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集.1946-1956
QQ咨询:
有路璐璐:

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集.1946-1956

  • 作者:张永林 周令飞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389964
  • 出版日期:2011年09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周海婴用照相机接续了鲁迅的事业——观察“后鲁迅时代”,记录那些经过选择的影像,形成数万张底片,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私家记忆。“我在摄影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如今却无意间为大家与小家留下了凝固的瞬间。”由张永林等编著的《历史的暗室》记录着周海婴的人生。内容包括周令飞访谈:他从未想过发表,善良的观看——谈海婴先生摄影作品,后鲁迅时代的私家记忆,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展(1946~1956)等。
    文章节选
    周令飞访谈:他从未想过发表
    拍周围的生活圈
    朱:他在民国时代主要拍身边的人,周围有很多邻居,是中产**群体。
    周:父亲前期的关注点是放在市井生活层面的,其中有他潜意识里对社会的关注态度。他不是摄影记者,当然,他要拍一些不同的东西,*方便的恐怕就是在他周围就近拍。因此,他拍的很多题材,像乞丐、邻里、儿童、小贩等,几乎都是生活的周遭,他不可能走得很远,像淮海中路,兆丰公园、襄阳公园等,也大概是在这个生活圈里。如果你仔细去看他的照片,可以发现他拍了大量的淮海坊弄堂里的图片,随意的人物都作为他的模特,还有很多市井生活和街道上的所见所闻。
    朱:他很多拍摄手法有些像布列松,那种“瞬间抓取”。
    周:父亲自始至终不喜欢摆拍,对此他十分厌恶,他还常常对摆拍获奖的摄影作品作愤愤的批评。他照片里除了纪念照外没有摆的,都是随性、随机、很生活化的。我看了他所有的底片,每一张我都看过,发现他的照片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老百姓的市井生活,这部分量不小;二是所谓的纪念照,可他也不希望亲戚朋友规规矩矩,他总是尽可能地抓拍。他希望更多地带一些生活气息在里面,使照片看上去生动自然。我相信这种抓拍的意识、镜头选取的角度与他的性格以及内在修养有很大的关系。
    朱:他抓拍的水平在1948年的时候已很成熟。
    周:非常成熟。那时候用的胶卷感光度低,但他拍的东西还能多种多样,还能很有趣,很有动感,甚至现在看来还很有内涵。
    ……
    目录
    序言自序·镜匣人问周令飞访谈:他从未想过发表善良的观看——谈海婴先生摄影作品后鲁迅时代的私家记忆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展(1946~1956)北上霞飞坊庆祝在北方景观社会亲友彩色摄影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