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孟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孟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作者:方勇 注
  •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
  • ISBN:9787101072754
  • 出版日期:2010年06月01日
  • 页数:305
  • 定价:¥1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记录“亚圣”孟子思想的经典著作
    孟子是儒家学派*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后人尊封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所著《孟子》七篇十四卷,为《四书》之一,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伦理、经济、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次出版以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所收焦循的《孟子正义》为底本,约请专家充分借鉴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新研究成果,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逐篇翻译;每章都作题解,概述该章主旨。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新研究成果。
    本书版本权威,注释简明,翻译晓畅,装帧精致,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书。
    孟子是儒家*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其地位在死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并非很高。直至唐韩愈《原道》中提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的说法,把孟子视为先秦儒家中惟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方才逐渐上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孟子》一书**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孟子**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
    文章节选
    梁惠王上 凡七章
    【题解】
    《孟子》共有七个部分,每部分分上下篇。它虽然成书于战国时期,却仿照《论语》,以每部分**章中的前两三个字为名。
    《梁惠王上》共七章,通过孟子与梁惠王、梁襄王和齐宣王的对话���初步论述了他本人的仁政观点。“仁”在孔子之前就包含了很多内涵,孔子进一步把它完善,希望使之成为全社会*高的道德标准。他说仁者爱人,又把仁解释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爱人、忠恕、推己及人,三者构成了孔子仁学的基本内容。孟子以孔子的私淑弟子自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政治学说中,**次鲜明地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并为之奋斗终生。《梁惠王上》涉及了仁政的几个方面,即仁义与利的关系,仁政与真正的快乐的关系,仁政与治国的关系,以及仁政与富国强兵、统**下的关系。孟子以为,秉着以民为本的思想,施以仁政,**进入的是一种良性的发展,它不仅施惠于百姓,更能在各个方面使**达到良好的平衡与和谐,从而获得高于一般的利与益。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重温此言,千载之下,仍透着不可轻视的睿智。
    在谈话中,孟子显示了极高的谈话技巧,无论是梁惠王还是其子梁襄王,抑或是齐宣王,他都能抓住其要害,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仁政”。或避重就轻,或正反对比,或类比推理,或层层推进,把自己的仁政观点在行云流水般的谈话中阐述得一清二楚。特别是与齐宣王的对话,更是被后世的评论家所推崇。
    1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③。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④?’士庶人曰⑤:‘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⑥,而国危矣!万乘之国⑦,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⑧;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⑨,不夺不餍⑩。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⑾,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⑿。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惠是其谥号,后迁都大梁,故又称梁惠王。
    ②叟:对长者的尊称。
    ③亦:只。
    ④大夫:古代官职。夏、商、周三代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
    ⑤士庶人:士和庶人。庶人,老百姓。
    ⑥交:互相。征:取。
    ⑦乘:古代一辆战车为一乘。
    ⑧弑:古时下杀上、卑杀尊叫弑。家:有封地采邑的公卿大夫。
    ⑨苟:如果。
    ⑩餍:满足。
    ⑾遗:抛弃。
    ⑿后:朱熹注:“后,不急也。”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辞劳苦远道而来,将会为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吗?”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只要仁义就够了。国君说:‘怎样使我的**获利呢?’大夫说:‘怎样使我家获利呢?’士和百姓说:‘怎样使自己获利呢?’上上下下互相争私逐利,那么**就危险了。拥有万辆战车的**,杀死它国君的一定是拥有千辆战车的诸侯;拥有千辆战车的**,杀死它国君的一定是拥有百辆战车的卿大夫。一万辆战车中,诸侯拥有一千辆;一千辆战车中,大夫拥有一百辆,不能算不多了。如果轻仁义而重私利,那大夫不把国君的全部财产夺去,就永远不会满足。从来没有重仁的人抛弃他父母的,从来没有重义的人怠慢他君主的。大王您只讲仁义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
    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①,顾鸿雁麇鹿②,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③,经之营之④。庶民攻之⑤,不曰成之。经始勿亟⑥,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⑦。麀鹿濯濯⑧,白鸟鹤鹤⑨。王在灵沼,于牣鱼跃⑩。’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⑾:‘时曰害丧⒀?予及汝偕亡!’民欲与之皆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①沼:水池。
    ②鸿:大雁。麋:一种似鹿的哺乳动物,也叫四不像。
    ③经:测量。
    ④营:谋划。
    ⑤攻:建造。
    ⑥亟:急。
    ⑦庖:母鹿。攸:所。伏:朱熹注:“安其所不惊动也。”
    ⑧濯濯:肥胖的样子。
    ⑨鹤鹤:洁白的样子。
    ⑩牣:满。
    ⑾《汤誓》:《尚书》篇名,商汤讨伐夏桀的誓师词。
    ⑿时:是,这。害:通“曷”,何。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站在池沼边,望着鸿雁鹿群,说:“有贤德的人也以此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只有有贤德的人才能享受这种快乐。没有贤德的人即使有这个也享受不到这种快乐。《诗》上说:‘灵台刚筹造,经营又经营。百姓齐努力,很快便完成。王说不着急,百姓踊跃来。王到灵苑中,母鹿不惊动。母鹿肥又壮,白鸟多漂亮。王到灵沼上,满池鱼欢跳。’文王虽然用百姓的力量来筑台挖池,百姓却非常高兴,称王的台为灵台,称王的沼为灵沼,还高兴那里有那么多的麋鹿和鱼鳖。古时的君王和百姓一同快乐,所以能够感到快乐。而《汤誓》上说:‘这个太阳(夏桀)什么时候灭亡?我宁愿和你一同灭亡!’百姓恨他到这种程度,即使有高台深池、奇鸟异兽,他还能独自享受吗?”
    ……
    目录
    梁惠王上 凡七章
    梁惠王下 凡十六章
    公孙丑上 凡九章
    公孙丑下 凡十四章
    滕文公上 凡五章
    滕文公下 凡十章
    离娄上 凡二十八章
    离娄下 凡三十三章
    万章上 凡九章
    万章下 凡九章
    告子上 凡二十章
    告子下 凡十六章
    尽心上 凡四十六章
    尽心下 凡三十八章
    编辑推荐语
    传统经典 伴你一生
    1. 本套丛书为全本。所收书目是经史子集中*为经典的著作,以权威版本为核校底本,约请业内专家进行注释和翻译。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
    2. 内部结构上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各部分自然结合,版式疏朗清新,美观大方。装帧设计采用布纹面精装,明快典雅,适合各**富有精神品位之人士捧读收藏。
    3. 低定价。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