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格伦·古尔德的生活与艺术
QQ咨询:
有路璐璐:

格伦·古尔德的生活与艺术

  • 作者:(美)弗里德里克 魏柯玲 刘莉
  •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103031407
  •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01日
  • 页数:406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格伦•古尔德,这位钢琴巨匠,受到乐迷的顶礼膜拜,但是他憎恶场演出,31岁时便永远告别了音乐会舞台,成为录音技术的热情倡导者。这位出了名的怪人——用围巾和手套将自己层层包裹,服用大量药片,还曾因斯坦威公怀一名职员和他握手时动作粗鲁提出上诉——其对音乐的诠释也与众不同。在“古尔德遗嘱执行委员会”的正式授权下,经过大量的采访并查阅从未公开的档案,**作家奥托•弗里克完成了这部在深度和文笔上都堪称典范的传记著作。从古尔德短暂而辉粕的演奏生涯,到作为教师、作家和讲演家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他的公开言论和不为人的知的私生活——本书对这位多才多艺、性格乖张的天才作了公正的评价。
    目录
    前言
    上篇
    遗产
    天才
    哥德堡变奏曲
    巡回演出
    退隐
    新生活
    古典唱片
    作曲家
    《北胡观念》
    下篇
    电视明星
    浪漫唱片
    电影
    指挥家
    私生活
    哥德堡变奏曲(II)
    尾声
    附录
    关于资料来源的说明
    人名对照表
    唱片目录
    编辑推荐语
    音乐就是自我殉道 文:成庆
    一本传记写得好,*重要的一个特点或许是“出入自如”。所谓“出”,当然是指对传主的生平大事,都有较详尽的交代;所谓“入”,则是指作者对于主人公的心灵世界与毕生关怀,应当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性理解,假如能进一步移情,观照出传主精神世界的大体轮廓,则够得上是传记中的上品。
    《格伦·古尔德的生活与艺术》,这本关于加拿大钢琴演奏家格伦·古尔德的传记,其实是我早先阅读的漏网之鱼。我在北京与上海的书店里,都没有发现该书,而*终只能通过按图索骥,倚靠网上书店才购得。之所以还在这里撰文**,首先自然是这本传记写得生趣盎然,够得上传记作品中的佳品,当然也需要提醒读者的是,这当中的翻译错误,也比比皆是,需要小心甄别;而*为重要的缘由,则是因为笔者对古尔德偏爱的私心作祟,不得不写下几段文字,与大家分享关于这位音乐家的种种。
    掐指算来,格伦·古尔德因中风去世,距今已有15年。去世之日,他的50岁生日刚刚过去10天,就以这样一种颇具戏剧性的方式走到了生命尽头。
    在他的墓碑前的石板上,刻着一段《哥德堡变奏曲》的起始音符,这部作品也一直被认为是代表了古尔德对巴赫的经典诠释,也作为一个神秘的符号见证了其音乐人生的首尾。他录制的**张唱片是1955年版的《哥德堡变奏曲》,而在1981年,也就是临终前录制的*后一张唱片,也正是这首《哥德堡变奏曲》。
    再怎么夸大这部作品对于古尔德的意义,恐怕也并不为过。事实上,在10余年的听乐生涯里,我对巴赫音乐的某种顿悟,就来自于古尔德的演奏。要将巴赫演奏出某种清澈、神圣的意味,并非容易之举。对于今天的现代人而言,要进入巴赫那个时代的音乐精神氛围,本身就是一个相当不易的要求。也正是如此,20世纪的钢琴演奏家,多是选择浪漫派作品为主,为数不多演奏巴赫的钢琴家,虽然也能自成一格,但是他们所演绎的巴赫,未免不沾染了“浪漫派”的浓重气息,只要看看佩莱西亚和阿格里奇演奏的巴赫,便可窥见一斑。
    如果有人因此认为,古尔德或许就是一位心思纯净的音乐家,那么这无疑大错特错,古尔德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似乎与巴赫的音乐相差甚远,当然,巴赫本人也曾经在大街上好勇斗狠,全无音乐里的清澈平和。但是看过古尔德演奏的人们,会发现十分怪异,因为他总是弓着背,身体几乎就要贴上琴键,他弹琴时的双手也比一般演奏者更平,远远看去,就如同“钢琴前的霍金”,身体佝偻成一团,只剩下几个手指在那里不停地跳动。
    更让人感觉困惑与不解的,则是他比较诡异的音乐趣味。除开巴赫,他还喜欢勋伯格这位“无调性大师”,熟悉音乐史的自然明白,巴赫代表的复调音乐与勋伯格开启的无调性音乐传统,本是水火不容,古尔德同时接纳一正一反,到底意味着什么?
    尽管这本传记描述了很多古尔德如何热爱勋伯格的情节,但是并未说明,在巴赫与勋伯格之间,到底存在哪些不为人所知的秘密。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古尔德非常讨厌莫扎特,这位古典音乐史上人人都爱的“小甜甜”。他给出*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莫扎特的音乐是“享乐主义”式的。他*让人诧异的“即兴创作”能力,在古尔德看来,本质上是将音乐引向肤浅化与庸俗化的阶段。如此惊世骇俗的观点,自然引发了他与一帮音乐专家的争论。
    他曾经在接受访谈时说,艺术的目的是“终其一生营造一种惊异与安详的状态”,短期的目的则是“救世济人”,而音乐会、表演、展览和观众的欢呼,都是虚假的、甚至是罪恶的根源。如果说巴赫的音乐*终是要在一种音乐的秩序中达成与上帝的和解,那么勋伯格提出的则是“和声即情感”,要用音乐的强度表达*深的情感。
    或许这已经暗示了,古尔德的心灵,乃是一个分裂的秩序。他一方面内心挣扎,充满了情感表达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对世俗与平庸的生活感觉厌恶,这体现在他常常是深居简出,只依靠电话与人联络,而当他内心风暴舒卷之时,他甚至独自前往北极附近,只为获得某种**神秘的体验。
    但是这种分裂并未让他的心灵彻底被彻底现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的那种孤独感,其实是一种不断追求**的孤独经验,就如同一种“隐退的**感”。这让他常常在音乐中,发掘出古典世界的“神性”体验。当年与古尔德一起创作小说《战争》的小说家莫西芬德利在看到他演奏《哥德堡变奏曲》的结尾处时放声痛哭,在他看来,古尔德在那里已经找到了“神性”。
    或许我们不应该夸大古尔德的精神成就,因为尽管他在1981年再录《哥德堡变奏曲》时,已经对1955年的那个初出茅庐时的版本表示过种种不屑,但是他是否真正追求到巴赫音乐中的**秩序,看起来颇让人怀疑。他并没有留下足够的材料来佐证这一切,但是他曾经为自己定下“为自我殉道而确定你的探索”的目标,却在他的演奏生涯中毫无疑问地实现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