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存在与实体 (汉语学界研究西方古典学的标杆、继《20世纪亚里士多德研究文选》之后的一部汉语原创力作。作者为人民大学版《亚里士多德全集》的译者之一,苗力田先生亲炙弟子、中国古希腊语的专家之一。)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存在与实体 (汉语学界研究西方古典学的标杆、继《20世纪亚里士多德研究文选》之后的一部汉语原创力作。作者为人民大学版《亚里士多德全集》的译者之一,苗力田先生亲炙弟子、中国古希腊语的专家之一。)

  • 作者:聂敏里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86970
  •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01日
  • 页数:440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Ζ卷,连同紧跟在它后面的Η卷、Θ卷被称作《形而上学》的核心卷,而Ζ卷是核心卷的核心。
    《存在与实体》解读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的1-9章。作者依据亚里士多德问题的发展逻辑,分篇章依次解析,并做了详细的预备,还附以亚里士多德原典的相关篇章的翻译注释。
    在《存在与实体》中,作者采用了整体论的研究方法,对Z卷的关键,“实体”问题,坚持了“是其所是”的提法,并重新完善了“实体即个体”的观点。另外,作者也力图将对Z卷的研究建立在同亚里士多德其他著作文本的思想互文关系中,以避免孤立。这一方法具体的体现就是,《存在与实体》在处理Z 7-9���过程中引入了对《物理学》Α卷全部九章内容的详细分析和考察,以期建立起它和Z卷、特别是Z 7-9中的思想的内在关联。
    《存在与实体》*后附有相关章节的翻译和注释,亦为国内*新也是比较可靠的《形而上学》重要章节的译文。
    文章节选
    我们要谈论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我们提出问题: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显然,这个问题在根本上指向的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一个本质性的把握,亦即,我们要能够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本质,而不单单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做一个单纯事实方面的陈述。解决这个问题有许多种途径,而我们选择学术的途径。学术的途径就是,首先从事实说起。这样,我们首先要从事实层面的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什么说起。但是,正是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人们被《形而上学》Γ卷开始的那段话所迷惑。为了方便,我们先将这段话列在下面:
    有一门知识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和那些就其自身属于它的东西。它不同于任何一门就部分而言的知识;因为,其他知识没有一门普遍地考察作为存在的存在,而是从其中截取一部分来思考相关于它的偶性,例如数学知识。既然我们正在探求那些本原和那些*高的原因,那么,显然,它们必然属于就其自身而言的一个本性。因此,如果就连那些寻求存在者元素的人也在探求这些本原,那么,必然地,这些元素就不是按照偶性属于存在,而是作为存在;因此,我们就还应当把握作为存在的存在的那些首要的原因。(Γ 1, 1003a20-32,楷体为下面论述需要所加)
    绝大多数人都会同意,《形而上学》Γ卷开始的这段话是经典的,它是亚里士多德自己对形而上学是什么的一段经典表述,从而,通过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我们当然可以期望知道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究竟是怎样的一门学问,并且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和正统意义,我们也就可以由此期望对形而上学本身是怎样的一门学问有所认识。但是,恰恰在对这段话的理解上,人们通常爱犯这样两个错误:
    **个错误,人们往往只注意这段话的前半段(“有一门知识……例如数学知识”),只注意其中的关键词“作为存在的存在”,和对“作为存在的存在”的“普遍地”考察,而没有注意亚里士多德明确讲了,这门知识不仅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而且还研究“那些就其自身属于它的东西”,同时,当然更没有注意到后半段的关键词“那些本原”和“那些*高的原因”,同样也没有注意到亚里士多德*后说“我们就还应当把握作为存在的存在的那些首要的原因”,从而,他们就既不曾提出什么是“那些就其自身属于它的东西”的问题,也不曾提出什么是“作为存在的存在的那些首要的原因”的问题,当然更不曾意识到,正是“作为存在的存在的那些首要的原因”才是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的形而上学的根本研究对象,因而,我们需要通过对它是什么的了解才能明确地知道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究竟是什么。
    第二个错误,尽管亚里士多德紧接着在Γ卷的第2章就明白无误地告诉了人们,“作为存在的存在”所指的是实体,而形而上学家所应当把握的就是实体的本原和原因,但是,人们还是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而更喜欢按照这个词的一种想象的字面意义,从更为抽象的角度来理解“作为存在的存在”,仿佛亚里士多德创造这个特殊的术语是想要强调表达“存在”的一般意义、普遍意义,而不是仅仅指存在的核心意义,亦即构成存在的多种意义之核心的实体。
    犯**个错误的人,假如同时也犯第二个错误,那么,他们就会把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等同于存在的一般意义理论,从而,什么先验逻辑学、一般存在论、甚至生存本体论便都来了,根据各自的哲学偏好,极尽联想之能事。同时,他们便会极其自然地、惊讶地发现,按照他们的这一理解,亚里士多德在Γ卷对形而上学的表述便和亚里士多德在Α卷、Ε卷和Λ卷中对形而上学的表述产生了根本的对立,因为后者明确地表示,形而上学是对存在的本原和*高原因的认识,它研究的不是普遍的存在,而是首要的存在,亦即一类特殊的存在者,它们只是由于首要,是其他存在者的*高原因和本原,才普遍地同其他存在者相关,并且因此对它们的研究才是对存在者的普遍的研究。为了解决这一认识上的根本困难,他们便会顺着自己的思路,提出亚里士多德有两套形而上学,一套是研究一般存在者的,一套是研究特殊存在者的,前者研究的是存在的普遍概念内涵、逻辑、意义,属于基础存在论,后者研究的是世界的*高存在者,神,属于神学,从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存在着形而上学和神学的对立或者摇摆或者发展,他们尤其爱把这种有关亚里士多德思想对立、摇摆或发展的想法读入他们对Γ卷和Ε卷的理解中去,从而认为Γ卷和Ε卷是完全对立的。但是,当他们这样做时,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首先,Γ卷和ΑΕΛ卷的讲法是不矛盾的,因为Γ卷反复讲到的也是对存在的本原和*高原因的研究,而Ε卷也明确讲到了对一类特殊存在者的研究也包括对“作为存在的存在”的研究;其次,对“作为存在的存在”的逻辑本性的研究,也就是对逻辑同一律或不矛盾律的属于一般逻辑学的研究(Γ 3-8的主要研究内容),亚里士多德在Γ卷中是这样表述的,这就是,由于它们(一、多、同、异、相同、相反、相似、相对)和存在、和实体的逻辑本性相关,实际上,它们就是“那些就其自身属于它(‘作为存在的存在’)的东西”,从而,对它们的研究也是形而上学家的事情,形而上学家也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它们有所研究。从而,这就合理地解释了一般逻辑学、甚至先验逻辑学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关系,它们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但这是就它们同存在、同实体的一般逻辑本性相关而言的,而不是就它们是形而上学的根本研究对象而言的。就它们同存在、同实体的一般逻辑本性相关而言,形而上学家当然需要掌握它们,但是,这却不是形而上学家根本需要认识的对象,形而上学家根本需要认识的始终是实体和实体的本原和原因,这不是普遍的存在,而是一类特殊的存在者,它们因其首要而普遍。
    犯**个错误的人,假如没有同时也犯第二个错误,而是正确地认识到“作为存在的存在”指的是存在的核心意义,亦即实体,那么,由于他忽略了“作为存在的存在的那些首要的原因”,因此,他就会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等同于具体的或一般的实体理论。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因为那是“作为存在的存在”的本原和*高原因的东西也是实体,从而,亚里士多德当然可以因此毫无矛盾地说“有一门知识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和那些就其自身属于它的东西”,并且因为所研究的*高实体普遍相关于一切实体而有充分的理由说它“普遍地考察作为存在的存在”,从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等同于某一种实体理论就是正确的,因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正是关于某一类实体的研究,就此而言,它确实是对存在者的研究,而不是像人们基于某一种哲学偏见所想象的那样是对存在本身的研究,假如在这里“存在本身”指的不是亚里士多德通常所指的那个核心存在亦即实体,而是指的人们通常以为的一般存在、普遍存在的话。但是,在这里就要注意,它是关于“某一类实体”的研究,而不是关于随便什么实体的研究,更不是关于一般实体的研究。从而,显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等同于具体的或一般的实体理论就是不正确的,因为,物理学或者说诸科学就是对各类具体的实体的具体的研究,但形而上学显然不是物理学,它是高于物理学的一门学问,它研究的是**实体。但是,因此,它也就不能是一般实体理论,一般实体理论是针对于对象实体的一般本性的理论,《形而上学》ΖΗΘ这三卷就贡献于这一理论,但它们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这一研究、尤其是通过对基于实体的生成结构的潜能和现实的原因关系的研究将我们引向*高的原因,也就是完全的现实性,亦即不动的动者,这才是形而上学所**关注的那一类特殊的实体,从而,形而上学当然也不能是一般实体理论。一般实体理论之所以构成了形而上学的一个部分,只是因为它关系到实体的一般本性,从而,就像一般逻辑学由于关涉到存在和实体的一般逻辑本性因此是形而上学家需要研究的一样,一般实体理论同样也是形而上学家需要研究的,但显然它不是形而上学的根本研究对象,形而上学的根本研究对象始终是那作为实体的本原和原因的东西,而这不是普通的实体,而是一类特殊的实体,*高的实体。
    这样,我们就首先澄清了上述两个易犯的错误和它们所导致的一系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可能的而且是常见的误解,而我们由此也就比较明确地知道了究竟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这就是关于那样一类*高的存在者(实体)的研究。显然,这符合我们通常对“形而上学”这个词的理解,与此相对,那样一种关于*一般的存在的研究的理解却是别扭的;同时,这也契合于在《形而上学》中反复出现的亚里士多德对三类实体和与之对应的知识的划分。我们看到,亚里士多德在Ε卷、Κ卷、Λ卷中都或隐含或明确地说到了存在着三类实体,这就是可毁灭的可感实体,永恒的可感实体,和永恒的不运动的可分离的不可感的实体。对于前两种实体,与之对应的知识是物理学,而对于后一种实体,与之对应的知识是**哲学,也就是形而上学。就这三类实体都是实体而言,一般的实体理论当然普遍地适用于它们,同时,它们都是核心存在,亦即“作为存在的存在”;但是就这三类实体相互之间所具有的潜能 – 现实的原因关系而言,它们显然是具有等级、不能相提并论的,其中*后一种实体高于前两种实体,因为,它是它们存在的**原因和本原。显然,形而上学**地只能相关于这*后一种实体,从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就是关于一类永恒的不运动的可分离的不可感的实体的学问,简洁地说就是关于不动的动者的学问,而就不动的动者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就是神而言,它也就是神学。由于这类实体超越于一般的实体,亦即可感实体(包括月下世界生灭变化的实体,和月上世界没有生灭变化的实体),是所有这些实体运动的本原和原因,是它们存在的**目的因,从而,形而上学就是关于世界的**目的因的学问。显然,这符合人们通常对形而上学的认识。
    这样,我们就明确了究竟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但是由此一来,我们也就看到,实体是其枢纽和核心。因为,无论是可感实体还是不可感实体,它们首先都是实体。从而,假如我们要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有更深入的透视和观察,要达到我们*开始所提出的那个目标,即,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有一个本质性的把握,能够对它做出*根本的认识和评价,那么,深刻地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就是关键。这也就是为什么ΖΗΘ这三卷虽然并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但是却是《形而上学》的“核心卷”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由以可以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实质和根本精神有所领会。从而,我们的问题就是,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实体?
    目录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本质主义、 功能主义和自然目的论(代序)
    引论 19
    **章 《形而上学》一书的基本构成 和Ζ卷在《形而上学》中的地位
    第二章 Z卷的基本结构和我们的研究计划
    **部分 预备
    第三章 to\ o)/n的多种意义(《形而上学》Δ 7)
    第四章 存在本身的结构原则(《范畴篇》第1-4章)
    第五章 《范畴篇》中的实体理论(《范畴篇》第5章)
    第六章 存在的核心意义理论(《形而上学》Γ 1-2)
    第二部分 Ζ 1-6研究
    第七章 实体问题的提出(Ζ 1)
    第八章 实体的合法候选项的确定(Ζ 2-3)
    第九章 什么是“是其所是”?(Ζ 4-5)
    第十章 “是其所是”和个体事物的同一性(Ζ 6)
    第三部分 Ζ 7-9研究
    **篇 预备的研究
    第十一章 对Ζ 7-9的文本特殊性的阐明
    第十二章 新存在观的奠立(《物理学》Α 1-2)
    第十三章 对巴门尼德存在观的批判 和对生成概念合法性的论证(《物理学》Α 3)
    第十四章 亚里士多德对生成的结构分析 (《物理学》Α 4-6)
    第十五章 亚里士多德对生成概念的分析 (《物理学》Α 7〔附Α 8-9〕)
    第二篇 正式的研究
    第十六章 对形式在生成中的在先性的阐明(Ζ 7)
    第十七章 对形式不被生成的阐明(Ζ 8〔上〕)
    第十八章 对形式和质料不相分离的阐明(Ζ 8〔下〕)
    第十九章 对形式和质料不相分离的再阐明(Ζ 9)
    附录
    附录一 《范畴篇》第1-5章
    附录二 《形而上学》Γ 1-3
    附录三 《形而上学》Δ 7-8
    附录四 《形而上学》Ε 1
    附录五 《形而上学》Ζ 1-9
    附录六 《物理学》Α 1-9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存在与实体》是国内**次专门针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核心卷,分章按节加以解读诠释,疏通文理,辨析概念,廓清误解,依据对核心卷的深入考察,明确表达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核心的基础概念“实体”的作为个体含义。自成一家之言。
    一直以来,当我们谈论亚里士多德的时候,我们总会说起形而上学,那么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西学东渐近百年,这个问题似乎从来没有讲清楚。解决这个问题有许多途径,其中一条道路就是首先从文本事实说起,《存在与实体》的任务就在于此,在作者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学术之途。《存在与实体》的出版,将会为汉语学界的亚里士多德的专门研究树立一个值得称道的标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