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知道自己要什么
1.对自己要求高些
“人,认识你自己!”这是一句刻在古希腊特尔斐神庙中阿波罗神的神喻。它主要是告诉我们,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率先认识自己,然后才能激发我们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的精神。为此,一位哲人说:“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只有认识自己,只要对自己的要求高些,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
于是我们用尽一生的时间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为了认识自己,我们的古人发明了镜子。首先是在平静的水面上,看到了自己的倒影;然后不久,又诞生了青铜镜。再后又出现了铜镜、玻璃镜。一直到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又出现了照相机、摄影机等。我们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影像长久地保存。
但是,无论我们多么努力,能看到的只是我们的外部形体。我们的内心世界是我们用任何先进仪器都探测不到的。于是,认识自己,几乎就成了困扰人类的一个永恒的问题。
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世间万物,从地球到太空,从生物到非生物,从虚拟到现实,我们都取得了引以为荣的光辉业绩,揭开了它们头上的神秘面纱,让它们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而对于我们自己,尽管我们已经孜孜不倦地研究了上千年,��仍是一头雾水。一个人,不管他有多聪明,他有多深的智慧,他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但是你若问他是否真了解自己,他肯定会给你否定的答案——不了解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正是因为我们离自己太近,所以才无法看清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遭遇挫折时,就要时常照照镜子,重新认识自己。
有一次,从事个性分析的美国专家罗伯特•菲利浦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待了一个因自己开办的企业倒闭负债累累、离开妻女到处流浪的流浪者。那人进门打招呼说:“我来这儿,是想见见这本书的作者。”说着,他从口袋中拿出一本名为《自信心》的书,那是罗伯特许多年前写的。流浪者继续说:“一定是命运之神在昨天下午把这本书放人我的口袋中的,因为我当时决定跳到密西根湖,了此残生。我已经看破一切,认为一切已经绝望,所有的人(包括上帝在内)已经抛弃了我,但还好,我看到了这本书,使我产生了新的看法,为我带来了勇气及希望,并支持我度过昨天晚上。我已下定决心,只要我能见到这本书的作者,他一定能协助我再度站起来。现在我来了,我想知道你能替我这样的人做些什么。”
在那位浪浪者说这些话的时候,罗伯特从头到脚打量着他。罗伯特发现这位浪浪者茫然的眼神、沮丧的皱纹、十来天未刮的胡须以及紧张的神态,坦诚地向罗伯特显示,他已经无可药救了。但罗伯特不忍心对他这样说。因此,罗伯特请流浪者坐下来,要他把他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说出来。
在罗伯特听完浪浪者的叙述后,他想了想说:“虽然我没办法帮助你,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介绍你去见本大楼的一个人,他可以帮助你赚回你所损失的钱,并且协助你东山再起。”罗伯特刚说完,那位流浪者立刻跳了起来,抓住罗伯特的手说:“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他会为了“老天爷的份上”而作此要求,显示他心中仍然存在着一丝希望。所以,罗伯特拉着他的手,引导他来到从事个性分析的心理试验室里,和他一起站在一块看来像是挂在门口的窗帘之前。罗伯特把窗帘布拉开,露出一面高大的镜子,他可以从镜子里看到他的全身。罗伯特指着镜子说:“你就是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你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当作你从前并未认识他——否则,你只能跳密西根湖,因为在你对这个人作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他朝着镜子走了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一会儿后,罗伯特领他走出电梯间,送他离去。
过了一段时间,罗伯特偶然在大街上碰到了这个人,而他不再是一个流浪汉形象,他西装革履,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原来那种衰老、不安、紧张的姿态已经消失不见。他说,他感谢罗伯特先生让他找回了自己,便很快地找到了工作。
后来,曾经是流浪汉的他真的东山再起,成为芝加哥的富翁。
所以说,我们只有正确估量自己,才能找到走出失败的方法。一个人生活在某种环境之中,经常要使自己能够和环境相适应。这时他对自身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
能否正确地认识自我、面对自我的本来面目,能否勇敢地接受现实、接受自我,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成熟,能否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重要因素。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人,由于他对自身的某方面不满意,从而拒绝认识自己,不承认或不接受自己的真正面目,非得伪装出另一个假象来。有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限的能力,盲目地去从事力所不能的事情。有人出身贫贱,却极力想挤人权贵的行列。有人把真正的自我掩藏在伪装之中,希望在别人眼中建立另外一个自我形象,他们缺乏接受自我的勇气,不能容纳自己。不能容纳自己的人,或者离群索居不和别人交往,或者自暴自弃不求进取,或者对别人采取不友好的敌视态度。
2.掌握自己的命运
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对此,我们不必斤斤计较。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性格,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总有**,我们会获得成功。所以,不要再把自己性格上的弱点看成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我们要学会挑战自己,学会跳出命运的罗网。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将缺点变成优点,那么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两种人,他们有着相同的背景,有着相同的出身,有着相同的生长环境,但是,他们的结果却完全不,同。一个可能飞黄腾达,而另一个则可能一生都默默无闻。于是有人说,这就是命运,无论我们多么伟大,都不可能与命运抗争。
命运是什么?有人说命运就是上天的安排,就是命里的注定,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东西。人类,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头百姓;无论是家财万贯,还是两袖清风,都在它的掌控之中。
有一个书生,到庙里找老方丈诉苦:“我自幼家贫,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发奋读书,谁知却屡试不第。而那些才华远没有我高的读书人却一个个平步青云。邻家给说了一门亲事,女方也相当不错,但离过门还有几个月却突然夭折故去。父母心急,也纷纷卧床不起。真不知道,自己的命为何这么苦!”
老方丈听完书生的讲述,捋了捋胡须,说给书生看看手相。书生乖乖地伸出手。方丈拿着他的手:“这个是命运线,这是个婚姻线,这个是事业线……”如此这般讲了一番。然后方丈让他把手合起来,而且越合越紧。“那三条线现在哪里?”“我手里啊!”书生机械地回答。
“那命运呢?”书生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恍然大悟,谢过方丈之后,他就下山去了。
其实,命运就在我们手上,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悲观失望,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上天手中的一个玩偶。当然,就算我们全部把手合上,也会发现始终都有一部分手纹不在我们的掌控之内,这也就是所说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要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所取得的收获取决于我们所做的贡献。你也许会因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或者荣获赞誉,或者蒙受耻辱。有责任心的人关注的是那些束缚自己的枷锁,在关键时刻,宣告自己争脱了枷锁,取得了独立。
乔•索雷蒂诺在市**的居民区长大,是一伙小流氓的头,并在少年教养院呆过一段时间。但是,他一直记着一位中学教师对他在学术方面能力的信任。他觉得他成功的**希望就是突破他那可怜的中学学历,完成学业。于是,他在20岁的时候重返夜校,继续在大学就读,并在那里以优异成绩的毕业。接着,他又全修了哈佛法学院的课程,成了洛杉矶少年法庭的一位出色法官。假如乔•索雷蒂诺没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这一切都是不会发生的。
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每件事的发生,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原因,而这些事情的发生,总是会影响到我们的人生,有人说这就是命运。事实上呢?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直面不幸的事实,并尽可能地加以利用。成功者都拥有神奇的能力,留意任何情况中的可能性,找出有利结果。不管他们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总认为事在人为。他们认为任何事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必对他们有益。他们相信,在任何逆境里,总有可供利用的机会。
所以说,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怨声载道,不要抱怨自己命不好,我们要用一种积极的信念来想想自己。毕竟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无限多应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