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魏晋风度及其他
QQ咨询:
有路璐璐:

魏晋风度及其他

  • 作者:鲁迅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55512
  • 出版日期:2010年08月01日
  • 页数:490
  • 定价:¥4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32555512
    • 作者
    • 页数
      490
    • 出版时间
      2010年08月01日
    • 定价
      ¥4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了鲁迅的一些虽无学术文章的形式,而实则有着深刻的理论见解,而且在现实中也的确起过重要作用的杂文、序跋、和译文附记。这些文章在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文章节选
    一、旧文明批判
    文化偏至论
    中国既以自尊大昭闻天下,善诋谟者,或谓之顽固;且将抱守残阙,以底于灭亡。近世人士,稍稍耳新学之语,则亦引以为愧,翻然思变,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掊击旧物,惟恐不力,日将以革前缪而图富强也。间尝论之:昔者帝轩辕氏之戡蚩尤而定居于华土也,典章文物,于以权舆,有苗裔之繁衍于兹,则更改张皇,益臻美大。其蠢蠢于四方者,胥蕞尔小蛮夷耳,厥种之所创成,无一足为中国法,是故化成发达,咸出于己而无取乎人。降及周秦,西方有希腊罗马起,艺文思理,灿然可观,顾以道路之艰,波涛之恶,交通梗塞,未能择其善者以为师资。洎元明时,虽有一二景教父师,以教理暨历算质学干中国,而其道非盛。故迄于海禁既开,皙人踵至之顷,中国之在天下,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革面来宾者有之;或野心怒发,狡焉思逞者有之;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屹然出**而无校仇,则其益自尊大,宝自有而傲睨万物,固人情所宜然,亦非甚背于理极者矣。虽然,惟无校仇故,则宴安日久,苓落以胎,迫拶不来,上征亦辍,使人茶,使人屯,其极为见善而不思式。有新国林起于西,以其殊异之方术来向,一施吹拂,块然踣傥,人心始自危,而辁才小慧之徒,于是竞言武事。后有学于殊域者,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以所拾尘芥,���列人前,谓钩爪锯牙,为**首事,又引文明之语,用以自文,征印度、波兰,作之前鉴。夫以力角盈绌者,于文野亦何关?远之则罗马之于东西戈尔,迩之则中国之于蒙古、女真,此程度之离距为何如,决之不待智者。然其胜负之数,果奈何矣?苟日是惟往古为然,今则机械其先,非以力取,故胜负所判,即文野之由分也。则曷弗启人智而开发其性灵,使知罟获戈矛,不过以御豺虎,而喋喋誉白人肉攫之心,以为极世界之文明者又何耶?且使如其言矣,而举国犹孱,授之巨兵,奚能胜任,仍有僵死而已矣。嗟夫,夫子盖以习兵事为生,故不根本之图,而仅提所学以干天下;虽兜牟深隐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禄之色,固灼然现于外矣!计其次者,乃复有制造商估立宪国会之说。前二者素见重于中国青年间,纵不主张,治之者亦将不可缕数。盖国若一日存,固足以假力图富强之名,博志士之誉;即有不幸,宗社为墟,而广有金资,大能温饱,即使怙恃既失,或被虐杀如犹太遗黎,然善自退藏,或不至于身受;纵大祸垂及矣,而幸免者非无人,其人又适为己,则能得温饱又如故也。若夫后二,可无论已。中善者,或诚痛乎外侮迭来,不可终日,自既荒陋,则不得已,姑拾他人之绪余,思鸠大群以抗御,而又飞扬其性,善能攘扰,见异己者兴,必借众以陵寡,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此非独于理至悖也,即缘救国是图,不惜以个人为供献,而考索未用,思虑粗疏,茫未识其所以然,辄皈依于众志,盖无殊痼疾之人,去药石摄卫之道弗讲,而乞灵于不知之力,拜祷稽首于祝由之门者哉。至尤下而居多数者,乃无过假是空名,遂其私欲,不顾见诸实事,将事权言议,悉归奔走干进之徒,或至愚屯之富人,否亦善垄断之市侩,特以自长营搰,当列其班,况复掩自利之恶名,以福群之令誉,捷径在目,斯不惮竭蹶以求之耳。呜呼,古之临民者,一独夫也;由今之道,且顿变而为千万无赖之尤,民不堪命矣,于兴国究何与焉。顾若而人者,当其号召张皇,盖蔑弗托近世文明为后盾,有佛戾其说者起,辄谥之日野人,谓为辱国害群,罪当甚于流放。第不知彼所谓文明者,将已立准则,慎施去取,指善美而可行诸中国之文明乎,抑成事旧章,咸弃捐不顾,·独指西方文化而为言乎?物质也,众数也,十九世纪末叶文明之一面或在兹,而论者不以为有当。盖今所成就,无一不绳前时之遗迹,则文明必日有其迁流,又或抗往代之大潮,则文明亦不能无偏至。诚若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奚事抱枝拾叶,徒金铁国会立宪之云乎?夫势利之念昌狂于中,则是非之辨为之昧,措置张主,辄失其宜,况乎志行污下,将借新文明之名,以大遂其私欲者乎?是故今所谓识时之彦,为按其实,则多数常为盲子,宝赤菽以为玄珠,少数乃为巨奸,垂微饵以冀鲸鲵。即不若是,**皆中正无瑕玷矣,于是拮据辛苦,展其雄才,渐乃志遂事成,终致彼所谓新文明者,举而纳之中国,而此迁流偏至之物,已陈旧于殊方者,馨香顶礼,吾又何为若是其芒芒哉!是何也?日物质也,众数也,其道偏至。根史实而见于西方者不得已,横取而施之中国则非也。借日非乎?请循其本——
    ……
    目录
    前言吴中杰
    一、旧文明批判
    文化偏至论
    我之节烈观
    随感录三十五
    随感录三十六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估《学衡》
    “以震其艰深”
    所谓“国学”
    “一是之学说”
    看镜有感
    青年必读书
    忽然想到(六)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论“他妈的!”
    十四年的“读经”
    读经与读史
    学界的三魂
    无声的中国
    老调子已经唱完
    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四库全书珍本
    重三感旧
    古书中寻活字汇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儒术
    隔膜
    点句的难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二、文化史研究
    《古小说钩沉》序
    谢沈《后汉书》序
    《会稽郡故书杂集>序
    《吕超墓志铭》跋
    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嵇康集》序
    《俟堂专文杂集》题记
    《小说旧闻钞》序言
    汉文学史纲要
    关于《三藏取经记》等
    《绛洞花主》小引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唐宋传奇集》序例
    流氓的变迁
    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
    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谈金圣叹
    二丑艺术
    《北平笺谱》序
    选本
    论“旧形式的采用”
    算账
    脸谱臆测
    《小说旧闻钞》再版序言
    隐士
    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
    从帮忙到扯淡
    “题未定”草(六至九)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三、新文艺概观
    儗播布美术意见书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娜拉走后怎样
    论睁了眼看
    革命时代的文学
    革命文学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醉眼”中的朦胧
    文艺与革命
    太平歌诀
    文学的**性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文艺的大众化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中国无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上海文艺之一瞥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论“第三种人”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又论“第三种人”
    小品文的危机
    批评家的批评家
    “京派”与“海派”
    小品文的生机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京派”和“海派”
    什么是“讽刺”?
    文坛三户
    杂谈小品文
    四、翻译文学论
    摩罗诗力说
    《域外小说集>序言
    《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
    不懂的音译
    咬文嚼字(一)
    《思想·山水·人物》题记
    “硬译”与“文学的**性”
    几条“顺”的翻译
    风马牛
    关于翻译的通信
    祝中俄文字之交
    关于翻译
    为翻译辩护
    关于翻译(上)
    关于翻译(下)
    拿来主义
    论重译
    再论重译
    非有复译不可
    “题未定”草(二、三)
    五、语文改革说
    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
    古书与白话
    再来一次
    写在《坟》后面
    “此生或彼生”
    玩笑只当它玩笑(上)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
    答曹聚仁先生信
    门外文谈
    “大雪纷飞”
    汉字和拉丁化
    中国语文的新生
    关于新文字
    论新文字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