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从“不拉马的士兵”说起
“不拉马的士兵”这个故事流传已久,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部队操练中,总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军官不解,究其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要求的。军官回去后反复查阅军事文献,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原来长期以来,炮兵部队仍然把非机械化时代的旧规则作为炮兵的操练条例。以前,站在炮管下面的士兵的任务是负责拉马的缰绳(在那个时代,大炮是由马车运载到前线的),以便在大炮发射后调整由于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所需的时间。虽然现在大炮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很高,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的一个角色了,但是由于没有及时对操练条例进行调整,因此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军官的这一发现使他获得了国防部的嘉奖。
也许有人会不解,这一点发现就可以获得嘉奖,这位军官真是得了个大便宜。其实不然。军队可以因此节省人力,这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如果节省的人力在另外的岗位上工作,又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从组织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这实际上是一个组织工作系统的优化过程。“人得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事尽其功。”在每一个企业中,完善的组织结构设计和合理运作的目标就是这十六字方针。
“不拉马的士兵”存在的原因不外乎两条。**,当初,企业在设计组织结构的时候,没有坚持因事设岗的原则。设计的一些岗位没有实际的工作,被安排在这些岗位上的员工也没有实际工作。第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发生变化,而企业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因循原来的模式,结果就出现了众多的“不拉马车的士兵”。
“不拉马的士兵”的危害主要在于:“不拉马的士兵”直接占用了企业的资源,降低了企业组织的运作效率。
企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目前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这样的资源损耗日积月累会有溃堤之力。
从更深一层看,“不拉马的士兵”会大大影响企业内部的公平氛围和员工对公平的感觉。这直接影响企业内部的士气和人气,对企业发展的潜在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人是企业*宝贵的资源,没有士气和人气,企业的目标也失去了实现的基础。
所以如何才能使有限的资源获取*大的收益,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都必须考虑的事。企业的资源包括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能力等,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投入。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的,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当一个企业具有独特、不易复制、难以替代的资源时,它就能比其他企业更具有优势。
因此,如何充分运用现有的资源,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