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第一资源
QQ咨询:
有路璐璐:

第一资源

  • 作者:吴江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 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 ISBN:9787800989421
  •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01日
  • 页数:219
  • 定价:¥3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资源”,只有四个字,正因为名字简约,所以才能有丰富的内涵。比如,既然它是“资源”,那么就有一个如何开发、升值的问题。再比如,“**资源”同时又是资本,那么就有一个如何把资源转化为资本的问题;再比如,“**资源”同时又是“**动力”,那么就有一个如何激活这种资源、使之成为社会发展引擎的问题。如此等等,这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逐步深化的课题,大有文聿可作。同时,“**资源”,还有一个大到**小到单位的管理问题。**层面的管理涉及人才资源的生产、流动、配置、结构、产出效益;单位层面的管理涉及组织战略、组织设计、工作分析、招聘面试、选拔任用、绩效考核、薪酬设计、组织文化等等,这其中,也有讲不完的道理。因此,用“**资源,,四个字作为旗帜,可以把全国各行各业凡是对人、对人力资源、对人才资源、对公共行政管理有兴趣、有志向者,包括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聚集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共谋人才大计。
    当前我国的人才工作已经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格局。在这种条件下,要想把这份读物办好,尤其需要在三个方面多下功夫:对上,要领会好**精神;对下
    文章节选
    十六大以来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国人事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召开了**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人事工作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五年来,在党**、国务院的领导下,人事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一、实现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
    依法加强公务员队伍的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以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构建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法制是公务员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党和**高度重视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问题。1993年,国务院发布《**公务员暂行条例》,开始在**机关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经过10余年的改革探索,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2005年4月27日,经过反复论证,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公务员法的颁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公务员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已经形成。
    公务员法共18章107条,对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管理制度等进行了全面规范。公务员法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确立了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原则,改革完善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制度,体现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的精神。
    为推进法律的实施,公务员法颁布后,按照**统一部署,**组织部、人事部组织开展了公务员法实施工作,制定了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及其五个配套文件,组织开展了对600多万公务员的全员轮训。目前,公务员的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参照管理审批工作正在自上而下有序推进。
    公务员法的相关配套法规建设也在抓紧进行,2006年底以来,《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等相继发布。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完善公务员竞争择优机制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形成科学规范选人用人机制,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以规范和完善考试录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为基础,公务员管理的竞争择优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公开考试、择优进人,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传统进人方式的重大改革。目前,“凡进必考”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全国31个省、区、市均实行了公开招考,实现了考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正常化,形成了涵盖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监督等诸环节的考录法规体系。**和地方在考录实践中,主要突出对考生能力、素质和知识面的测评,打破身份、地域限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坚持公开考录政策,公开考录计划,公开资格条件,公开考试成绩,公开录取结果,人们形象地把“五公开”称为“玻璃房子里的竞争”。通过公开招考,一大批素质好、年纪轻、学历高的**人才脱颖而出,进入公务员队伍,为机关补充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凡进必考”的观念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与此同时,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制度也已逐渐成为党政机关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打破了职务晋升中的“论资排辈”现象,使一大批**人才走上领导岗位。
    (三)构建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
    公务员分类是公务员科学管理的基础。从各国公务员管理实践看,对公务员进行分类,并依据分类的结果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是现代人事管理的必要手段。
    为完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人事部从2000年开始,先后进行了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职位任职制度试点,进行公务员分类管理的探索。2004年7月,为适应现代企业登记制度的发展趋势,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提高行政效率,人事部联合**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开展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企业注册官)试点工作。2005年2月,为加强质检系统公务员队伍建设,人事部又联合**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内蒙古、黑龙江、江苏、福建、云南等五省(区)质检机构开展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试点工作。
    2006年实施的公务员法以法律形式明确,“**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并根据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从国情出发,将公务员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构建了我国公务员的分类管理体系。
    (四)探索建立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
    “授任必求其当,用人必考其功”。加强公务员绩效考核和评估是建立责任政府、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是当代各国行政管理的共同发展趋势。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公务员法实施以来,我国公务员考核和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2007年1月4日,《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作为公务员法的配套法规率先出台,对公务员考核的基本原则、内容、标准、程序、结果的使用等作出了全面规定,强化了考核的评价功能,增强了考核的可操作性,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的职务、级别、工资晋升和奖惩、培训、辞退结合起来,推进了考核工作的规范化。
    在政府绩效评估方面,相关制度的探索也逐步提上了议事日程。按照党**和国务院的指示要求,人事部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的专题理论研究,召开了“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政府绩效评估联系点,为全面开展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完善评估制度和机制打下了基础。
    二、稳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党**、国务院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出发,作出了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重大决策。
    (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规范公务员收人分配秩序是严肃纪律,维护**统一的工资福利政策,促进政府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统一的工资政策外自行出台了一些津贴补贴政策,在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出现了分配不公,乱发、滥发津贴补贴现象日益加剧,扰乱了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为此,党**、国务院下决心规范津贴补贴。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行政手段为主坚决消除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津贴收入差距。通过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釜底抽薪,切断单位、部门掌握的国有资产和行政权力与巧立名目、乱发津补贴之间的链条。同时,将各地“阳光工程”进一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二)改革工资分配制度
    十六大以来工资制度改革的**是构建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包括建立**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第四次重大改革。建立**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是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其目标是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实现公务员工资分配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改革合理拉开了不同职务、级别之间的工资差距,在坚持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基础上,实行级别与工资等待遇适当挂钩,增强了级别的激励功能;向基层公务员倾斜,使低职务公务员能晋升到较高的级别;建立正常的晋级增资机制,使公务员工资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改革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人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健全宏观调控机制,使事业单位工资在制度形式和运行机制上与公务员工资制度脱钩。其主要特点包括:一是改革现行高度集中的工资管理体制,实行工资分级管理,赋予地方、部门一定的分配管理权;二是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三是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与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大体持平;四是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五是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政策,将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纳入调控范围,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三)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为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在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同时,**也出台了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的措施,并对相关群体生活待遇进行了统筹考虑。
    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是逐步缩小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这次改革适当扩大了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实施范围,补设了津贴类别,提高了津贴标准,完善了相关制度。一是建立了科学评估指标体系,作为确定范围和类别的基本依据;二是扩大了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实施范围、增设了津贴类别,适当提高了津贴标准,合理体现不同地区艰苦边远程度的差别;三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将根据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等情况的变化,定期对实施范围和类别进行评估调整。
    ……
    目录
    十六大以来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战略论坛
    解读中国人才战略
    论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四大战略
    管理创新
    政府**信息官制度研究
    我国企业薪酬热点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科学认识并有效管理体制外人才队伍
    理论思考
    人事行政演进视角下的各国公务员权利范围研究
    关于技能、高技能人才及其相关概念的探讨
    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再认识
    改革热点
    事业单位的功能特性与人事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与经验
    国际比较
    国外职业资格制度比较研究
    爱森哲电子政务评估体系的分析与借鉴
    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共管理委员会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