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翻译小说与近代译论:《昕夕闲谈》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翻译小说与近代译论:《昕夕闲谈》研究

  • 作者:张卫晴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5503
  • 出版日期:1900年01月01日
  • 页数:212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文学翻译对我国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外国文学的传人肇始于宗教活动。基督教来华开创了西籍中译的事业,其经籍与布道读本带来了颇具文学性的寓言故事和劝善隽语。严格意义上的西方小说汉译,则始于《昕夕闲谈》一书。它是我国**部译自西方,具体说是译自英语的翻译小说。原作名为《夜与晨》,作者是英国作家利顿;译者署名“蠡勺居士”,其译作自1873年起连载于《申报》的文艺副刊《瀛寰琐纪》,历时两年。
    鉴于目前学界尚缺乏有关研究,《翻译小说与近代译论:研究》利用京、沪两地所藏资料,对作者及原作、译者及译作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
    这部小说的创作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19世纪欧洲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封建等级制度开始动摇,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利顿身为**却敢于揭露**的丑恶嘴脸,便利用长篇小说这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在社会上制造舆论,试图影响社会制度的变革。他的《夜与晨》以犯罪问题为切人点,揭示平民犯罪和**犯罪的种种社会根源,呼吁学习法国革命,废除特权制度,建立人人自由平等的新社会。本文在阐明这些思想内容的同时,也对这部小说的文学性作了分析,如小说创作的文学背景、人物形象的刻画、作品的艺术特色、文
    目录
    绪言
    **章 西方小说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节 国人在鸦片战争后的反思
    第二节 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口岸——上海
    一 通商口岸的形成与发展
    二 口岸社会对洋化生活的接受力
    三 口岸社会的英语学习热
    第三节 译介西方小说的载体——《申报》副刊
    一 中国报业的早期发���情况
    二 洋人在上海办报
    三 关查创办《申报》
    四 《申报》副刊《瀛寰琐记》
    第二章 英国作家利顿及其小说《夜与晨》
    **节 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坛
    一 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
    二 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
    第二节 利顿其人
    一 利顿生平
    二 影响利顿的作家
    三 利顿的创作活动
    第三节 《夜与晨》的情节、人物及艺术特色
    一 小说《夜与晨》内容概要
    二 主要人物形象
    三 小说艺术特色
    四 小说文学成就
    第三章 蠡勺居士及其译作《昕夕闲谈》
    **节 蠡勺居士其人
    一 蠡勺居士身份考
    二 蠡勺居士的知识结构
    三 蠡勺居士的选介意趣
    四 现存版本
    第二节 《昕夕闲谈》的译文特色
    一 译作结构章回化
    二 专名、数字汉译法
    三 异国事物中国化
    四 汉译英诗的艺术
    五 增译
    六 减译
    七 改写
    八 反译
    第四章 蠡勺居士翻译观的透视
    **节 忠实观
    一 文化忠实观
    二 结构忠实
    第二节 达雅观
    第三节 读者**观
    一 读者身份设定
    二 读者文化习俗
    第五章 利顿小说及蠡勺居士译本的影响
    **节 原作及译作的影响
    一 译作的影响
    二 利顿作品在日本
    三 政治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第二节 小说功能观
    一 利顿的小说功能观
    二 蠡勺居士的小说观
    三 蠡勺居士的革命观
    四 改良派的小说功能观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