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信息检索与利用
QQ咨询��
有路璐璐:

信息检索与利用

  • 作者:马林山
  •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3760410
  • 出版日期:2013年07月01日
  • 页数:255
  • 定价:¥3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信息检索与利用》共12章,围绕有效提高读者信息检索能力和**合理利用参考文献这一主题,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论述。在系统介绍信息、信息素养、文献、信息检索等知识的基础上,探讨了文献及其存在规律、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和文献信息分析研究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理论联系实际,在详细讲述各种类型文献的特点和*新检索方法的基础上,引导读者利用计算机辅助信息检索与分析工具,**快速地分析追踪研究热点,进行科研创新。
    书中还阐述了学术规范问题和个人参考文献的管理方法,帮助研究人员**管理个人参考文献和做好自我约束,合理引用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创新。
    《信息检索与利用》原理性强,注重启迪引导,既可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以及其他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信息检索能力的参考书,又可当作各类信息机构的岗位培训教材,并可作为人们提升信息素养、增长检索技能的读本。 信息检索与利用_马林山_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_
    文章节选
    11.5.2网络环境下的文献合理使用
    在网络环境中,作品以数字化形式被传输、下载、复制变得非常容易。许多人认为在线材料是可以自由复制和发布的。事实上,大多数在线材料就像大多数的印刷物一样,是受法律保护的。关于网络空间合理使用制度的构建,各国也在积极的探索中。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对在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的规定各不相同。
    1.国际条约对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范围的规定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两个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WCT)、《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PPT)重复了《伯尔尼公约》对于权利的限制的三步检验法,声明成员可以将���关的限制和例外运用到数字化和网络环境中,这一规定确定了各国国内立法中保留合理使用的可能性。
    2.欧盟、美国等对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的规定
    由于各个**的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由于作品的著作权人和使用人的力量对比的不同,各个**所规定的对于著作权的限制和例外也有很大不同。
    (1)《欧盟数据库指令》
    《欧盟数据库指令》缩小了合理使用的范围,将网络环境中个人为学习、研究、欣赏而使用作品的行为排除在合理使用范围之外,对个人合理使用的规定,只限于非电子数据库。
    (2)美国《数字千年著作权法》
    美国1997年制定的《数字千年著作权法》(DMCA)详细地规范了作品的传播和使用者在利用数字化作品方面的责任与责任豁免(限制),该法为非营利性的图书馆、教育机构使用作品提供了有限的例外规则。对于希望仅拷贝一份受著作权保护的材料用于自己的研究和学习的教师或者学生来说,可以利用合理使用的原则,不过也受一些条件的限制。该法还明确指出,未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以任何形式的电子下载或上载著作权材料是非法的。
    3.中国网络环境中合理使用判断标准
    目前中国关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规定,主要见于《著作权法》(2010年第二次修订)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通过了,并于7月1日正式施行)这两部法规为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作出了一些较好的规定。一般认为,网络环境下对作品的合理使用作出一个合适的界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鉴于网络作品形式的多样性、使用方式的先进性以及网络技术的超前性,采用罗列的方式很难穷尽,拟建立以下三个基本要素,作为网络环境中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
    (1)使用的目的及其性质。使用目的必须正当,不能借合理使用之名行剽窃之实。在网络领域,合理使用的目的须以出于善良之目的、公益之性质为判断标准,而不以是否赢利为基本判断标准。
    (2)作品的性质。由于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密切程度不一样,对不同的作品合理使用可有不同的要求,如政府公共信息网上的公共事务信息可由读者自由下载,其合理使用的要求较低。
    (3)使用的程度。即用到的作品的部分只能占整个作品的很小部分;并且使用到的作品的内容,不能是作品*关键、*精华部分。
    ……
    目录
    第1章 信息与信息素养
    1.1 信息及相关知识
    1.2 信息素养
    第2章 文献及其存在规律
    2.1 信息源
    2.2 文献信息源的存在规律
    第3章 信息检索基础
    3.1 信息检索的概念与能力
    3.2 信息检索原理
    3.3 检索语言
    第4章 检索工具
    4.1 信息检索工具
    4.2 信息检索效果及其评价
    第5章 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
    5.1 技术基础
    5.2 信息检索模型和实现技术
    第6章 文献信息分析方法
    6.1 信息分析基础
    6.2 文献计量学三大定律
    6.3 引文分析
    6.4 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
    6.5 知识图谱
    第7章 书刊信息检索
    7.1 图书信息检索
    7.2 期刊信息检索
    第8章 专利与标准文献检索
    8.1 专利文献及其检索
    8.2 标准文献及其检索
    第9章 学位论文、会议文献和科技报告检索
    9.1 学位论文检索
    9.2 会议文献检索
    9.3 科技报告检索
    第10章 免费网络学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10.1 搜索引擎
    10.2 免费网络学术资源
    第11章 科研论文与学术规范
    11.1 科学研究
    11.2 科研论文
    11.3 学术规范
    11.4 学术侵权
    11.5 合理使用
    第12章 个人参考文献管理
    12.1 文献管理软件
    12.2 NoteExpress入门
    附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简表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