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当历史可以观看
QQ咨询:
有路璐璐:

当历史可以观看

  • 作者:冯克力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49535590
  • 出版日期:2013年05月01日
  • 页数:235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多年来征集、编辑老照片的亲历亲闻,结合随附的近百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娓娓道来,探讨照片在认识和研究历史中的特有价值。这些图片,有些是新华社档案图册里当年“不宜发表的”,有些是曾入“敌档”、原存于公安局的敌伪档案中的,有些是颠覆了我们教科书中的许多表述、让“历史成见”尴尬的;还有些来自我们的“私人照相簿”。作者由解读“照片遭遇之种种”,观看历史,在“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 之外,凝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
    作者认为,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观看的。仅仅依赖照片虽然不足以构建系统的历史叙事,但历史叙事却不能不因照片的存在与介入,而发生某些微妙的改变。照片是一柄双刃剑,在以其具象、直观的属性,为历史叙事与研究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常常让一些“历史成见”面临尴尬。
    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被观看的。本书作者正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图片故事为我们重新解读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变得更加丰满、生动,而那些经过了岁月积淀的照片也因此更有“意思”而这“意
    文章节选
    当历史可以观看
    摄影诞生以前,人们主要是通过文字记述去了解历史,*多还可以通过雕塑、建筑、绘画以及出土的实物去触摸和感知过去。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观看的。某些历史场景,因为有了照片的纪录,变得更直观,也更确定了。摄影对历史叙述的这种划时代的改变,恐怕是一百六十多年前,那个叫达盖尔的法国人不慎打碎了一支温度计、意外发明银版显影时,也没有想到的吧。
    与文字的叙述不同,照片所定格的历史,是直观而全息的。说它是直观的,这不难理解,说它“全息”,是借用了“全息论”的说法,即“机体的每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缩影,贮存着整个物像的全部信息”,是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所做的一种类比。有时候一幅照片就像是社会机体的一个切片,所承载的信息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这里有一张拍摄于二十世纪初的照片(图一),是烟台一祖孙三代的合影。照片在拍摄的时候,明显地经过了导演摆布,人物面前的案几上,左右两边分别放置着代表新式生活的煤油灯和闹钟,中间则摆着水烟袋、紫砂壶和一对青花小碗,想来主人家中但凡有点时髦或有些“品位”的什物,都摆到了面前的桌子上。在经过了差不多一个世纪之后再来看这张照片,我们分明要感谢那位精心的“摆布者”了,正是由于他的导演与摆布,让今天的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个世纪以前烟台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细节。应《老照片》之邀解读这张照片的社会民俗专家,则从放置在桌子上的那盏新式的煤油灯,进而联想到美孚石油公司为倾销自己的产品在当时所采取的种种举措,从中读到了更多的东西……有时照片里毫不起眼的一什一物,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经济发展、中外交往和社会变迁的有力佐证。这似乎又印证了苏珊?桑塔格那句话:“所有的照片,都会由于年代足够久远而变得有意味和感人。”
    如果说,上面这张照片是由于刻意的布置,才保留了诸多社会信息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这幅照片(图二),却完全是不自觉地、于不经意间留住了丰富的信息。这是1962年河北蔚县白乐公社全体干部的合影。以笔者粗略的观察,这张普通的合影,至少留住了以下的信息:
    1.那时的政府机构十分精简,全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镇)
    只有十三名干部;
    2.他们身后的办公场所简陋得很,老旧的房屋几近破败,连窗格上贴的也是旧式的窗纸;
    3.院子里种着蔬菜,可见工作之余,干部们还要开荒种地,以贴补生计;
    4.**还没有完全从困难时期走出来,照片上的人普遍较瘦,且面有菜色;
    5.那时的基层干部年龄都差不多,除一人年龄较大一些外,大都在二三十岁之间;
    6.从身后的标语“税收抓漏洞”得知,虽然处在困难时期,经济凋敝,但税收似乎并未放松;
    7.留分头、穿中山服是那时的时尚;
    8.从照片的题款可知,当时很流行使用简化字,可见大陆这边一再简化汉字,有相当的社会基础……
    为什么把大家招呼到一起拍下这张照片,向《老照片》提供照片的作者并没有说明,不过揣其缘由,或许是其中有人要调离,临走前拍一张合影,以为纪念,也可能碰巧照相馆的师傅走村串乡照相时,被临时招呼过来,拍了这张照片,完全是一种很随机的行为。拍摄者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也没想那么多,看看人站齐了,表情端正了,便随手完成了又一次职业性的动作。然而,伴随着相机快门的定格,1960年代中国北方农村基层政权署所与官员的状貌,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到习俗的诸多信息,却不动声色地留在了底片上。
    再看这张照片(图三):1956年1月,上海召开工商界家属代表会,聆听有关领导宣讲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和政策。从照片上可以看到,与会者们的穿着依然留有“旧时代”的痕迹,不失雍容与华贵,而她们的脸上却分明流露着对“新时代”的茫然与忐忑。照片正是通过她们被剥夺前夜的衣着和表情,以及弥漫于会场的氛围,定格了上海这座*大的工商业城市在经济制度转换之际之种种。而今,面对照片所传递的信息,我们不仅得以重回公私合营的历史现场,似乎还窥见了当事者的内心世界。经过了摄影的定格,她们复杂而隐秘的内心感受,仿佛都变成了可以观看的。
    需要说明的,这是一幅新华社当年公开发行的新闻照片,摄影者有意抓取了与会家属们鼓掌的瞬间,意在表现她们对公私合营的拥护,恐怕这也是照片能够通过审查*终发布出来的原因吧。而镜头的选择终究是有限的,它在抓取人们鼓掌的同时,也只能如实记录下现场与掌声相伴的一切,于是便有了这五味杂陈的定格。
    摄影术诞生以前,形象记录社会生活场景的功能,多由绘画来承当,但再怎么写实的绘画,也不可能像照相机那样如实地还原眼前的景象。诚然,摄影者对于所拍摄的对象、对于拍什么和不拍什么,也会有所取舍,而快门一旦按下,取景框里的一切,便巨细无遗地被记录了下来,这就使得每一张照片都具有了某种特定的“全息”性,观看者则根据自己的偏好看其所看,从中获得自以为有趣的信息。观看者对于照片信息的关注与选择,往往与拍摄者的主观愿望大异其趣,有时候摄影者作为画面的主体呈现给人的,观者却熟视无睹,反而是画面里那些毫不起眼的什物触动了他的神经,引发了他的思绪,从而对某件史实、某个人物或某种社会现象获得了新的认识。
    **摄影家李振盛拍摄过一组反映“四清”运动的照片,记录了1965年黑龙江阿城县农村开展“四清”运动的场景。李先生当时是黑龙江日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他是带着宣传“四清”运动大好形势的使命去进行这次采访的。事过四十多年之后,再来看这些照片所定格的信息,却别有意味。其中一张照片(图四)里,两个富农分子低着头、弓着腰站在台上接受批斗,他们身上穿着油光可鉴的破棉衣,看上去与叫花子已没什么两样,却还要被推到人前遭受这样的羞辱,让人觉得实在可怜。后人在观看这张照片时,对被批斗的人心存怜悯,与他们身上的破棉衣是分不开的。这身破衣烂裳,对于希望这张照片所能诉诸读者的感情,比如激发对于富农分子的义愤与仇视等等,几乎具有某种颠覆性。而被批斗者身上已露出棉絮的破棉裤和破棉袄,又是摄影者在拍摄这张照片时,很难避开的。这些细节或信息,虽与照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无关,乃至相悖,但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也不可避免地定格在了画面里,这就为后人提供了另一种观看的可能。
    这种“全息”的定格,虽非摄影者的初衷,却恰恰是照片的魅力所在。
    罗兰?巴特说过,那些“好的照片”都有一个令人心悸的“刺点”。这刺点,在不同的照片里各个不同,有时是“一条腰带”,有时是一双“带襻的皮鞋”,或者是某个小男孩的“一口坏牙”、一条“夯实的土路”,等等。在巴特看来,照片里存在刺点,“并不一定能证明摄影师技艺高超,它表明的仅仅是,那个摄影师当时正在那个地方,或者换一种更加无可奈何的说法:摄影师在拍对象整体的同时,不可能不拍对象的局部(凯尔泰什怎么能把土路和在土路上走着拉小提琴的人分开呢?)”。同样的道理,在这幅照片里,拍摄者也无法把批斗的现场与现场里富农分子那身破棉袄分得开。
    非但如此,在巴特眼里,照片里那些摄影师们刻意营造出来的“刺点”,反而会弄巧成拙。他说“某些细节可以‘刺痛’我。如果不能,那大概是因为那些细节是摄影师刻意安排的”。巴特认为“摄影是魔术而非艺术”,大概就是指摄影所经常显现的这种出人意料、不被驾驭的特性吧。
    说到照片细节的颠覆性,不能不提到2008年的“天价香烟事件”。事情的起因,是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参加某次会议的照片被人发到了网上。这实在是一张再寻常不过的工作照,人们对它感兴趣,是因为在这位周局长桌前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放了一盒价值一百多元的“九五**”香烟。接下来的发展**戏剧性,从照片上的这个与主题并不相干的细节顺藤摸瓜,竟牵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贪官——周久耕*终以受贿一百多万获刑十一年……
    由此说来,照片的细节不仅能颠覆拍摄者所期待的价值取向,居然还能颠覆现实生活里的贪官污吏,可谓功莫大焉!我以为,周久耕的意外落马,是大可在摄影史上重重地写一笔的,并且摄影在当今中国的这等奇妙,更是那个发明了摄影术的法国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
    ……
    目录
    ■ 凝视记忆 / 陈丹青
    ……在中国,影像文化尚未养成普遍的知识立场,稳定的政治态度,并借以维系一种不假借文字的历史眼光、历史感——虽然**中国到处充斥影像与照片。
    ■ 当历史可以观看……
    ……观看者对于照片信息的关注与选择,往往与拍摄者的主观愿望大异其趣,有时候摄影者作为画面的主体呈现给人的,观者却熟视无睹,反而是画面里那些毫不起眼的什物触动了他的神经,引发了他的思绪,从而对某件史实、某个人物或某种社会现象获得了新的认识。
    ■ 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
    ……如果说上面这张照片,是以**张力的视觉效果冲击了我们的历史成见的话,那么接下来这幅照片,却不动声色地向我们讲述了平民庶众面对时代变迁的另一种态度—— 一种有别于“宏大叙事”给定的态度。
    ■ 日常民国
    ……这张记录民国首都民众寻常生活的照片,以及画面本身所透露出的安宁与祥和,正是那个时代的某种写照。与通常印象里的“万恶旧社会”,至少是大相径庭。
    ■ 老照片的“价值”
    ……我们通常说,经过了岁月积淀的照片才有意思,而这“意思”不是别的,正是后来历史的演变所赋予、所附加于照片的那些价值。
    ■ 照片“遭遇”之种种
    ……从晚清到北洋,到民国,到日本侵略,到国共内战,到新中国建立,再到接踵而至一波一波的政治运动,政局变换之不测,社会动荡之剧烈,为数千年来所罕见,而沉浮其间的国人则往往昨是今非,今是昨非,天上地下,不堪其忧。于是,为了使作为“证据”的瞬间定格能够达成或避免某种后果,无数的照片便难逃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种种命运。
    ■ 家庭合影里的伦理与时代
    ……这些不同时期的家庭合影,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折射出了不同时代的伦理与风貌,为后人研究中**庭乃至社会的变迁,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这里,笔者依据照片拍摄时间的顺序介绍几幅,从中或可窥见中国人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曾经有过的伦理倾向与生存状态。
    ■ “不宜发表”
    ……就是这样一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新闻照片,却因**是背对镜头,而被归入“不宜发表”之列,在通讯社的资料库里沉睡了几十年,直到《老照片》刊布后,始以“历史照片”的面目得见天日。
    ■ 曾入“敌档”
    ……中国传统正史的叙事,只专注于朝代更替之类的“经国大事”,往往忽略百姓日常生活的细节,殊不知,正是这些司空见惯的细微末节,在默默生聚并传递着更深层的时代消息。
    ■ 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
    2010年5月,星散海内外的蒋氏后人再度聚首,故地重游,缅怀先祖。抚今追昔之余,他们在七十六年前家族合影的同一幢建筑前,拍下了又一张全家福,续写了一个百年家族的影像记录,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 纪念集里识沧桑
    ……“怀旧”部分辑录了一些历史照片,有蒋介石等政要四十年代到学校视察的留影、同学合影以及当年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照片;“生活”部分收录了十三期同学现在的各种生活照,除了现生活在台湾的同学以外,还有1949年以后留在大陆以及移居海外同学的照片。
    ■ 进城
    ……这真是一张发人深思的照片!以其丰富而微妙的画面语言,道尽了进城一刻之种种。但可惜的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寻遍各处角落也没能找见,在此也就无法把它呈现给大家了。
    ■ 曾经的“蜜月”
    ……《老照片》里不乏反映中苏“蜜月”的照片,以及当事人的回忆,为特定时期的中苏关系留下了鲜活的记录。
    ■ 1967年:定格在地质部大院
    ……1967年间拍摄于地质部机关大院里的这组照片,具象地展示了“文革”时的社会人文环境,其所传递的信息,远非区区本文所能概括。
    ■ 田间地头的“政治”
    ……那时的新闻照片,十有八九是摆拍而来的。不过又想想,那年月田间地头的“政治”又何尝不是听凭摆布的结果呢?
    可见,实在是先有了听凭摆布的“政治”,才有了各种摆拍的“新闻照片”。
    ■ 北京的气候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面对这张照片,我和他们一样感到羞愧,为他们,也为自己,为曾经被无常的命运捉弄过的每一个人。
    ■ 未被遗忘的孙明经
    ……这其中就有“文革”初,学院的造反派从孙明经家中强行抄走的上万张底片和个人书信、日记等资料,这些底片和资料大多是孙明经三四十年代参加科学社会考察所留下的。
    ■ 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
    ……照片因其自身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有时无需借助更多的文字解读,便可以将人们带入某个特定的时代,即使是那些寻常的家藏照也不乏这样的功能。比起“宏大叙事”来,家藏的老照片,保留了更多的个体生命的温度,这温度既是个体的,也是时代的。
    ■ 后记 / 冯克力
    编辑推荐语
    ★ 陈丹青作序《褴褛的记忆》**——“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原来,为获得并获准刊印这些照片,照片中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老照片》一举勾销了摄影与照片的异同,同时,公众与私人、历史与家庭、阅读与观看的关系,均告合一。”
    ★ 分享老照片的十七个专题——讲述照片故事背后的故事,分享多年来征集、编辑老照片的亲历亲闻,讲述“照片遭遇之种种”,回顾老照片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历史。
    ★ “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凝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的“家庭影集”——收录图片近百幅,有颠覆了历史教科书中已有叙述的、“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有新华社的档案图册里当年被批示为“不宜发表”的照片,有原本由国外教会拍摄保存、后被归于“敌伪档案”的老照片,有属于市井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日常民国”。
    ★ 从影像中“观看历史”,以历史的维度重新“观看照片”—— 捡拾历史残余的灰烬,赋予“老照片”新的价值,感知存留在照片中个体生命的温度,丰富我们共同的集体记忆。 **购买 : 《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增订版)》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