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沙甸回族农村调查
五、宗教文化
文化而冠以“宗教”二字,便因为沙甸这农村是一个纯粹信奉回教的农村,村民的生活处处都受着宗教的支配,因此由生活而创造出的文化,不论精神或物质方面,也就直接间接离不开宗教关系,要讲沙甸的文化,便只得与宗教同论。所以,这里用了“宗教文化”四个字做标题。
这一个具有500年历史,拥有近千户人家的村落,从人才的产生上看,文士不很盛,武将却产生了几个显赫者。道光时马龙图封镇威将军;光绪时白君柱(载廷)官开化镇台,封忠果公,村人至今都呼为白军门;林品三为光绪时武举,官元江参将,昭通守备。这些在云南武事史上都是有名的人物。村人读书的风气虽也很盛,但一个显著的现象便是宗教重于学术。截至目前,村中大学毕业生仅得2人,是白忠果公的裔孙;中学毕业生也只有30多人;但却有5个有特色的留学生。所谓特色,便是因为他们都是因宗教关系而出国的。5人留学的地点都是埃及,是一个伊斯兰教**,通行阿拉伯语文。这5位村人便由于此种因缘而出国,今天都成为沙甸村的文化界的代表人物了。下面是5人的略历,可借此窥见沙甸宗教文化的脉络。
张有成(子仁),沙甸中阿学校毕业,1924年曾赴甘肃、青海专攻阿拉伯文。1930年中国回教会选派**批留埃学生,云南被选5人,沙甸村便占3人。张君即3人中之一,入埃及大学法学院,1939年回国,即返沙甸任养正学校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