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不可不知的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白金畅销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不可不知的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白金畅销版)

  • 作者:毛峰
  •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 ISBN:9787512700031
  • 出版日期:2010年07月01日
  • 页数:363
  • 定价:¥3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2700031
    • 作者
    • 页数
      363
    •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01日
    • 定价
      ¥39.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文献浩如烟海,如何择本执要、提纲挈领地把握、体味,殊非易事。
    这是一本浓缩中华文化精华的储备书,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讲述了礼制、学制、官制、学术典籍、文化名人、国粹、地理、民俗服饰工艺、饮食、成语和俗语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是帮助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捷径。
    目录
    **篇 礼制
    1.礼
    2.孝
    3.忠
    4.仁
    5.义
    6.五礼
    7.九拜
    8.作揖
    9.唱喏
    10.叉手
    11.左右尊卑
    12.授受不亲
    13.吃饭的禁忌
    14.古代的坐相
    15.古代的成人礼
    16.为什么叫做“婚”
    17.古代结婚的过程
    18.闹洞房
    19.交杯酒
    20.盖头
    21.上门女婿
    22.三从四德
    23.七出——古代的休妻条例
    24.愚昧的冥婚
    25.居丧之礼
    26.丁忧
    27.古代对于“死”的不同称呼
    28.古代的棺椁形制
    29.汉人的土葬传统
    30.墓碑的来历
    31.招魂仪式
    32.牌位
    33.明器
    34.坟
    35.陵
    36.祭与祀
    37.泰山封禅
    38.祭祀日神
    39.祭祀雨神
    40.祭祀河神
    41.腊八
    42.告朔饩羊
    43.奠祭和祭奠
    44.鬼
    45.四象
    46.灶神
    47.明堂
    48.越俎代庖
    49.卜和筮
    50.殷商的甲骨占卜
    51.龟的崇拜
    52.巫师
    53.亲与戚
    54.伯仲叔季
    55.六亲
    56.三纲五常
    57.大宗小宗
    58.昭穆
    59.冥镪
    60.结义
    61.指腹为婚
    62.守岁
    第二篇 学制
    1.察举
    2.征辟
    3.孝廉
    4.贤良方正
    5.九品中正制
    6.科举制
    7.院试
    8.童生试
    9.乡试
    10.会试
    11.殿试
    12.朝考
    13.中国历代的学位
    14.状元
    15.榜眼、探花
    16.进士
    17.举人
    18.秀才
    19.“连中三元”
    20.“独占鳌头”
    21.“蟾宫折桂”
    22.金榜
    23.科举四宴
    24.“公车”
    25.武科
    26.门生
    27.萌生
    28.监生
    29.贡生
    30.同年
    31.博士
    32.硕士
    33.学士
    34.留学生
    35.帖经、帖括
    36.试帖诗
    1.段位
    2.定式
    3.布局
    4.先手
    5.做眼
    6.宫子
    1.劫
    8.天元
    9.当湖十局
    (二)中国象棋
    1.楚河汉界
    2.九宫
    3.将军
    4.动子
    (三)五子棋
    1.禁手
    2.三手交换
    3.五手两打
    三、书法
    (一)书体
    1.甲骨文
    2.金文
    3.篆书
    4.隶书
    5.草书
    6.楷书
    7.行书
    (二)**书法隶
    1.钟繇
    2.王羲之
    3.欧阳询
    4.张旭
    5.怀素
    6.颜真卿
    7.柳公权
    8.黄庭坚
    9.米芾
    10.赵孟频
    四、绘画
    (一)绘画的种莫与技法
    1.中国画
    2.写意
    3.工笔
    (二)**画家
    1.顾恺之
    2.阎立本
    3.吴道子
    4.宋徽宗
    5.张择端
    6.唐寅
    7.八大山人
    8.石涛
    9.扬州八怪
    (三)**作品
    1.《洛神赋图》
    2.《历代帝王图》
    3.《清明上河图》
    4.《溪山行旅图》
    5.《千里江山图》
    五、戏曲
    (一)古代戏曲
    1.宋元南戏
    2.元代杂剧
    3.明清传奇
    4.清代花部
    5.四大名剧
    (二)剧种
    1.京剧
    ①徽班进京
    ②生、旦、净、末、丑
    ③唱念做打
    ④西皮、二黄
    ⑤脸谱
    ⑥京剧伴奏乐队
    ⑦同光十三绝
    ⑧四大名旦——梅程尚荀
    ⑨四大须生
    2.评剧
    3.豫剧
    4.越剧
    5.昆曲
    6.黄梅戏
    7。秦腔
    8.粤剧
    9.川剧
    10.河北梆子
    11.花鼓戏
    12.木偶戏
    13.皮影戏
    六、曲艺及其他
    1.相声
    2.评书
    3.评弹
    4.京韵大鼓
    5.快板
    6.双簧
    7.二人转
    8.太平歌词
    9.高跷
    10.口技
    11.拉洋片
    七、中医
    1.四诊法
    2.针灸
    3.推拿
    4.刮痧
    5.拔火罐
    6.药膳
    7.经脉
    8.穴位
    9.方剂
    10.太极图
    11.十大名医
    八、武术
    1.少林武功
    2.武当武功
    3.峨眉武功
    4.南拳
    5.太极拳
    6.八卦掌
    7.形意拳
    8.气功
    9.散打
    10.十八般武艺
    第七篇 地理
    一、山脉、山峰
    1.阿尔泰山脉
    2.天山山脉
    3.昆仑山脉
    4.祁连山脉
    5.冈底斯山脉
    6.喜马拉雅山脉
    7.横断山脉
    8.秦岭山脉
    9.太行山脉
    10.大兴安岭
    11.武夷山脉
    12.玉山
    13.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14.道教名山:武当山、青城山
    15.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
    16.庐山
    17.井冈山
    18.三清山
    19.黄山
    二、河流、湖泊
    1.长江
    2.黄河
    3.淮河
    4.渭水
    5.黑龙江
    6.松花江
    7.雅鲁藏布江
    8.珠江
    9.鄱阳湖
    10.洞庭湖
    11.太湖
    12.青海湖
    13.滇池
    14.杭州西湖
    15.扬州瘦西湖
    16.日月潭
    三、中华区划
    1.九州名称的来历
    2.地区的划分
    四、中华都城
    1.西安
    2.洛阳
    3.北京
    4.南京
    5.杭州
    6.开封
    7.咸阳
    8.商丘
    五、中华建筑
    1.《考工记》
    2.阿房宫
    3.咸阳宫(信宫)
    4.汉三宫: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5.大明宫
    6.布达拉宫
    7.苏州园林
    8.汉长安城
    9.唐长安城
    10.明紫禁城
    11.承德离宫(避暑山庄)
    12.颐和园
    13.沈阳故宫
    14.雍和宫
    15.圆明园
    16.上林苑
    17.狮子林
    18.畅春园
    19.恭**
    20.福建土楼
    21.北京四合院
    22.上海弄堂
    23.安徽民居
    24.窑洞式民居
    25.四川传统民居
    26.傣家竹楼
    27.土家族吊脚楼
    28.纳西族碉楼
    29.畲族传统民居
    30.毡房和帐房
    31.藏族民居
    32.维吾尔族民居
    六、中华交通
    1.丝绸之路
    2.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3.京杭大运河
    4.秦之驰道
    5.驿站
    6.茶马古道
    7.漕运
    七、中华地理之*
    1.中国地理的世界之*
    2.长城“八大雄关”
    3.“天下**”的称谓
    4.中国的四大高原
    5.中国四大名亭
    6.中国六大古都
    7.中国的“怪泉”
    8.中国七大“天下**泉”
    9.中国**石窟
    10.“三国”地名今何在
    第八篇 民俗
    一、天文历法
    1.日、气、朔——历法三要素
    2.计时
    3.干支
    4.夏小正
    5.太初历
    6.《大衍历》
    7.斗建
    8.朔望
    9.四时
    10.上元积年
    11.岁星纪年
    12.二十四节气
    13.农历月份别称
    14.十二时辰
    15.十二生肖
    16.二十八宿和三垣
    17.四象
    18.黄道吉日
    19.黄历
    20.藏历
    21.周易与历法
    二、华夏图腾与符号
    1.龙
    2.凤凰
    3.麒麟
    4.饕餮
    5.蟾蜍
    6.鱼
    7.鹿
    8.鹤
    9.龟
    10.鸳鸯
    11.喜鹊
    12.蝙蝠
    13.岁寒三友
    14.盘古
    15.女娲
    16.伏羲
    17.祝融
    18.河伯
    19.后羿
    20.城隍
    21.灶君
    22.鼎
    23.钟
    三、修道与净化
    1.养生
    2.炼丹
    3.阴阳相谐
    4.打坐
    5.转经与朝圣
    四、婚丧
    1.同心结
    2.三书六礼
    3.定情信物
    4.媒人
    5.月老与牵红线
    6.婚礼
    7.贴“囍”
    8.拜天地
    9.合卺
    10.贞节
    11.送终
    12.祭文
    13.丧事衣着
    14.人殓礼俗
    15.出殡礼俗
    16.纸钱
    17.做七
    18.居丧
    19.天葬
    五、民间生活
    1.年龄的别称
    2.亲属礼仪称谓
    3.社交礼仪称谓
    4.筷子与用饭礼俗
    5.起居礼貌
    6.走亲戚
    7.送礼
    8.乔迁
    9.生子
    10.送别
    11.家居
    12.姓氏与门第
    13.三教九流
    六、占卜与神秘文化
    1.玉皇大帝与太上老君
    2.八仙
    3.玄学
    4.符咒
    5.巫蛊
    6.占星法
    7.八字
    8.奇门遁甲
    9.测字
    10.相术
    11.风水
    12.大乘佛教、小乘佛教
    13.禅宗
    14.密宗与喇嘛教
    七、节日
    1.除夕
    2.春节
    3.元宵节
    4.立春
    5.三月三
    6.清明节与寒食节
    7.端午
    8.七夕
    9.盂兰盆节
    10.中秋
    11.重阳
    12.腊八
    13.泼水节
    14.那达慕大会
    15.雪顿节
    八、民间习俗
    1.叩手礼及叩桌谢礼
    2.跪拜礼
    3.“男左女右”的来源
    4.“上北下南”的来源
    5.“一日三餐”的来源
    6.红色表示吉祥的缘由
    7.生日祝寿的由来
    8.祝寿送寿桃的由来
    9.吃长寿面的由来
    10.抓周的由来
    11.压岁钱的由来
    12.贴春联
    13.福字倒贴
    14.放鞭炮
    15.关大门吃年夜饭
    16.守岁
    第九篇 服饰、工艺
    一、服饰
    1.汉服
    2.襦裙
    3.披帛与半臂
    4.步摇
    5.盘扣
    6.头饰
    7.花黄
    8.铅华
    9.裹脚
    10.胭脂
    11.梳篦
    12.金缕玉衣
    13.羽扇纶巾
    14.褒衣博带
    15.帔子
    16.胡服
    17.水田衣
    18.旗装
    19.旗袍
    20.唐装
    21.上衣下裳
    22.服色
    23.石榴裙
    24.绫
    25.罗
    26.绸
    27.缎
    28.苗族银饰
    29.维吾尔族花帽
    30.哈达
    31.朝鲜族服饰
    32.壮锦
    33.水家布
    34.蒙古袍
    35.披星戴月
    36.花钿
    37.妆靥
    38.衮衣
    39.青衣
    40.直裰
    41.袈裟
    42.霓裳羽衣
    43.盖头
    44.幞头
    45.凤冠
    46.霞帔
    47.抹胸
    48.顶珠
    49.深衣
    50.马褂
    51.花盆底鞋
    52.堕马髻
    53.爱司髻
    54.木屐
    55.百褶裙
    56.缠头
    57.乌纱帽
    58.翎
    59.玉带
    60.饬
    61.道袍
    62.龙袍
    63.画眉
    64.染指甲
    二、工艺品
    1.荷包
    2.核雕
    3.剪纸
    4.漆器
    5.灯笼
    6.缂丝
    7.木偶
    8.中国结
    9.皮影戏
    10.糖画
    11.泥人张
    12.根雕
    13.风筝
    14.门神
    15.杨柳青年画
    16.布老虎
    17.蜡染
    18.扎染
    19.苏绣
    20.湘绣
    21.粤绣
    22.蜀绣
    23.挑花
    24.钧瓷
    24.汝瓷
    26.官瓷
    27.定瓷
    28.哥瓷
    29.秘色瓷
    30.唐三彩
    31.青花瓷
    32.粉彩
    第十篇 饮食
    一、中华菜系
    1.鲁菜
    2.粤菜
    3.湘菜
    4.淮阳菜
    5.徽菜
    6.川菜
    7.闽菜
    8.浙菜
    二、名席名宴
    1.明代天厨御宴
    2.元代赏花宴
    3.宋接待金国使节宴会
    4.唐代烧尾宴
    5.满汉全席
    6.孔府菜
    三、民族食谱
    1.洱源白族美食
    2.朝鲜族饮食习俗
    3.苗族节日美食
    4.回族的斋月
    四、美食文学
    1.“东坡鱼”的由来
    2.过桥米线的来历
    3.豆腐的发明
    4.臭豆腐的由来
    5.孔子饮食
    五、饮食典籍
    1.《食次》
    2.《食经》
    六、饮食与名人
    1.鱼头豆腐与乾隆皇帝
    2.范仲淹吃粥
    3.苏东坡与东坡肉
    4.石涛与苦瓜
    七、名茶与产地
    1.黄山毛峰
    2.安溪铁观音
    3.碧螺春
    37.明经
    38.八股文
    39.翻译科
    40.枪替
    41.师范
    42.古代对老师的各种称呼
    43.桃李满天下
    44.太学
    45.国子监
    46.杏坛
    47.木铎
    48.稷下学宫
    49.鸿都门学
    50.太医署
    51.书院
    52.白鹿洞书院
    53.岳麓书院
    54.石鼓书院
    55.应天府书院
    56.东林书院
    57.同文馆
    58.通儒院
    59.京师大学堂
    60.私塾
    61.《三字经》
    62.《百家姓》
    63.《千字文》
    64.幼儿园的起源
    65.胎教
    66.六艺
    67.格物致知
    68.《弟子职》
    69.有教无类
    70.因材施教
    71.民间各业崇拜的祖师
    第三篇 官制
    1.官
    2.僚
    3.吏
    4.太师、太傅与太保
    5.司马、司徒、司空
    6.商鞅的官制改革
    7.士
    8.家臣
    9.门客
    10.《周官》的政治地位
    11.相、丞相、宰相
    12.太尉
    13.御史大夫
    14.十三曹
    4.西湖龙井茶
    5.藏族酥油茶
    6.蒙古奶茶
    八、茶礼茶法
    1.茶艺
    2.茶道
    九、中国酒文化
    1.黄酒和夏商周三代的酒
    2.各种饮酒习俗
    3.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4.酒令
    十、名酒与产地
    1.贵州茅台酒
    2.董酒
    3.绵竹剑南春
    4.泸州老窖特曲
    5.古井贡酒
    6.伊川杜康酒
    7.五粮液酒
    后记
    15.郎官郎吏
    16.三公九卿
    17.将军
    18.汉朝几次官制变化
    19.尚书
    20.卖官制
    21.侍中
    22.北周的官制改革
    23.隋代的官制改革
    24.秘书省
    25.什么是“清官”
    26.尚书省
    27.门下省
    28.中书省
    29.三省的配合与制约
    30.六部
    31.宋代的宰执
    32.枢密院
    33.计相
    34.翰林学士
    35.宋代的谏官与政治失控
    36.大学士
    37.张居正的政治功过
    38.东西二厂
    39.锦衣卫
    40.八旗制度
    41.三殿三阁大学士
    42.军机处
    43.南书房
    44.理藩院
    45.总理衙门
    46.我国首任驻外大使
    47.绿营兵
    48.新军
    49.钦差大臣
    50.县的来历
    51.郡县制
    52.刺史
    53.酷吏与循吏
    54.三辅
    55.南北朝的侨郡县
    56.都护府
    57.节度使
    58.宋代的路、州、府
    59.镇的意义
    60.行中书省
    61.达鲁花赤
    62.明代三司
    63.总督和巡抚
    64.道员
    65.绍兴师爷
    66.南、北洋大臣
    67.宦官之害
    68.明清胥吏
    第四篇 学术典籍
    一、经部
    1.“十三经”
    2.《周易》
    3.《尚书》
    4.《诗经》
    5.《周礼》
    6.《仪礼》
    7.《礼记》
    8.《左传》
    9.《公羊传》
    10.《觳梁传》
    11.《论语》
    12.《孟子》
    13.《尔雅》
    14.《孝经》
    15.“四书”
    16.《大学》
    17.《中庸》
    二、史部
    1.《尚书》
    2.《春秋》与编年体
    3.《左传》
    4.《国语》
    5.《战国策》
    6.《史记》
    7.《汉书》
    8.“二十四史”
    9.《资治通鉴》
    10.《通鉴纪事本末》与纪事本末体
    11.“十通”
    12.《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等与会要
    13.《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与学术史
    14.《水经注》《西域水道记》《庐山记》等与古代的地理、方志书
    15.《廿二史札记》和《廿二史考异》
    16.《封氏闻见记》《梦溪笔谈》等与历史笔记
    17.《明实录》《清实录》等与实录、起居注
    三、子部
    (一)儒家
    1.《荀子》
    2.《颜氏家训》
    3.《二程集》
    4.《朱子语类》
    5.《象山全集》
    6.《传习录》
    (二)道隶
    1.《老子》
    2.《庄子》
    3.《列子》
    4.《淮南子》
    5.《抱朴子》
    (三)法家、兵家、纵横家
    1.《商君书》
    2.《管子》
    3.《韩非子》
    4.《孙子兵法》
    5.《孙膑兵法》
    6.《司马法》
    7.《鬼谷子》
    (四)墨家、名家
    1.《墨子》
    2.《公孙龙子》
    四、文学
    1.《诗经》
    2.《楚辞》
    3.《子虚赋》《上林赋》《两都赋》等与汉赋
    4.《乐府诗集》
    5.《古诗十九首》
    6.《陶渊明集》
    7.《昭明文选》
    8.《世说新语》
    9.《文心雕龙》
    10.《搜神记》
    11.《玉台新咏》
    12.《辋川集》
    13.《燕歌行》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蜀道难》
    15.《秋兴八首》
    16.《原道》
    17.《长恨歌》
    18.《无题》
    19.《花间集》
    20.《全唐诗》
    21.《醉翁亭记》
    22.《赤壁赋》
    2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4.《西厢记》
    25.《三国演义》
    26.《水浒传》
    27.《西游记》
    28.《金瓶梅》
    29.三言二拍
    30.《长生殿》《桃花扇》
    31.《红楼梦》
    32.《聊斋志异》
    33.《儒林外史》
    34.《古文辞类纂》
    35.《饮水词》
    五、医家
    1.《黄帝内经》
    2.《神农本草经》
    3.《伤寒杂病论》
    4.《金匮要略》
    5.《千金要方》
    6.《本草纲目》
    六、农家
    1.《农书》
    2.《农政全书》
    七、科技
    1.《周髀算经》
    2.《九章算术》
    3.《梦溪笔谈》
    4.《天工开物》
    八、类书、丛书
    1.《艺文类聚》
    2.宋代四大类书
    3.《永乐大典》
    4.《古今图书集成》
    5.《四库全书》
    九、佛藏、道藏
    1.三藏
    2.汉文大藏经
    3.藏文大藏经
    4.《金刚经》
    5.《心经》
    6.《法华经》
    7.《华严经》
    8.《楞伽经》
    9.《六祖坛经》
    10.《大乘起信论》
    11.《弘明集》
    12.《高僧传》
    13.《成唯识论》
    14.禅宗语录
    15.《法苑珠林》
    16.《五灯会元》
    17.《大唐西域记》
    18.《道德经》
    19.《太平经》
    20.《黄庭经》
    21.《阴符经》
    22.《云笈七签》
    23.《道藏目录详注》
    第五篇 文化名人
    1.黄帝、炎帝
    2.仓颉
    3.尧
    4.舜
    5.大禹
    6.周公
    7.老子
    8.孔子
    9.颜回
    10.曾子
    11.子夏
    12.子思
    13.范蠡
    14.鲁班
    15.墨子
    16.孟子
    17.荀子
    18.庄子
    19.屈原
    20.韩非
    21.李斯
    22.秦始皇
    23.荆轲
    24.陆贾
    25.贾谊
    26.晁错
    27.司马相如
    28.董仲舒
    29.汉武帝
    30.张骞、班超
    31.司马迁
    32.蔡伦
    33.刘歆
    34.班固
    35.张衡
    36.蔡邕、蔡文姬
    37.曹操、曹植、曹丕
    38.建安七子
    39.诸葛亮
    40.竹林七贤
    41.王弼
    42.潘岳
    43.陆机
    44.谢安
    45.陶渊明
    46.谢灵运
    47.江淹
    48.刘勰
    49.贾思勰
    50.萧统
    51.隋炀帝
    52.古代四大美女
    53.玄奘
    5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5.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56.鉴真
    57.李白
    58.杜甫
    59.王维
    60.自居易
    61.韩愈
    62.柳宗元
    63.杜牧
    64.李商隐
    65.李煜
    66.柳永
    67.范仲淹
    68.欧阳修
    69.周敦颐
    70.苏轼
    71.陆游
    72.程颢、程颐
    73.朱熹
    74.王安石
    75.司马光
    76.李清照
    77.辛弃疾
    78.毕异
    79.关汉卿
    80.马致远
    81.吴澄
    82.郑和
    83.李贽
    84.四大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
    85.施耐庵、吴承恩、罗贯中
    86.东林党与杨涟、顾宪成
    87.王阳明
    88.王夫之
    89.顾炎武
    90.黄宗羲
    91.蒲松龄
    92.郑板桥
    93.袁枚
    94.曹雪芹
    95.纪晓岚
    96.曾国藩、张之洞
    97.林则徐、魏源
    98.康有为、梁启超
    99.严复
    100.龚自珍、黄遵宪
    101.王国维
    102.黄节
    103.鲁迅
    104.陈独秀、胡适
    105.蔡元培
    106.詹天佑
    107.马寅初
    108.熊十力、马一浮
    109.陈寅恪、吴宓、柳诒徵
    110.钱穆、辜鸿铭、章太炎
    111.梁济、梁漱溟
    第六篇 国粹
    一、国乐
    (一)乐器
    1.古琴
    2.编钟
    3.磬
    4.箜篌
    5.古筝
    6.琵琶
    7.笛子
    8.洞箫
    9.二胡
    10.葫芦丝
    (二)名曲
    1.《高山流水》
    2.《梅花三弄》
    3.《夕阳箫鼓》
    4.《汉宫秋月》
    5.《阳春白雪》
    6.《渔樵问答》
    7.《胡笳十八拍》
    8.《广陵散》
    9.《平沙落雁》
    10.《十面埋伏》
    (三)乐舞
    1.六乐
    2.五音
    3.八音
    4.巫舞
    5.六代舞
    6.盘鼓舞
    7.唐朝三大舞——《秦王破阵乐》《攻成庆善乐》《上元乐》
    8.霓裳羽衣舞
    9.胡旋舞
    10.踏歌
    11.秧歌
    12.狮子舞
    13.龙舞
    14.孔雀舞
    二、棋道
    (一)围棋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