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

  • 作者:陈剑旄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56964
  •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01日
  • 页数:228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伦理思想史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国伦理文化向何处去,蔡元培建立在倡导思想自由和兼容并包基础上的伦理思想是20世纪中国*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蔡元培先生的伦理思想是近代中国道德批判和伦理革命思潮合乎逻辑的思想成就,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时代产物,是一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在救亡与启蒙双重变奏中的心路历程和伦理诉求。
    文章节选
    第二章 蔡元培有关伦理学研究对象、目的与方法的思想
    2.2 从理学的研究目的
    2.2.3 道德哲学之属于人道主义者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观和伦理原则,*初是近代资产**在反对封建神权、宗教禁欲主义的斗争中提出来的,它要求维护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现实幸福生活。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内容上强调建立没有人种区别、没有地诚之分、没有意识形态之别的全人类共同的“自由、平等、友爱、幸福”之社会,因为‘‘社会之意识,亦不能不有界域,则道德行为之效果,仍不能不有一种消灭时期之意识,此又非吾人所能满足也,于是进而为人道主义之鹄的。”人分属不同的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各有不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有不同的行为评价体系与标准,个人的道德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力是有限的,有可能会湮没在大众的汪洋大海里,因此,人类要建立一种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这种准则和规范是人类之共同社会意识,是各民族、各地区圣贤先哲和道德模范实践者之思想和行为的概括,其内容应该是“仁爱”,尊重人的权利和自由。
    人道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人道主义仅指爱“人类全体”,这里突出了人作为道德价值的主体,应该得到爱护,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财产和收益,因为他们是人们幸福的前提和源泉。广义的人道主义,“则以凡识论为标准,自动物而植物,以至于无机物,凡认为有识者,皆有相关之休戚”。至于动物、植物、无机物是否“有识”姑且不论,但从爱人及物这个角度去论述人道主义,实乃之一大进步。人与自然、有机界与无机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联系的整体,人从自然界索取生活、生产资源,获得自身的满足,但人类必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遵循自然规律,否则会遭到自然的惩罚。蔡元培能够较早地认识到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我们今天创造自然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非常有启发作用,也与我国古代道德哲学家所提出的“****”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
    目录
    绪论
    **章 蔡元培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
    1.1 蔡元培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1.1 蔡元培的生平及其思想演变历程
    1.1.2 历史变局与救亡启蒙的伦理路径
    1.2 蔡元培伦理思想的文化渊源
    1.2.1 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之优良传统
    1.2.2 中国近代道德批判和伦理革命的思潮
    1.2.3 近代西方自由平等博爱伦理观的输入
    1.3 蔡元培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1.3.1 二元论的世界观
    1.3.2 兼容并包的价值取向
    1.3.3 中西哲学的融通
    第二章 蔡元培有关伦理学研究对象、目的与方法的思想
    2.1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2.1.1 伦理学的定义与界说
    2.1.2 道德的性质和类型
    2.2 伦理学的研究目的
    2.2.1 道德哲学之属于小己者
    2.2.2 道德哲学之属于社会者
    2.2.3 道德哲学之属于人道主义者
    2.3 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2.3.1 研究方法之一——演绎法
    2.3.2 研究方法之一——归纳法
    2.3.3 演绎法与归纳法之关系
    第三章 蔡元培道德原则及主要道德规范的思想
    3.1 群体主义
    3.1.1 群者,所以谋各人公共之利益也
    3.1.2 舍己为群之理由
    3.1.3 尽力于公益与爱护公物
    3.2 人道主义
    3.2.1 人道主义是近代伦理思想之主流
    3.2.2 人道主义原则及其道德进步性
    3.2.3 自由平等博爱是一切道德之根源
    3.3 劳工神圣
    3.3.1 平民主义必将战胜武断主义
    3.3.2 正确认识与评价劳工的价值
    3.3.3 “劳工神圣”的道德进步性
    3.4 主要的道德规范
    3.4.1 责己重而责人轻
    3.4.2 勿畏强而侮弱
    3.4.3 戒失信、戒狎侮、戒毁谤、戒骂詈
    第四章 蔡元培个体道德品质与个体道德行为的思想
    4.1 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4.1.1 个体道德内涵
    4.1.2 个体道德义务
    4.1.3 个体道德良心
    4.2 个体道德品质
    4.2.1 仁、智、勇
    4.2.2 勤勉、信义、慎言与恭俭
    ……
    第五章 蔡元培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的思想
    第六章 蔡元部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与理想人格的思想
    第七章 蔡元培有关中国伦理学史的系统思想
    第八章 蔡元培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附录 蔡元培著译要目简编
    后记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