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影响力:用不褪色的教师魅力
1 幽默是一种魅力
**教师
格瓦列夫,苏联**教师、**生物学家和教育家。在教育教学中,格瓦列夫非常重视幽默的应用,他认为,教师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以使教育获得无穷的活力,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又能发掘学生的潜能;既能润滑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又能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
幽默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一位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必然也是一位开朗乐观的人。与幽默的教师相处,学生会感到精神愉悦。在充满着欢乐的笑声中学习,效果倍增。一位具有幽默感的教师能很好地传达知识,学生也会喜欢听他上课。
幽默是教师教育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展示。没有幽默感的教师,是一尊雕像;没有幽默的课堂,是一潭死水。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会使师生关系倍加融洽,会使教学锦上添花。一名**的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堂当作传承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磁场”。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的知识,往往能够铭记终身。
幽默是融合师生关系的润滑剂。随着学习生活��奏的加快,学生在繁重的功课学习中,多么渴望那一刻的轻松。也许你暂时没有好心情,但课堂是“**”,容不得你心染杂尘。幽默,就是给学生送去欢笑、送去理解、送去信心。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记忆清晰,而教师的诙谐、幽默,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有趣形式,它可使学生精神愉快,记忆效果和学习效率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严肃活泼的课堂气氛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由此可见,幽默有多种功用,*明显的功用,是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它能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之美,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去借鉴。
经典案例
幽默的老师
苏联教育家、生物学家格瓦列夫的口才非常好。但是口才再好的老师也难免碰上爱捣乱的学生。格瓦列夫曾经在一所学校讲课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在下面学起了鸡叫。课堂上顿时一片哄笑。若遇到我们,一些老师势必大发雷霆,狂揪罪魁祸首后,一节课也自然“报销”了。
然而格瓦列夫镇定自若地看了看手表,不紧不慢地说:“我这手表误事了,没想到现在已经是凌晨了,不过请同学们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等动物的一种本能。”这样的幽默批评既避免了学生因批评易产生的抵触情绪,又起到了很好的警策作用,后来那个同学再也不在课堂上做无聊的表演了。
格瓦列夫的课堂幽默随处可见:有时“一本正经”,有时“假装糊涂”,有时自我嘲弄,有时信手拈来……他把他的幽默天衣无缝地融入课堂教学,融入了对学生的评价指引,而他的幽默中又融合了对学生人文的关爱,融入了高深的教学艺术。
深度反思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教育家*主要的,也是**位的助手是幽默。”案例中的格瓦列夫知道学生有较重的逆反心理,如果批评捣乱的学生,效果肯定不理想。于是,他变换了一下思维角度,从生物学的角度幽默巧妙地教导了调皮的学生,令学生心服口服。
其实,用幽默的方法来处理课堂内外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多老师们都有自己的绝招,也有很多老师处理得非常到位。他们的经历,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但又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恩格斯说过:“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可见幽默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中的重要积极因素。其实,我们的教育不就是要培养出有智慧、修养好、道德水准高的学生吗?我们的老师,有责任在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培养出具备这些优点的学生,同时,自己也要学着通过幽默的语言,来化解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保持师生融洽和谐的关系。
有一位年轻人至今也忘不了当年的一件小事:小时候的他生性胆小,看到老师特别害怕。一次,在春游的校车里,他一不小心重重地踩了新来的班主任老师一脚。于是他神色紧张、忙不迭地向老师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实在对不起!”但老师揉了揉脚后却轻松大度地回答他说:“不要紧,不要紧,其实是我的脚放错了地方。”车厢里爆发了一阵笑声。这位学生也如释重负。长大后的年轻人说永远忘不了这一幕,因为他从中学到了老师待人的宝贵原则。
可见,具有幽默感的老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们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顺畅了,长此以往,师生之间就会达成一种和谐的关系,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
因此,幽默是每个教师都应具有的、不可缺少的东西。它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深刻启示
幽默是生活和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的喜剧因素,又是表达、再现、领悟生活和艺术中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教育教学中的幽默语言既要有幽默的一般特点——机智性和娱乐性,又要有其特殊规定性——即在教学中的教育性。这种寓庄于谐的语言是一种教育机智,在教育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英国学者M.鲍门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对教师的素质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幽默将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素质,得到重视和加强。那么教师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幽默的作用,使教育更富有成效呢?大师们的教学幽默给了我们以下启示:
一、幽默首先要热爱学生
一切教育只能从爱开始。有了对学**自内心的爱,就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在实践中不论遇到怎么样的偶发事件,都会从学生出发,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真爱。所以,运用幽默的语言必须“和颜悦色、心宽气朗”,那种冷冰冰的讽刺是无法实施教育的。也只有爱,才能激发教师的语言机智。
二、幽默要契合教学目的和内容
教学幽默富于启发性,学生只有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欣赏、接受,在笑过之后义需深入思考或想象,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课堂思维的灵活和想象创造性。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才智,而不应当随便运用与教学无关的幽默语言。有些教师的调侃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但那是对教学活动的打岔,会使学生分心,成了简单的为乐而乐。教学幽默不是一大堆笑料的堆积,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和谐一致。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需要,巧妙地创作和使用教学幽默,才能有助于学生加深和拓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幽默要符合学生实际
在教学中,教师是体现幽默的主动者,学生是感悟幽默的主体。如果幽默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就难以引起共鸣,幽默就可能变形走味。教学幽默与一般的幽默艺术不同,实施的场所是课堂,对象是学生。教学幽默的深浅度应与学生对幽默的理解力的接受水平相一致。如果不考虑学生生活阅历、文化知识的背景差距,不考虑如何引起师生双方的心灵沟通,学生就无法领略幽默所散发出来的妙趣,幽默的审美价值也将荡然无存。也就是说,教师的幽默必须建立在自己学科的基础上,必须以导川归海为目的。否则,一味追求趣味性便会成为无聊的插科打诨,坠入庸俗与荒诞,从而失之轻浮。
四、幽默要注意时机
幽默有利于教学,但我们绝不能“为幽默而幽默”。正如老舍所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幽默论斤卖的时候,讨厌是必不可免的。”教学幽默应把握时机。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断,会冲淡教学内容;教学幽默为逗乐而幽默甚至低级趣味,则失去了幽默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
五、幽默要有高深的修养
正如有位名人所言:浮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尖难以幽默,捉襟见肘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只有平等待人、游刃有余、超脱从容、聪明透彻才能幽默。教育大师的幽默,来自于他们高超的智慧才艺和渊博的知识底蕴,更来自于他们宽广的胸襟和高深的修养。
总之,幽默是一种含笑谈真理的艺术,在教育教学中无疑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搞好教育教学,让我们教师都成为幽默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