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问题与立场(20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问题与立场(20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丛书)

  • 作者:戴阿宝 李世涛 丛书 王德胜 汝信
  •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648868
  •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01日
  • 页数:374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问题与立场》以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为背景,在简要勾勒前50年美学建构的发端和两大基本走势后,着重清理了新中国成立后50年美学界所发生的三次大的美学论争,对各家各派的美学观点、美学论争中涉及的基本美学问题,进行了翔实而深入的辨析,比较完整地呈现出百年中国美学论争的基本风貌。在评述各家美学观点和各种美学思潮的同时,也对美学论争发生的政治、社会背景进行了宏观把握,使得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获得了一种纵深感和时代视野。
    文章节选
    引论
    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思想进程的两条路径
    在探究中国现代思想史时,李泽厚曾用“启蒙”和“救亡”的双重变奏来定位,①这一阐释的合理性尽管可以质疑,但李泽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首中国现代思想进程的基本框架。“启蒙”既是思想活动又是理论选择,“救亡”既有外在压力又有内在需要,两者构造了内与外、心与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简言之,“启蒙”有两方面含义:一是19世纪下半叶开启了现代性进程,这种被迫唤起的自新意识在20世纪初期的“五四”运动达到高潮,资产**的自由、民主和人权观念广泛传播开来;一是马克思主义由日本和苏联引入,不仅被推崇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指导思想,而且从30年代开始在学界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现代性问题一直是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史上的基本问题,但在马克思主义全面介入之后,现代性内涵发生变异,即主义的合理性成为一切问题合理性的根据,而之前的“启蒙”思想中的学术自律和自由主义倾向遭到批判。“救亡”则主要是指救民族之亡。“启蒙”之所以发生变异可以从“救亡”这一迫切的现实需要中找到根据。
    ①李泽厚指出:“以专注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15页,上海,东方出版社,1987。) 历经百年,中国美学在已经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曲折走入了较为自觉地追求思想的体系性、理论的逻辑性和方法的科学性这样一个现代形态的学术行程,从具体的理论观念到整体的学术思维形式都发生了重大转换。其百年来不断创新、求变的理论努力,在今天看来是那样鲜明且确有成效,令人对之产生浓厚的追索兴趣。
    也因此,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美学界对本土问题的理论探究兴趣不断增长,有关上一个世纪中国美学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美学界不仅为此连续举办了多个专题会议,集中讨论20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建构及其价值特性,同时,许多学者在近年中也进行了大量的具体研究,力图为21世纪中国美学新的学术深化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探讨20世纪中国美学现象和问题的时候,主要关注的还是那些具体概念、命题或观念等的自我演化线索或个别美学家的理论成就。
    目录
    引论 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思想进程的两条路径
    **节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发轫的基本特质
    第二节 审美功利主义与审美自由主义的对峙
    第三节 朱光潜、蔡仪美学建构的意义

    **章 时代转换与美学大讨论之可能
    **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认定与美学批判
    第二节 百家争鸣与美学大讨论的可能性
    第三节 美的本质与美学的时代特征

    第二章 三派分立与大讨论前期的基本问题
    **节 关于美的主客观统一说及其争鸣
    第二节 关于美的客观典型说及其争鸣
    第三节 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及其争鸣

    第三章 大讨论后期的视野拓展与理论探索
    **节 社会生活的美学及其争鸣
    第二节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及其争鸣

    第四章 新启蒙与美学的历史责任
    **节 思想解放与新美学原则的崛起
    第二节 人的问题与美的问题
    第三节 学术人格与新美学的呼唤

    第五章 共同美和自然美
    **节 共同美和审美观念的匡正及其争鸣
    第二节 关于自然美讨论的简要回顾_
    第三节 七八十年代的自然美问题及其争鸣

    第六章 马克思《手稿》的美学视野
    **节 “人化的自然”及其争鸣
    第二节 “美的规律”及其争鸣
    第三节 异化劳动和“劳动创造了美”及其争鸣

    第七章 90年代美学研究的学术背景
    **节 知识转型与新美学理论建构之可能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困境与拯救美学的路径

    第八章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
    **节 实践美学的几家观点及其争鸣
    第二节 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及其争鸣
    第三节 关于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评价及其争鸣

    第九章 审美文化与美学研究的变革
    **节 审美文化概念和内涵及其争鸣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当代性及其争鸣
    第三节 作为学科研究的审美文化及其争鸣
    余论
    后记
    ……
    编辑推荐语
    这套以20世纪中国美学的百年学术发展与演变为研究内容的丛书,以求比较完整和深入地反映20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面貌,而且试图能从学术史层面建构起一种新的美学史观和美学史研究方式。并书突出了“以问题带史”的特点,强调以学术史研究的立场来讨论20世纪中国美学各种现象和问题,以学术史所倚重的知识价值特性与知识含量增长来反顾百年中国美学的意义。同时,本丛书深入探讨了涉及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20世纪中国美学的总体学术历程及其建构方向、特性和价值,马克思主义美学在20世纪中国的发展,20世纪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关系以及对本土美学资源的承续与突破,20世纪中国美学重要论争及其学术建构价值,20世纪中国美学对于未来中国美学建设的影响和启示等等。其中不管作者自己的思考与解读。《问题与立场》为《20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丛书》的其中一册。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