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生命视域下的庄子哲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大生命视域下的庄子哲学

  • 作者:李振纲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8238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01日
  • 页数:356
  • 定价:¥5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10128238
    • 作者
    • 页数
      356
    •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01日
    • 定价
      ¥55.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立足于大生命视域产生的近代文化背景,以《庄子》内七篇文本为主线,参证《庄子》外篇、杂篇中的文本资料,系统诠释庄子生命哲学体系及其内在的逻辑进路,着力研究了庄子哲学“大生命视域”下的问题,展现了庄子生命哲学的问题意识、现代价值与现实意义。解析与注疏相结合,内篇为经,外篇、杂篇为纬,经纬交织,相互参证,以庄解庄,彰显庄子哲学的一贯之“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意识与恬淡自然、寂寞玄冥的审美精神。本书在现代大生命视域下重新解读庄子哲学,把庄子的生命哲学转化为现代人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矛盾冲突,谋求合理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智慧和德性,同时而又不扭曲或遮蔽《庄子》文本“原生态”的魅力。

    大生命视域下的庄子哲学_李振纲_人民出版社_
    目录
    解读庄子的精神世界(代序)
    **章生命苦旅的心路历程——以((逍遥游》为**
    一、“游”的哲学
    二、“游”与“化”
    三、“游”与“积”
    四、“心”与“形”的抗争
    五、“游”向“无”
    六、“游”与“自由”
    第二章道通为一:化解“成心”对生命的遮蔽——以《齐物论》为**
    一、“齐物”之旨及其逻辑起点
    二、“形”与“成心”对生命本性的遮蔽
    三、“莫若以明”——超越知性思维的有限性
    四、“道”与“言”的矛盾
    五、对“知”与“辩”的诘难
    六、“物化”之梦——审美意境中的生命感悟
    第三章呵护生命及生与死的超越——以《养生主》为**
    一、生命存在的真主在心神
    二、“庖丁解牛”的生命意蕴
    三、生命的尊严与“心”的自主
    四、拒斥现实的生存诱惑
    五、心的“悬解”与“死”的**关怀
    六、敬畏生命——现代生命价值观的觉醒
    第四章虚心安命、委形世间的存在方式——以《人间世》为**
    一、在“人”与“世”之间
    二、说“菑人”以“心斋”
    三、被迫性困境的消融
    四、“无用”之“大用”
    五、心“无江海”而闲
    第五章天地之美与生命之美——兼论《德充符》的生命美学
    一、美与生命之美的本体之思
    二、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三、生命之美的内在性
    四、庄子对生命之美的展演
    五、走向荒野——天地之美的现代回味
    第六章宗天师道:回归生命本真的“路”——以《大宗师))为**
    一、天人之辨与真人真知
    二、“道”——生命世界的本真之境与回归之路
    三、南伯子葵的困惑:“道可得学邪”
    四、“安时处顺”而“无怛化”
    五、“形”的放达与“心”的冥忘
    第七章做应任自然的“帝”和“王”——以《应帝王》为**
    一、“应帝王”的“应”
    二、“应”与“知”——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三、“应”与“治”——两种不同的行为原则
    四、“应”与“亢”——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五、“浑沌”之死的悲剧
    第八章“文明”的反思——庄子的历史与文化批判
    一、“圣知之法”及历史的非必然性
    二、“道”与“盗”——文明价值的分裂
    三、“正义”或“善”之虚假性
    四、“罪”在“撄人心”
    五、“机事机心”的价值评判
    六、“至德之世”及历史未来向度的阙如
    第九章黜“知”归“真”的思维向度——“知”与“真知”之辨
    一、有限心智的界限
    二、非“知”而不非“真知”
    三、“真”与“走向真”
    四、开放心境中的“悟”
    第十章庄子思想与先秦诸子——以《天下》为**
    一、省思“轴心时代”
    二、从“古之道术”到“百家之学”
    三、抑扬诸子而宗本老学
    四、遮拨名辩复归无名
    五、对孔子的双重借用
    参考文献
    名词、概念、命题索引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