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未名中国史(2001-2007)(上、下)(全两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未名中国史(2001-2007)(上、下)(全两册)

  • 作者: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48884
  •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01日
  • 页数:416
  • 定价:¥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的论文结集,精选**学者张希清、李孝聪、阎步克、王小甫、荣新江、邓小南、陈苏镇、刘浦江、臧健、罗新、辛德勇等在2001—2007年间撰写的史学论文四十余篇,内容涵盖上起秦汉、下讫明清的历史时期,涉及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
    文章节选
    上册
    汉初王国制度考述
    陈苏镇
    我曾提出,西汉初年刘邦至吕后时期,汉朝以郡国并行的方式实行过特殊的东方政策,即在要求**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的同时,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治。此说虽不无根据,但涉及王国制度的部分缺乏直接史料的支持,推测成分较重。近日读《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看到一些与汉初王国制度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新史料。仔细研读之后,感到以往的看法又多了几分证据,结合《史》、《汉》、《新书》等传统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似可为汉初的王国制度勾画出比以往清晰一些的轮廓,对汉初王国与汉法之关系也可获得进一步认识。今考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一、汉初“共治”局面在汉法中的体现
    汉初法令中涉及诸侯国的内容不多,其中*明确的是关于诸侯王及所属吏民不得反叛汉朝的规定。
    《汉书》卷一《高帝纪》载高祖十二年诏日:“吾……与天下之豪士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其有功者上致**,次为列侯,下乃食邑。……皆令自置吏,得赋敛,……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亡负矣。其有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与天下共伐诛之。”此诏勾画出汉初的政治格局,也反映出刘邦的忧虑。
    ……
    目录
    上册
    汉初王国制度考述
    两汉之际的谶纬与《公羊》学
    两汉州制新考
    匈奴单于号研究
    虞弘墓志所见的柔然官制
    隋朝冠服“四等之制”辨——兼论唐朝服等
    波斯与中国:两种文化在唐朝的交融
    女扮男装——唐代前期妇女的性别意识
    四海为家——粟特首领墓葬所见粟特人的多元文化
    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
    “黑貂之路”质疑——古代东北亚与世界文化联系之我见
    隋唐五代东北亚政治关系大势
    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的关系
    拜火宗教与突厥兴衰——以古代突厥斗战神研究为**
    唐代城市的形态与地域结构——以坊市制的演变为线索
    下册
    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
    关于“道理*大”——兼谈宋人对于“祖宗”形象的塑造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局:兼谈宋代士大夫对于《周易家人》的阐发
    试谈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宋代科举封弥誊录制度述论
    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杨业与云应寰朔四州
    “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为政之道研究之一
    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
    再论阻卜与鞑靼
    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
    “五德终始”说之终结 ——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
    宋代文献记载中的高丽社会——以《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为例
    宋代民间立嗣习俗与妇女生活——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主的分析
    收养:一个不可忽略的人口与社会问题——宋元民间收养习俗异同初探
    宋元至明清时期族规家法与两性关系
    马国贤与铜版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印制——兼论早期中文地图在欧洲的传布与影响
    地图与档案
    中国王朝后期**城市的建设与区域差异的凸显
    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 ——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