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现代诗歌史论
QQ咨��:
有路璐璐:

中国现代诗歌史论

  • 作者:张德厚
  • 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8326789
  • 出版日期:1995年12月01日
  • 页数:570
  • 定价:¥2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约略可以分作四大时期、十个阶段:所谓先秦,是它的萌生与成熟时期。经历了绵亘数千年的原始诗歌,只可称作前艺术;文明之幕拉开,约当夏商两代逾千年,诗歌仍处于萌生状态。直到殷周之际,以迄战国末期,才开拓出《诗经》与《楚辞》两条文化史路,成熟为真正的诗歌。抵春秋战国早期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基本上形成了以华语为载体的华夏文化,涌现出儒、道、屈骚不同流派的诗歌美学意识。这样便奠定了中国诗歌流变史的光辉起点。本套丛书依照:四大时期,十个阶段:萌生与成熟(先秦);拓展与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分化与深化(辽金元、明、清);综合与融化(近代、现代)。在史的基础上立论,在论的主导下写史。史是客观存在,论述主观认识。它是诗歌史论,即诗的文化史,同时,也从文化视角来论述中国诗歌的历程与发展。
    本书为其中之一。主要侧重于七十年诗歌的现象描述。并着力于探讨了诗艺与相应诗歌观念的历史嬗变。
    这部《中国现代诗歌史论》,不同于史述性诗史,侧重于七十年诗歌的现象描述。本书的根本任务,是在把握中国新诗七十年历史轨迹的基础上,作哲学一美学的反思,力图概括其运行机制、发展规律,并为解决今天
    目录
    总序
    绪论
    **编 1917——1927破荒而出的新诗之春
    **章 砸碎镣铐的新诗神——从诗体大解放到春满新诗坛
    **节 新诗——五四文学革命的**战果
    第二节 诗体大解放新诗破茧出
    第二章 白话诗实验——从枷锁中解放出来的新诗
    **节 胡适:《尝试集》,新诗的开山之作
    第二节 沈尹默:少而精的新诗实验
    第三节 刘半农:花样翻新的新���体裁发明家
    第四节 康白情:自我作古的“新潮”“少年”诗人
    第五节 刘大白:“劳动世界”的稚拙歌手
    第三章 五四精神的灿烂光华
    **节 郭沫若:《女神》的诗魂——反叛、创造中更新的自我
    第二节 郭沫若的抒情一表现论诗歌观
    第三节 《女神》的“五四先锋派”艺术精神
    第四节 蒋光慈:“梦入天国”的革命歌童
    第四章“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写实主义诗群
    **节 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崛起
    第二节 郑振铎:呼唤血和泪的文学,“让我们做太阳”
    第三节 朱自清:《毁灭》,知识分子方正狷介情志的投影
    第四节 徐玉诺:咀嚼人生苦难高唱“自己的挽歌”
    第五节 周作人:曲曲折折流动的“小河”
    第六节 俞平伯:《冬夜》,在民族诗歌传统上开拓的新诗
    第五章 西子湖畔的软语柔情——为爱情歌哭歌笑的“湖畔”诗人
    **节 为爱情而歌哭歌笑
    第二节 天真自然的童心之歌
    第三节 诗坛不弃爱与美
    第六章 繁星点点的小诗——“刹那的感觉之心”的跳动
    **节 《繁星》、《春水》:自然与母爱的缠绵意绪
    第二节 《流云》:宇宙人生的审美观照
    第三节 小诗——知识分子空灵意绪的写照
    第七章 象征派——以怪异形式对新诗“审美薄弱病”的矫正
    **节 李金发:《微雨》及其他,象征主义的“带病的诗意”
    第二节 王独清、穆木灭、冯乃超:从象征主义的“感觉”、“纯诗”和“色彩”中蜕变的诗人
    第三节 在中国诗坛被消解着的“象征主义”
    第八章 新格律诗——对新诗形式美的追索
    **节 闻一多:《红烛》与《死水》,“三美”华彩生命之火
    第二节 初具规模的现代诗学
    第三节 志摩的诗:在纯情纯美中依洄的爱与自由之歌
    第四节 实践着诗美的诗学
    第五节 朱湘:刻意于诗的妥贴表达形式
    第九章 **个十年小结:新诗童年的真诚
    **节 百家争鸣的新诗论坛
    第二节 新诗的繁荣与幼稚
    第二编1927——1937繁华的新诗之夏
    **章 宽容的诗神
    **节 “四·一二”后诗坛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多元并存多向互补的新诗坛
    第二章 革命诗歌对工农革命的回应
    **节 后期创造社与郭沫若的《恢复》
    第二节 太阳社与左翼诗群
    第三节 蒲风与中国诗歌会
    第四节 画出中国农民的灵魂:臧克家诗歌的传统意蕴
    第三章 为“寂寞的人们”经营“真和美”的“现代”诗人
    **节 “后新月”与“现代”
    第二节 陈梦家及其他
    第三节 废名及其他:炫奇的诗风
    第四节 戴望舒:从悠长寂寞的“雨巷”走来的现代主义.
    第四章 苦心孤诣于诗美的“汉园”诗群
    **节 卞之琳:生命体验的语言投影
    第二节 李广田:浑然质朴的诗
    第三节 何其芳:柔美天成的的青春之歌
    第五章 第二个十年小结:新诗向现实深化
    **节 现实主义诗论生机勃勃
    第二节 新诗向社会功能倾斜
    第三编 1937——1949金色的新诗之秋(上)
    **章 民族血火中升腾着的诗种
    **节 确立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体系的时代
    第二节 多元并存一元主导的诗坛格局
    第二章 新华之歌:解放区诗歌的审美追求与文化取向
    **节 “小我”向“大我”的思想转化
    第二节 向民间与传统的复归
    第三章 艾青:现实主义诗美原则的辉煌胜利
    **节 浑朴苍茫的现实主义诗风
    第二节 现实主义诗美原则的确立和胜利
    第三节 艾青诗作现实主义精神的美学价值
    第四章 高耸的群山:昂扬雄浑的“七月诗派”
    **节 诗歌观念:高扬主体的现实主义诗学主张
    第二节 史诗品格:时代、民族、个人的深入结合
    第三节 意象组合:瞬间感觉的具体化
    第四节 审美风格:崇高感与力度美
    第五节 诗歌形式的散文美
    第五章 “严肃的星辰”们:“九叶”诗群对诗歌价值的平衡选择
    **节 诗之功能:时代与自我的平衡感受
    第二节 审美追求:情感的理性化过程
    第三节 审美效果:朦胧、静穆之美
    第六章 第三个十年小结:拓展中的倾斜
    **节 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的诗学理论自觉与深化
    第二节 “内容诗”的高涨与诗艺的倾斜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