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QQ咨询:
有路璐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作者:尚凤军 易芝 薛峙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340849
  • 出版日期:2014年02月01日
  • 页数:316
  • 定价:¥4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以80X86系列微处理器和32位汇编语言为基础,充分考虑到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微处理器结构及其基本原理、32位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及其程序设计;接口技术和常用接口芯片、人机交互接口原理及其A/D和D/A的接口原理及其应用。本书实例丰富、突出应用。文字叙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避免了基础内容和较深内容之间跨度过大,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它们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习题与思考题经过精心筛选,其中大多数参考了近年来国内一些**院校考研试题题型,颇具启发性。
    本书概念清楚、内容丰富,每章配有习题与思考题,便于教学和学习。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硬件开发人员、管理人员参考和作为继续教育的教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_尚凤军,易芝,薛峙 编_人民邮电出版社_
    目录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1.1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1.1.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1.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1.3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概况
    1.2 微型计算机中的数据类型
    1.2.1 常用数据类型
    1.2.2 数制转换
    1.2.3 有符号数的表示
    1.2.4 常用的编码
    1.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3.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
    1.3.2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
    1.4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微处理器结构及基本原理
    2.1 **处理器结构
    2.1.1 **处理器的发展过程
    2.1.2 8086/8088 CPU
    2.1.3 80486 CPU
    2.1.4 Pentium CPU
    2.1.5 Itanium处理器
    2.2 80486的工作模式
    2.2.1 实地址模式
    2.2.2 保护虚地址模式
    2.2.3 虚拟8086模式
    2.3 80486的外部引脚介绍
    2.3.1 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
    2.3.2 控制总线
    2.3.3 时钟信号
    2.4 当前微处理器所使用的先进技术
    2.5 ���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存储系统
    3.1 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3.2 半导体存储器
    3.2.1 DRAM的分类
    3.2.2 DRAM的两种接口类型
    3.2.3 高速缓冲存储器
    3.2.4 ROM存储器
    3.3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3.3.1 EPROM与CPU的接口
    3.3.2 SRAM与CPU的接口
    3.3.3 DRAM与CPU的接口
    3.4 外部存储器
    3.4.1 技术指标
    3.4.2 硬盘发展
    3.4.3 硬盘技术
    3.4.4 固态硬盘
    3.4.5 光盘存储设备
    3.4.6 CD-ROM及其驱动器
    3.4.7 DVD
    3.5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指令系统
    4.1 80X86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
    4.1.1 与数据有关的寻址方式
    4.1.2 与转移地址有关的寻址方式
    4.2 80X86微处理器的指令格式
    4.2.1 80X86微处理器的指令编码格式
    4.2.2 Pentium指令格式
    4.2.3 80X86微处理器的指令书写格式
    4.3 80X86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
    4.3.1 数据传送类指令
    4.3.2 算术运算类指令
    4.3.3 转移和调用指令
    4.3.4 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
    4.3.5 串操作指令
    4.3.6 处理机控制指令
    4.4 Pentium指令系统
    4.5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5.1 汇编语句格式
    5.1.1 伪指令
    5.1.2 常量和变量定义伪指令
    5.2 变量及变量定义伪指令
    5.2.1 变量定义
    5.2.2 过程定义伪指令
    5.3 运算符和表达式
    5.3.1 算术运算符
    5.3.2 逻辑运算符
    5.3.3 关系运算符
    5.3.4 分析运算符
    5.3.5 综合运算符
    5.4 宏指令语句
    5.4.1 宏指令的定义
    5.4.2 宏指令的使用
    5.4.3 宏嵌套
    5.4.4 LOCAL伪指令的使用
    5.4.5 宏指令与子程序的区别
    5.5 条件汇编伪指令
    5.6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格式
    5.6.1 EXE文件的编程格式
    5.6.2 COM文件的编程格式
    5.6.3 EXE文件和COM文件的内存映像
    5.6.4 程序段前缀
    5.7 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5.8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5.8.1 汇编语言源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
    5.8.2 顺序程序设计
    5.8.3 分支程序设计
    5.8.4 循环程序设计
    5.8.5 子程序设计
    5.9 程序设计举例
    5.9.1 进制转换
    5.9.2 人机对话
    5.10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接口技术与常见接口芯片
    6.1 接口技术概述
    6.1.1 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
    6.1.2 I/O端口
    6.1.3 I/O指令的两种寻址方式
    6.1.4 I/O端口编址
    6.1.5 端口地址译码技术
    6.1.6 CPU与I/O设备间的数据传送
    6.2 常用I/O接口芯片
    6.2.1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
    6.2.2 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16550
    6.2.3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8254
    6.2.4 DMA控制器8237A
    6.3 人机交互设备接口技术
    6.3.1 键盘的分类
    6.3.2 键盘的工作原理
    6.3.3 PC系列机的键盘
    6.3.4 鼠标接口
    6.3.5 显示器接口技术
    6.4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中断技术
    7.1 中断技术概述
    7.1.1 中断的提出
    7.1.2 中断源和中断优先权
    7.2 80X86中断系统
    7.2.1 80X86中断系统分类
    7.2.2 中断向量表
    7.2.3 CPU响应中断的流程
    7.3 80X86 CPU的异常处理功能
    7.3.1 异常的3个层次
    7.3.2 80X86 CPU的异常类型
    7.4 保护虚拟地址方式下的中断管理
    7.4.1 中断描述符表IDT
    7.4.2 中断门和陷阱门的转移功能
    7.4.3 任务门的转移功能
    7.5 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件
    7.5.1 8259A的功能
    7.5.2 8259A的内部结构与引脚信号
    7.5.3 8259A的工作方式
    7.5.4 8259A的级联
    7.5.5 8259A的控制字与初始化编程
    7.6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 总线
    8.1 总线规范及性能指标
    8.2 总线分类
    8.2.1 内部总线
    8.2.2 系统总线
    8.2.3 外部总线
    8.3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9章 A/D和D/A转换器
    9.1 D/A转换器接口技术
    9.1.1 D/A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9.1.2 D/A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9.1.3 8位D/A转换器接口设计
    9.1.4 12位D/A转换器DAC1210接口设计
    9.1.5 DAC1210与微机CPU的接口设计
    9.2 A/D转换器接口技术
    9.2.1 A/D转换的工作过程
    9.2.2 并行比较型A/D转换器
    9.2.3 双积分式A/D转换器
    9.2.4 A/D转换器接口的主要性能指标
    9.2.5 8位A/D转换器接口设计
    9.2.6 12位A/D转换器接口设计
    9.3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10章 微机应用实例
    10.1 内接插卡方式应用实例
    10.1.1 基于ISA总线的应用实例
    10.1.2 基于PCI总线的应用实例
    10.2 外部接口方式的应用实例
    10.2.1 基于USB总线的应用实例
    10.2.2 基于I2C总线的应用实例
    10.3 本章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语
    (1)实例丰富,便于学生自学。本书中用的一些素材以及列举的接口用例选自作者多年的科 (教)研实践和研究成果。
    (2)本教材兼顾16/32位Intel CPU,内容先进、结构新颖、实例丰富、突出应用。
    (3)本教材结构合理,文字叙述上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避免了基础内容和较深内容之间跨度过大,较好地解决了它们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在指令系统方面,从简单到复杂。在接口方面,严格按照逻辑循序进行介绍,首先介绍端口译码,再介绍芯片,*后芯片应用,条理清楚。
    (4)精心筛选习题与思考题,大多数参考了近年来国内一些**院校考研试题题型,颇具启发性。
    (5)增加了微机系统的较新技术,便于学生了解微机系统的发展动态。
    (6)面向应用,增加了接口技术介绍,便于学以致用。
    (7)课程进度安排合理、内容丰富,不但适用学生自学,也使任课老师轻松教学。
    (8)教材中的案例全是真实案例,具有很强现实指导意义。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