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华文文学。华文文学是华人用汉语写作
的文学作品,扩展到国际范畴的一个别称。像我这样来自中国大陆本土的作
家,一直生活在汉语的母体社会之中,较少体会华文文学这个概念。但到了
海外,尤其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地理、气候、文字、制度和宗教都完全不同
的**,见到这么多尽心竭力弘扬和传承着华文文学传统的朋友,觉得非常
亲切。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母语中,突然产生出一种根性的感觉,宏大、清晰
又深远。而通常那种跨国的语言障碍一下子就消失了。如果说汉语是全世界
华人用于语言交流的工具,那么华文文学就是全世界华人精神和心灵上超越
国界的共同家园。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出生在浙江杭州市,在杭州长大。在20世纪
60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中,也就是我19岁的时候,到东北的一个农场去
“上山下乡”,在“北大荒”的这个农场劳动、工作了八年时间,直到“文
化大革命”结束,我才到哈尔滨去重新读书,后来一直就生活在北方。近十
几年来,住在北京。这样看来,我是一个江南和北方文化的混合物,也可以
说是一个融合体。但我的祖籍却可以推得比江南更南些,是在广东省新会市
。我爷爷一辈的亲戚中,有许多人去了南洋谋生,有一位现在就在吉隆坡。
所以,我从小就在奶奶的广东方言、邻居同学的杭州土话以及学校里课堂上
的普通话(也就是国语或是华语)这样三种语言中交替生活。这三种语言后来
一直伴随着我,成为我文学语言的基本来源。由于我这样的经历和背景,���
的文学作品的语言,可能会丰富一些,也可能变得芜杂。但至少,我因此对
于语言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和兴趣。
所以,今天我想着重谈谈华文文学中汉语语词的使用和发展。
语词是文学作品*基本的构成,就像一座大厦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建筑
物*具体*细致的部分。而汉语这种全世界****的方块字,它每一个单
字都是有意味的。虽然单字的含义早已成熟固化,还有少量的多义字,但是
每个单字在历史文化的嬗变中,始终都在不断地重新拼接组合成新的词组。
一个重复几千年的古老汉字,可以组成*现代*时髦的语词,几乎具有变换
重组的无限可能性。例如,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产生了录影机、传真机、
复印机、航空母舰等高科技产品。但汉语不需要另行创造词汇,它只要把现
成的单字拿来重新组合,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新词。“航”字古已有之,加
一个“空”字就上了天,再加一个“母”字,甲板上就可以停满小飞机了,
*后用“舰”字肯定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