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科学家的故事(中外文学经典系列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科学家的故事(中外文学经典系列丛书)

  • 作者:陈佳
  •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8125302
  •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1日
  • 页数:200
  • 定价:¥1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228125302
    • 作者
    • 页数
      200
    •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01日
    • 定价
      ¥1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古今中外**的科学家的生平故事,描述他们所经历的发明创造历程。他们捍卫科学,为了真理甚至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钻研科学,废寝忘食,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文章节选
    达尔文创立进化论
    在达尔文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的上帝根据他的旨意在7天之内创造出来的。《圣经·创世纪》中甚至还说,女人是用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的。
    当然,在科学极度文明的今天,“上帝造万物”早已被认为是宗教用以麻醉人们思想的谎言。可是,在100多年前,揭穿“上帝”的谎言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的证据,更需要角斗士一般的勇气!
    达尔文于1809年出生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里。从小时候起,达尔文就是具有一种喜爱大自然的天性,善于观察事物。
    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当牧师的资格。但他早已无心于神学,甚至开始悄悄地对“上帝造物”的宗教神话产生了怀疑。
    1835年9月,达尔文参加了一次环球航行。在这次航行中,每到一地,达尔文都要实地考察一番当地的物种情况。
    而大量的事例表明:生物必须同它的生存环境斗争,惟其如此,才能生存和繁衍,适应环境的才能生存下来,否则就遭到淘汰,直至灭种。这就是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的“物竞天择”法则。
    由此,达尔文得出结论:现代生存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少数原始生物,经过漫长岁月的变异、遗传和“物竞天择”,从低给到**,由简单至复杂,不断地进化而成的。所谓的“上帝造物”,只不过是个弥天大谎!
    1859年,达尔文呕心沥血20余年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学术界受到了巨大的震动。但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物种起源》招致不少非议。被戳到*痛处的教会势力疯狂叫嚣要“打倒达尔文!扑灭邪说,拯救灵魂”。
    然而,真理是不可征服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日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了现代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观念。恩格斯将进化论与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一起并誉为19世纪世界“三大发现”。

    生物工程之父
    随着显微镜的进步,人们发现的微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了。可是,微生物究竟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这种几乎无处不有的小生命在人类生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个完整揭示微生物奥秘的就是现代微生物学的创始人路易斯·巴斯德。
    巴斯德1822年出生在法国东部的多尔镇,他的父亲是个制革匠。由于家境贫寒,他曾被迫停学和半工半读,21岁时考入巴黎师范学校。受到**化学家杜马的影响,巴斯德走上了化学研究的道路。这个有着火一般求知欲、狂热工作激情的年轻人,很快就做出了惊人的成绩。他揭开了酒石酸有不同旋光性之谜,提出同样化学成分的物质之所以旋光性有所不同,是因为有不同的分子结构,这就是同分异构现象。
    1854年,小有名气的巴斯德出任里尔大学理科系主任。
    酿酒业是里尔的重要工业。可是当地的酿酒厂却遇到了一个困难,他们酿造的酒不知什么原因常常变质发酸,只好一桶桶倒掉。不仅里尔,整个法国每年都因大批酒变质发酸而蒙受巨大的损失。
    年轻的化学家的到来,使这里的酿酒厂厂主似乎看到了救星,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酿酒是一个化学过程,他们请求巴斯德帮助他们解决酒发酸的问题。
    巴斯德来到酿酒厂,仔细观察研究整个酿酒过程。他取了几滴酒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酒里边有不少圆形、椭圆形的微生物,有的边上还长着小芽。原来是这些酵母菌使糖变成了酒精。
    可是酒为什么会变酸呢?他将好酒和变质的酒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那些变酸了的酒里,小球状的微生物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杆状微生物,正是这些产酸的菌使酒变酸了。
    问题找到了。巴斯德向酿酒厂的厂主们建议,当酒酿好以后,用文火缓缓加热,到约60摄氏度,杀死其中的细菌,然后把酒密封起来,这样酒就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质了。这种用缓缓加热杀死微生物的防腐方法就叫巴氏消毒法,现在还广泛用以消毒牛奶、啤酒等。
    大批的酒得救了,酒厂的老板们对巴斯德十分感激。
    法国政府获悉巴斯德发明的这一方法后,特地派了一艘巡洋舰,装了6500升用巴氏消毒法处理过的酒和500升未经处理的酒,从法国启航,远渡重洋,驶向非洲。当几个月后到达目的地时,人们惊异地发现,凡是用巴氏消毒法处理过的酒都醇香扑鼻,风味依旧,而那些未经处理过的酒都酸得不能喝了。从此巴氏消毒法不胫而走,传遍全世界。
    接着,法国中部的人要求巴斯德挽救他们的制醋业。他们酿造的醋,时间一久就没有了醋味。
    于是,巴斯德又奔往图尔。他在漂在醋缸上的醋垢中发现许多短棒状的细菌,这就是醋酸杆菌。经过仔细研究,巴斯德终于明白了,这些醋酸杆菌一开始使酒精变成醋,可是当全部酒精变成醋后,它们继续发酵,使醋又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于是醋味就消失了。
    巴斯德建议,在醋刚刚酿好后,加热杀死这些醋酸杆菌,醋就不会变质了。
    是的,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在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产物酿酒制醋,但人们并不知道这是微生物的功劳,是巴斯德解开了这个秘密。今天,人们在现代发酵罐中,利用微生物生产各种各样的生物制品,追根溯源,我们还应当感谢巴斯德呢,难怪有人把他称作“生物工程之父”。
    麻醉药的发明
    在麻醉药发明之前,对于需做外科手术的病人来,做一次手术,其痛苦程度无异于受一次严刑;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在病人的嚎叫声和挣扎之中,做一场手术,就像上了一次战场。
    1799年,英国**的化学家戴维有一次牙痛得要命,但强烈的责任感,使他带病走进实验室。然而,奇怪的是,当他走讲实验室后,牙就不痛了,而当他走出实验室后,牙痛又复发了。
    显然,是实验室里弥漫着一种化学气体在作怪。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和试验,戴维发现氧化亚氮有镇痛作用。于是,戴维郑重其事地向医学界建议:可以用氧化亚氮当作麻醉药。
    戴维的建议当时并没有得到医学界的重视。
    在45年后的1844年,美国的化学家柯尔顿注意到了戴维的发现。当时美国正在流行所谓的催眠术。柯尔顿发现,氧化亚氮可以让人舒舒服服地进入梦乡。他想,这药与其作为麻醉之用,还不如作为催眠之用。于是,柯尔顿就用罐子装了一罐氧化亚氮,到各地做旅行演讲,并当场给人做示范表演。
    一次,在柯尔顿滔滔不绝地讲完氧化亚氮的妙用之后,一位听众当场吸了几口氧化亚氮。没想到,这位听众在即将入睡时,一跃而起,哈哈大笑,发疯般地乱跑乱跳,**哗然,骂柯尔顿是“江湖骗子”。柯尔顿悄悄地带着装氧化亚氮的罐子溜走了。从此,氧化亚氮又被人叫做“笑气”。
    在柯尔顿演讲的现场,有一位观众,他的名字叫威尔士。威尔士是一位医生。在柯尔顿的这场失败的表演中,他发现那位“发疯”的听众,脚部受了伤,却没有丝毫痛苦的感觉。威尔士估计笑气有止痛功能。他想,笑气用于拔牙准行。
    经过反复多次临床应用,威尔士的判断得到了证实,威尔士决定要向各**单位推广他的麻醉术。
    1845年1月,在美国波士顿的一家大医院,威尔士要演示笑气的应用方法。波士顿的许多医学界的名流和医学专业的学生都来观看。只见威尔士让病人吸几口笑气,然后开始拔牙。谁知,威尔士急于求成,麻醉不足,结果病人大声喊痛。顿时,现场哄笑声四起。人们把威尔士当作骗子赶出医院。
    威尔士的失败当然有偶然因素,不过,也同时说明笑气的麻醉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威尔士的青年助手莫尔顿看到了这一点。他想,应该寻找一种更有效的麻醉药。
    有一次,莫尔顿去拜访化学家杰克逊。几句寒暄之后,杰克逊告诉莫尔顿一件怪事:“昨天晚上,我和几个朋友一起玩纸牌。大家正玩得高兴时,炉灯不亮了,我匆忙之中,拿错了瓶子,把乙醚当作酒精加进了灯肚。灯点起来后,房间里弥漫着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味。不久,大家昏昏欲睡,连连出错了牌,于是大家趴在桌面上都睡着了。”
    杰克逊无意之中说起的这件怪事,却给了莫尔顿极大的启迪。他马上想到也许乙醚有催眠作用,可作为麻醉药。
    回到家后,莫尔顿立即进行试验。他牵来一条狗,让它吸入了乙醚蒸气。几分钟后,这条狗昏然入睡,任莫尔顿拳打脚踢,也没有任何反应。显然,它已经失去了痛觉。
    此后,为了慎重起见,莫尔顿又做了多次动物试验,并在一些病人的小手术中,进行临床**。结果一次次地表明:乙醚的麻醉效果比笑气好,它是较为理想的麻醉药。
    1846年10月16日,在那所赶走威尔士的医院,莫尔顿要公开演示乙醚麻醉术。不少专家抱着怀疑的态度来看这场演示。手术时间快到了,一位下颚部位长血管瘤的病人被推上了手术台。莫尔顿对病人进行了麻醉,病人渐渐地进入梦乡。主刀医生一刀下去,病人没有出现任何痛苦的表情……直到手术结束一阵子后,病人才苏醒过来。
    ……
    目录
    达尔文创立进化论
    生物工程之父
    麻醉药的发明
    无菌手术
    布伦德尔创立输血术
    瓦克斯曼与链霉素
    外科医学之父
    摩尔根创立基因学说
    遗传学的奠基人
    杜马克发明磺胺药
    卡介苗的发明
    利奈克斯发明听诊器
    潘伯顿发明可口可乐
    华佗创新针灸术
    医学家李时珍
    孙思邈炼丹
    原子核物理学家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物理学家吉尔伯特
    物理学马略特
    物理学家托里拆利
    物理学家玻尔
    物理学家费米
    物理学家伽利略
    物理学家惠更斯
    发明家爱迪生
    发明家格雷欧姆·贝尔
    科学家伏打
    科学家诺依曼
    亚里斯多德的故事
    卡文迪许的故事
    牛顿创立微积分
    出色的科学演讲者
    亨利及电感
    伽伐尼电流
    电流强度的发现者
    韦伯及磁通量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
    焦耳定律的发明人
    欧姆定律的发现者
    弹性定律的发明人
    波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的***
    乔治与机器人
    无后座力炮的发明
    蒸汽机的***
    诺贝尔与**炸药
    蒙哥费尔兄弟与热气球
    制表机的发明人
    宇宙飞船的发明
    华氏温标的***
    伏特电池的发明人
    贝克兰发明电木
    真空三极管
    摄氏温标的发明人
    兰米尔发明充气灯泡
    雷利等人发明降雨弹
    大气压强的发现者
    找到一架上天的“梯子”
    微处理器的发明人
    机械式计算机的发明
    机电式计算机的发明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目光灯的发明人
    新型缝纫机的发明
    发明塑料的人
    科学家发明声纳
    考尔兹发现摄影感光材料
    印花机的发明
    “柯达”创始人
    史密斯发明水泥
    雷达的发明
    布劳恩发明导弹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英国人发明坦克
    德国人发明高射炮
    无线电之父
    自行车的的明人
    戴姆拉发明摩托车
    发明电炉的人
    风车的发明
    光纤通信
    卫星通信的发明
    蒙恬发明毛笔
    圆珠笔的发明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
    少年谷超豪
    巴贝奇的发明
    数学家苏步青
    航海家哥伦布
    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
    天文事业的探索者
    天文学家开普勒
    **的天文学家第谷
    哥白尼创立日心说
    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家李四光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化学家奥蒂玛斯
    **玻璃的发明
    逆境求学的居里夫人
    干将莫邪发明炼铁法
    发明炼钢法的人
    果树育种新方法
    植物学家布朗
    土壤学家侯光炯
    编辑推荐语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有向着真理勇往直前的执著,有为了献身科学而宁死不屈的精神,有比普通人更勤奋的头脑,他们推进了社会的发展,甚至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本书精选了达尔文、爱因斯坦、李时珍等我们熟知的国内外**科学家的故事。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从中学会许多科学知识,同时科学家们百折不挠的钻研精神也会让读者受到心灵的启迪。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