、广东徐闻等地,相继发现了��国时期的铁制渔钩。秦汉时期,垂钓作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发展起来。隋唐时期,垂钓活动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个方面,渔具的制作技术也有了突破性进步。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垂钓史上继往开来的时期,此时的垂钓活动开展得极为普遍。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欧一些**把垂钓列为体育比赛项目。1952年,国际垂钓运动联合会成立。目前,垂钓活动风靡全球,已成为许多**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政府对垂钓活动也十分重视。1983年9月,中国垂钓协会成立,许多省市也先后成立了垂钓协会。1985年9月2日,在北京市张家湾举行了我国第1届全国垂钓比赛,从此每年举行1次**级垂钓比赛。此后,各省市也先后组织了不同规模的垂钓比赛,群众性的垂钓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