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现代诗学与美学的开端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现代诗学与美学的开端

  • 作者:王柯平
  •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45206586
  •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01日
  • 页数:256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刊计划每年编辑出版一卷,每卷篇幅30万字左右。所设栏目包括“中国诗学”、“西方诗学”、“美学新解”、“比较文学”、“域外文学”、“跨文化之思”、“经典绎读”等,每卷将根据来稿和选稿情况酌情调整相关栏目,敬望学界方家时贤关注和支持。
    文章节选
    中国现代诗学与美学的开端
    中国诗学美学现代转化的社会文化语境
    人们一致认为,中国社会从1840年就开始向现代演变,而中国的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学术思想,为什么在迟至六十年后的世纪之交(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现代转化?也就是说,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与中国诗学美学的现代转化不是同步发生的。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不是自身自然发展的结果即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是被帝国主义侵略“逼”出的结果;社会转型的动因不是内在的自觉,而是外在强加的;不是先有思想启蒙,后有社会政治改革(或革命),而是相反,先进行社会政治改革,而后进行思想启蒙,与西方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化情形是不同的。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失败,才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社会转变了,文化思想的变革却没有跟上,因而社会变革所取得的成果也无法巩固,结果再从头开始——进行思想启蒙。这里存在一个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近代概况》一文中,把这个认识过程分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从器物上感到不足”,因而产生“洋务运动”;二是“从制度上感到不足”,因而产生戊戌变法维新;三是“从文化上感到不足”,因而产生新文化运动。三个历史发展阶段说明一个认识规律:人们的���光总是先看到事物的形、质及其所表现的物质力量(如器物、技术、制度、组织形式),然后才逐渐认识到无形无质的精神力量;随着前一种认识而引进的西学主要是科学技术与工具器物、社会制度与政治法律及其理论,随着后一种认识而引进的主要是哲学、伦理学、美学和文学艺术,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
    ……
    目录
    编者寄语
    中国现代诗学与美学的开端
    中国诗学美学现代转化的社会文化语境
    境界“为探其本”释证
    同一与杂糅
    “血书”“孤愤”
    “无我之境”与“非个性化理论”之辨析
    经典译读
    Daimoni isos
    苏格拉底、哲学之爱与美国自然主义
    柏拉图论美
    柏拉图《会饮》篇中的喜剧诗人
    朱熹的道德化诗学观
    德意志观念论体系源始方案
    论尼采晚期的生命学说显示全部信息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