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道教史
QQ咨询:
有路璐璐:

道教史

  • 作者:许地山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56605
  •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01日
  • 页数:180
  • 定价:¥24.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在占有大量材料和吸取众多成果的基础上,为大众读者写的有关道家知识的讲义。它从科学方法入手,讲述了道家学派的渊源与演变,着重讲述了老子,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他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它没有涉及现在所谓的宗教问题,是学习道家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经典之作。
    文章节选
    **章 道底意义
    道士们用“道”字来称他们底宗教,所以在讲道教以前,当先把道底意义略为述说一下。固然,一切名词都有它底原本意义和以后发展底解释意义。道底原本意义只是道路,是人所行底道路。到春秋以后,“道”字才附上玄学底意味,因而产出许多解释。*初底解释是宇宙依以运行底轨则便是道,凡宇宙间一切底现象都是道底示现。现象底道是从创造以至化灭底历程,用现在通用底术语便是时间与空间,但在古道家底名词里便叫做“造化”。造化也就是道底异名。道底威力非常地大,万物若果顺应它便是有造化,就是说,万物生灭底程序不乱,各依着应历底途程,该生底时候生,该灭底时候灭,彼此该发生关系底时候发生关系,该互相拒绝底时候互相拒绝。天灾人患便是没造化。不当病而病,不应老而老,不该死而死,便是没造化,便是无道。顺应是很要紧的,所以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无论道儒,都把这道看为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底至宝,自然与人间一切底活动都离不了它。
    ……
    目录
    绪说
    **章 道底意义
    第二章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第三章 老子以后底道家
    第四章 道家*初底派别
    第五章 秦汉底道家
    第六章 **底信仰与追求
    第七章 巫觋道与杂术
    编辑推荐语
    本书是作者在吸取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大学生编写的关于道家知识的讲义。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具体涉及:道底意义,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老子以后底道家,道家*初底派别,秦汉底道家,**底信仰与追求,巫觋道与杂术。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