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宗法中国——中国宗法社会形态的定型、完型和发展动力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宗法中国——中国宗法社会形态的定型、完型和发展动力

  • 作者:刘广明著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088810
  •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是宗法社会,中国”宗法社会形态的建构经历了从“孔子型.宗法文化’’原型的定型到“普及型宗法家族文化”的完型过程。其间,在从理念形态转化为宗法社会形态实体的过程中,逻辑上,“孔子型宗法文化”经历了向可操作性的转化,实践上,则完成了从理论到宗法社会形态实体的过渡。在此意义上,汉朝成为中国宗法社会形态定型的社会。在由定型走向完型的阶段,宗法文化原型的社会基础演绎为“普及型宗法家族”,形成与原型一脉传承的“普及型宗法家族文化”模式,宗法社会形态由此而完型,这就是宋代社会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价值。宋代以后的历朝历代,其社会形意基本都是宋代的拷贝了。这意味着,中国传统文人津津乐道的通古今之变仅仅是对朝代更替机制的表象认知,至于将中国传统社会纳入西方封建社会的范畴,则是我国理论界的长期误读。
    目录
    一 中国宗法社会形态
    (一) 先秦宗法社会形态
    1.古代中**族制度的特殊历史命运
    2.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对原始群体力量的强化
    3.形成宗法制**的诸历史因素
    4.宗君合一的宗法形态
    5.多层次的家族形态
    6.自然和文明的复合体
    (二) 解体和重建:文化上的自我认同
    1.先秦宗法社会形态的解体
    2.秦王朝的失败:一种文化的检讨
    3.从宗君合一到内圣外王:孔子转型考
    4.独尊儒术——汉代的自我认同
    (三) 宗法理���和家国矛盾
    1.宗法家庭对宗法政治的支撑
    2.宗法家族的特征和家国矛盾
    (四) 家国同构社会的完型
    1.汉唐家族之没落
    2.内圣外王的可操作性之完成
    3.理学家的设计和普及型家族形态
    4.普及型宗法家族和家国同构
    二、宗法性宗教
    (一) 原始神话的双重分化
    1.原始神话和历史神话的分裂
    2.历史神话和历史哲学的分裂
    (二) 永不分离的哲学和神学
    1.孔子学说的二重性
    2.宇宙说:董仲舒对孔子的超越
    3.理学也离不开神学
    (三) 功能性:宗法性宗教的宗教特征
    1.“至上的超自然力量”的蕴涵
    2.此岸和彼岸
    3.政教合一和非僧侣化
    4.礼仪·等级·民俗
    ……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