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特定优势视角的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债效的关系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特定优势视角的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债效的关系研究

  • 作者:黄嫚丽 蓝海林
  •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52662
  •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01日
  • 页数:279
  • 定价:¥35.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的一种成长战略和市场多元化行为,因此“国际化是否能为企业带来盈利”的问题成为国外学者的关注点,大量出现了关于国际化程度(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与企业经济绩效关系的讨论和实证研究,但是并没有出现一致的结论。同时这些研究基本上是以发达**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国内目前对企业国际化也缺少比较深入的实证研究。与此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处于经济转型期和新兴工业化时期,过去一段时间里单纯以发挥区位优势和制造组装加工的**竞争优势而进行的粗放型、以低成本进入、处于产业低端的国际化已经面临挑战和备受压力。因此基于上述理论与现实的背景,本书提出特定优势(firm— specific advantage)的视角来进行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本书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上市公司数据库的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特定优势转移、获取的内容与方式的角度引入特定优势和国际化进入方式(entry mode)的概念,由此与国际化程度、企业绩效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提出了4组6个假设,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2002~20
    目录
    第1章结论
    1.1研究背景
    1.1.1现实背景
    1.1.2理论背景
    1.2研究问题的提出
    1.3研究对象
    1.3.1企业国际化的概念及其界定
    1.3.2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概念界定
    1.3.3企业的特定优势与竞争优势
    1.3.4企业绩效的说明
    1.4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目的与意义
    1.4.3研究方法
    1.5研究的流程
    1.6本书的结构
    1.7本章小结
    第2章文献综述
    2.1企业国际化研究的基础理论
    2.1.1垄断优势理论
    2.1.2内部化理论
    2.1.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1.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对发展中**企业国际化的研究
    2.2.1小规模技术理论
    2.2.2技术地方化理论
    2.2.3技术积累产业升级理论
    2.3企业国际化进程研究
    2.3.1国际化阶段论(u—M模型)
    2.3.2与创新相联系的国际化进程理论(I—M模型)
    2.3.3其他关于企业国际化进程的研究
    2.4战略管理研究视角的企业国际化研究
    2.4.1环境、战略与组织视角的企业国际化研究
    2.4.2以资源为基础观点下的企业国际化研究
    2.5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2.6企业特定优势的研究
    2.7国际化进入方式的研究
    2.7.1进入方式的分类及其内在特征
    2.7.2国际化进入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2.7.3进入方式的选择结果
    2.8国内学者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
    2.9本章小结
    第3章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
    3.1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概述
    3.2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史
    3.2.1**阶段:起步阶段(1979~1984年)
    3.2.2第二阶段:发展阶段(1985~1991年)
    3.2.3第三阶段:调整发展阶段(1992~1999年)
    3.2.4第四阶段:快速发展与“走出去”阶段(2000年至今)
    3.3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3.4本章小结
    第4章概念模型与假设
    4.1概念模型的建立
    4.1.1国际化的影响
    4.1.2企业特定优势的影响
    4.1.3国际化进入方式的影响
    4.2本书的概念模型
    4.3研究假设
    4.3.1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4.3.2国际化程度、特定优势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4.3.3国际化程度、进入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4.4本章小结
    第5章研究设计与方法
    5.1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5.2变量的测量与统计方法
    5.2.1因变量(企业绩效)
    5.2.2自变量
    5.2.3调节变量
    5.2.4控制变量
    5.3基于上市公司数据库实证研究的方法
    5.4案例研究的方法
    5.5本章小结
    第6章基于上市公司数据库实证研究的统计结果分析
    6.1样本特征
    6.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6.2.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2.2相关性分析
    6.3多元回归结果与假设检验
    6.3.1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6.3.2企业特定优势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及其对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6.3.3企业国际化进入方式对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6.4本章小结
    第7章案例研究
    7.1研究对象与案例选择
    7.2案例描述
    7.2.1海尔集团
    7.2.2中集集团
    7.2.3广州纺织工贸集团
    7.3案例综合分析
    7.3.1企业国际化的特征
    7.3.2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7.3.3企业的特定优势及其影响
    7.3.4国际化进入方式及其影响
    7.4本章小结
    第8章结果讨论
    8.1假设检验结果总结
    8.2研究结果讨论
    8.2.1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讨论
    8.2.2企业特定优势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讨论
    8.2.3国际化进入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讨论
    8.3研究结果的实践启示
    8.4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1企业调研数据采集表
    附录2不同进入方式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ROS关系的回归模型
    附录3中英文人名对照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