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家教 一本帮助父母走出困境的绝佳读本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家教 一本帮助父母走出困境的绝佳读本 

  • 作者:木木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ISBN:9787553450308
  • 出版日期:2014年09月01日
  • 页数:256
  • 定价:¥2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父母是孩子*贴心、*直接的护航者,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但是父母在管教孩子过程中容易陷入几个误区。《家教》一书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家教案例,进行了剖析,指出了父母应该如何运用言教、身教、赏识、惩罚等不同的家教方法对孩子进行培养。 家教 一本帮助父母走出困境的**读本&nbsp_木木_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_
    文章节选
    **章
    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源于父母的以身作则和引导
    “只知道讲究穿着,瞎臭美,衣服好不好看有什么关系?能穿不就行了”—— 认为中学生不能讲究穿着
    “球有什么好踢的,你又不能做运动员”
    —— 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
    “星期天把你的衣服带回家,让妈妈给你洗吧”
    —— 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使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惯
    “爸妈都能在星期天晚起,为什么我就不能”
    —— 不注意以身作则,影响了孩子健康的作息习惯
    “宝贝,你上学快迟到了,快点儿吃”
    —— 造成孩子慌里慌张的坏习惯
    “不着急,晚了,爸爸可以开车送你去”
    —— 不端正态度,容易使孩子养成拖拉的坏习惯
    “妈妈说不用整理房间,因为我又不整天待在家里”
    —— 给孩子灌输错误的观念,使孩子养成邋里邋遢的坏毛病
    “只知道讲究穿着,瞎臭美,衣服好不好看有什么关系?能穿不就行了”
    ——认为中学生不能讲究穿着
    家庭故事
    糖糖是一名中学生,家境比较好。由于我的朋友,也就是糖糖的爸妈都比较传统和节俭,所以从小到大,糖糖的衣食住行都很简朴,爸���妈妈也经常夸糖糖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糖糖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爸妈在为糖糖的成长高兴的同时,也对女儿的某些行为有了一些不满。
    糖糖在穿衣的观念上和父母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妈妈觉得上学就不该讲究穿着,应该把心思全部放在学习上。所以除了校服外,妈妈就糖糖穿那些非常“老土”的衣服。糖糖则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权利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衣服,而且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出现在别人的面前时,自信心也会增强。为此,妈妈经常唠唠叨叨地批评糖糖。刚开始糖糖不情愿地遵从,后来就是不耐烦地回应,再后来就变成了与妈妈争吵。
    为此,糖糖妈经常在我面前唉声叹气,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只知道讲究穿着,瞎臭美。衣服好不好看有什么关系,能穿不就行了?如果我的女儿能把臭美的时间节约下来,用在学习上的话,成绩没准儿就能提高好多呢!”
    听完糖糖妈的讲述,我反问道:“如果我让你在豆蔻年龄每天穿同样的衣服,整天搞得邋里邋遢的,别人见到你都躲得远远的,你会是什么心情呢?再说了,即使你的女儿每天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打扮自己,也不见得学习成绩就
    会提高,关键是孩子自己快乐就行!”
    “可是,我这么约束她也是为了她好啊!她不领情也就算了,反而愈演愈烈,现在已经发展到我们一家人都不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的地步了,只要一吃饭,我就会为这些小事和女儿争吵。”糖糖妈解释道。
    我又反问糖糖妈:“可是你现在采取压制的办法来处理这件事情,问题解决了吗?这样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你们的母女关系更加恶化,这岂不更是得不偿失?”
    听了我的话,糖糖妈陷入了沉思。
    教子误区一: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某些观念上会与父母发生冲突,但这是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慢慢形成的一种表现。当两种观念产生冲突的时候,父母往往会认为是因为孩子年龄太小,受到了外界不良因素影响所导致的。
    教子误区二:
    很多父母认为,正是由于自己年轻时的艰苦朴素才换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自己的子女也应该艰苦朴素,只有这样才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
    教子误区三:
    有些父母往往会把学习和穿着打扮联系在一起,片面地认为爱学习的孩子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穿着打扮上的,不讲究吃穿才能学习好。所以为了让孩子学习好,父母便要求孩子不要讲究吃穿。
    教子误区四:
    有些父母由于好面子,认为自己的子女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穿衣打扮,否则会被别人耻笑。所以,不论自己是对还是错,都要让孩子**地服从自己。
    不良影响
    使孩子与父母产生心理上的“隔阂”
    父母让孩子改变某些穿着打扮的行为的时候,言语往往会严厉或者絮叨。但是作为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父母要求得越严格,反而越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从而助长叛逆情绪,让孩子产生爸妈不爱自己或者是自己与爸妈“不是同一类人”的错误意识,使原本很和谐的亲子关系产生隔阂。
    孩子会变得更加自卑和胆小有些孩子会碍于家长的威严,从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按照父母的要求来穿着。但是,孩子的内心是不赞同这种做法的。所以,孩子会认为自己没骨气,是惧怕爸妈的“威严”而选择了屈服。慢慢地,孩子会变得更加自卑和胆小。
    解决方案
    方案一: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对自己的穿着行为也有自己的看法。做父母的,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或者是根据表面现象来断定好与坏,对与错,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也许,当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时,你也会支持孩子的这些行为。
    方案二:顺其自然,适时引导
    孩子在穿着打扮上没有出现大的错误,聪明的父母不会一味地强制要求孩子改变,而是放手让孩子自己把握方向,自己则从旁协助,加以引导。这样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和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球有什么好踢的,你又不能做运动员”
    ——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
    家庭故事
    “踢,踢,踢,就知道踢球!再踢球我就踢你!”
    我站在门口,还没敲门,就已经听见朋友的怒吼。紧接着门被打开了,是朋友的儿子子轩,他看见我,也吃了一惊,紧接着便想从我身边挤出去,我一把拽住了他,和他一起进了屋子。
    朋友看见我便打开了话匣子:“初三了,还去踢球!都快中考了还不好好学习。”子轩满脸的不乐意:“也不能天天趴在桌子上学习啊!我就是出去踢两个小时的球也不行吗?”
    “球有什么好踢的,你又不能做运动员!”朋友一脸的不屑。
    “这是我的兴趣爱好,学习这么累,踢球能让我放松一下。”子轩解释道。
    “放松?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放松!”
    看朋友生气的样子,我宽慰他:“踢球有什么不好的,踢球能锻炼身体。你看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都多差啊!不要生气了,有时间咱们去切磋一下乒乓球吧。”一提到乒乓球,朋友的气消了一半,咂咂嘴说:“还别说,真有一
    段时间没打球了。你一提,手都痒了。”
    我笑着说:“记得你小时候就喜欢打乒乓球,你爸爸还追着你打。”朋友也陷入回忆中:“是呀,那时候一打球什么烦恼都忘了,我就喜欢那种竞技的感觉,让人专注,打好一个球特别有成就感。你说我爸,那时候老觉得我打球会影响学习..”说着说着,朋友觉得不对了,抬起眼看着我。
    我笑着对他说:“你看,你的兴趣爱好是乒乓球,它并没有影响到你的学习,你现在也不是乒乓球运动员。但是,这个兴趣爱好可以让你放松,让你有成就感,让你交到新的朋友。子轩也一样,他这么大了,应该能够把握好学习与兴趣爱好之间的‘度’。”
    “可是咱们那时候学业哪有这么紧张啊。他们现在的竞争多激烈,在你玩球的时候,别人却在学习!”朋友叹着气说。
    “如果整天就是学习,就算是考了**名,变成了一个老气横秋、毫无活力的孩子,将来到了社会上真的有用吗?”
    朋友看了看我,不再作声了。
    教子误区一:
    很多家长认为,只有学习才是*重要的,并且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就应该是学习,除了学习,做其他任何事都是在浪费时间,毫无意义。
    教子误区二:
    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兴趣一定要有发展前途才值得支持,所以家长会选择一些自己觉得有发展前途的课外班给孩子,不去考虑孩子对此是否感兴趣。
    教子误区三:
    还有的家长喜欢攀比,盲目跟风,见到其他孩子学什么、爱好什么便也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去学,完全不去考虑孩子的想法。这种情况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倦的心理,对于所谓的“兴趣”半途而废。
    不良影响
    孩子失去应有的欢乐,不再活泼可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许是读书、画画、唱歌、体育等,这些兴趣爱好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青少年更是这样。如果他们的生活中只有学习、功课,那么童年便会少了很多色彩,甚至会使他们失去活泼可爱的天性,变得老气横秋。
    孩子不知该要如何减压,压力很大
    现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压力非常大,竞争激烈,孩子们常常被压得透不过气来。长时间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学习生活,如果不能很好减压,孩子们就很容易变得脾气暴躁、悲观、叛逆,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如果家长在此时还要扼杀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不但会使孩子们减压的方式变少,而且还会让他们对家长的教育和管教方式更加抵触、反叛。
    孩子变成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在成长,他们每天为了爸爸妈妈而学习,连兴趣爱好也都是爸爸妈妈规定、规划好的。孩子们不再拥有属于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梦想,他们被“批量生产”,都成为了一个样子。父母们以为这样的孩子很**,其实他们早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毫无特点。
    解决方案
    方案一: 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让孩子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孩子在兴趣爱好的驱使下能够开动脑筋并自觉地克服困难,向着自己的目标坚韧不拔地前进。从古至今很多名人的成功都是从兴趣爱好开始的,所以家长对于孩子正确、健康的兴趣爱好要予以支持,否则你或许就扼杀了一个未来的发明家、哲学家、体育明星......
    方案二: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兴趣爱好
    孩子毕竟没有过于成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因此难免会受到诱惑,感到迷茫,很多时候他们还不能够很好地判断对错。这时家长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必要的把关。例如,孩子喜欢网络游戏,他们很容易便会沉溺于网络难以自拔,此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一些**类的游戏,如魔方、数独等,用略有难度的健康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是多让孩子做些感兴趣的体育运动。
    方案三:帮助孩子找到并坚持正确、健康的兴趣爱好
    有些孩子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一般,也没有什么特长,就连兴趣爱好也很模糊茫然。还有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爱好会发生改变。于是,大多数家长便根据自己的期望和喜好来给孩子选择兴趣。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家长*好能够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兴趣爱好,并且引导他从中找到真正的乐趣,坚持下去。
    方案四:让孩子在兴趣爱好中不断学习
    面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们总是有着很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所以父母如果能让孩子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不断学习知识,寓教于乐,孩子将会得到*大的收益。例如孩子喜欢玩手机游戏,那么家长可以带有引导性地问问孩子,为什么手机能够进行通话,游戏是通过怎样的程序做出来的。这样可以引导孩子对物理或是计算机方面产生好奇,当他们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时,自然会去认真学习。
    目录
    **章
    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源于父母的以身作则和引导
    “只知道讲究穿着,瞎臭美,衣服好不好看有什么关系?能穿不就行了”
    ——认为中学生不能讲究穿着 / 002<br>
    “球有什么好踢的,你又不能做运动员”
    ——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 / 005<br>
    “星期天把你的衣服带回家,让妈妈给你洗吧”
    ——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使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惯 / 008<br>
    “爸妈都能在星期天晚起,为什么我就不能”
    ——不注意以身作则,影响了孩子健康的作息习惯 / 012<br>
    “宝贝,你上学快迟到了,快点儿吃”
    ——造成孩子慌里慌张的坏习惯 / 015<br>
    “不着急,晚了,爸爸可以开车送你去”
    ——不端正态度,容易使孩子养成拖拉的坏习惯 / 019<br>
    “妈妈说不用整理房间,因为我又不整天待在家里”
    ——给孩子灌输错误的观念,使孩子养成邋里邋遢的坏毛病 / 022<br>
    第二章
    与孩子相处时,要懂得尊重和引导
    “别光顾着吃,跟妈妈说说*近在学校表现如何”
    ——忙里偷闲,总是在餐桌上教育孩子 / 028<br>
    “孩子毕竟还小,大人的心事还是不让他知道的好”
    ——刻意掩饰自己,不与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 031<br>
    “你懂什么啊!就按我说的去做就行了”
    ——家长专制思想,不懂得尊重孩子的话语权 / 035<br>
    “你脑子里装的是浆糊吗?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说话太直接,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 038<br>
    “爸妈错的时候都没有跟我道歉!那以后我做错了,也不跟他们道歉”
    ——面子问题,父母做错事不愿先向孩子低头认错 / 041<br>
    “妈,你怎么能随意翻看我的日记呢”
    ——偷看孩子的隐私,导致亲子之间出现心理隔阂 / 044<br>
    “爸妈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心里明白。可是他们整天在我耳边唠叨,真是烦死了”
    ——总把对孩子的付出挂在嘴边,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 048<br>
    第三章
    敢于放手,适时引导,孩子才能更独立
    “怎么老是学不会?算了,别硬撑了,放弃吧”
    ——不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失败,导致孩子做事缺乏毅力 / 054<br>
    “这种事只有大人能做好,你不行的”
    ——片面否定孩子,不支持孩子去做富有挑战性的事 / 057<br>
    “一切为了孩子,只要孩子好,自己怎样吃苦受累都值”
    ——过于关注和照顾孩子,使孩子的依赖性很强,不够自立 / 061<br>
    “孩子正值青春期,不看紧点儿怎么行?所以平时我尽量不让他自由活动”
    ——过多约束孩子,使孩子丧失独立的“空间” / 065<br>
    “你的将来我都给你想好了,老老实实按照这个路子去走,准没错”
    ——一厢情愿,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孩子的未来 / 069<br>
    “孩子,别怕,出了事情,有爸妈替你挡着呢”
    ——处处保护孩子,使他不懂得自己保护自己 / 072<br>
    “就这一个孩子,疼还疼不过来呢!怎么舍得故意让他去吃苦”
    ——不舍得把孩子放到艰苦环境中锻炼 / 076<br>
    第四章
    如何让孩子从家庭融入到社会
    “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多好!干吗非要跟那些朋友嘻笑打闹”
    ——不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导致孩子自我封闭 / 082<br>
    “跟人打交道,别老是闷不作声,要多说话多发言”
    ——一味地鼓励孩子滔滔不绝,忽略了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倾听的重要作用 / 086<br>
    “一个女孩子家,整天和男生黏在一块,成何体统!以后不许再跟男生来往”
    ——剥夺孩子与异性交往的权利 / 089<br>
    “什么?老师竟然故意为难你!不行!我找他们领导去”
    ——不教孩子处理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 093<br>
    “别把你的东西随便借给别人,万一弄丢了怎么办”
    ——不鼓励孩子与人分享,使孩子难以融入集体和社会 / 097<br>
    “你同学真的那样啊?快再跟妈妈说说还有什么其他小秘密”
    ——出于好奇,纵容孩子谈论他人的隐私 / 100<br>
    “XXX肯定在老师面前打你小报告了,不然老师怎么会知道这件事”
    ——妄下结论,使孩子胡乱猜疑别人,引发交往矛盾 / 104<br>
    第五章
    正确地监督和引导,才能让孩子变得更**
    “作业做完了也别闲着!再做点儿练习题”
    ——过分督促孩子,使孩子一提作业头就大 / 110<br>
    “妈,我不想再上课外班了,我学得很累”
    ——父母盲目地为孩子报过多的课外班 / 113<br>
    “就你考这点儿分数,以后能有什么出息啊”
    ——孩子学习不好,父母不是讽刺、挖苦就是打骂 / 117<br>
    “咱们全家的希望可都在你身上了,一定要考出个好成绩啊”
    ——盲目给孩子施加思想压力,使孩子患上考试焦虑症 / 120<br>
    “不进个好学校,将来怎么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
    ——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学校 / 124<br>
    “搞什么实践活动,简直是不务正业!把课本知识学好就行了”
    ——忽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 127<br>
    “这是什么学习计划啊!怎么越学成绩越不见好”
    ——帮孩子制订的学习计划不科学 / 131<br>
    第六章
    在教育和引导孩子性格方面,父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好了好了,别闹了,妈妈答应你还不行吗”
    ——父母一次次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从而导致孩子形成任性的性格 / 136<br>
    “行了!妈,你别再说了,我就是个白痴,什么都做不好”
    ——对孩子进行贬抑性评价导致孩子自卑 / 139<br>
    “你太棒了!比他们任何人都聪明”
    ——过分夸赞,使孩子形成骄傲自大的性格 / 143<br>
    “整天就知道看电视也不学习!惹急了我,把电视砸了”
    ——父母不注意及时控怒,无形中使孩子形成了爱冲动的性格 / 147<br>
    “想给同学买什么礼物就去买吧!咱家不缺钱”
    ——狂妄自大,不自觉中使孩子形成了爱慕虚荣的性格 / 150<br>
    “这就是你做出的选择?真幼稚!以后还是先想好再做决定吧”
    ——引导不当,使孩子的性格变得优柔寡断 / 154<br>
    “又不是你的错,干吗要原谅别人,主动道歉”
    ——父母斤斤计较,导致孩子心胸狭窄,缺乏宽容心 / 157<br>
    第七章
    结合现代观念,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观
    “不该花的钱**不能花,该花的钱也要想办法节省”
    ——一味地教孩子节俭,扭曲了理财的内涵 / 164<br>
    “想多要零花钱?可以,以后就用做家务来换取吧”
    ——把孩子的零花钱和做家务简单挂钩 / 167<br>
    “今年又得了多少压岁钱?全部交上来吧,妈妈替你保管”
    ——没收孩子的压岁钱,不让孩子自己支配 / 170<br>
    “把钱借给同学然后加收利息,你这想法还真不错”
    ——教孩子赚钱的方式不当,让**污染了纯洁的友谊 / 174<br>
    “这次考试要是能进入前 3名,爸爸就奖你 300块钱”
    ——单纯地用**刺激孩子的学习,导致孩子成为拜金主义者 / 177<br>
    第八章
    面对孩子抽烟、吸毒等,父母该怎么办
    “以后不准再玩电脑了!再玩就把网线给你拔掉”
    ——总是一味地限制孩子上网,结果使孩子在网瘾中越陷越深 / 184<br>
    “去别的房间写作业去,爸爸要在客厅里抽烟”
    ——父母不以身作则,容易让孩子过早接触到“烟毒” / 188<br>
    “儿子,来,尝一口。别怕,你是男子汉”
    ——故意“教唆”孩子学喝酒,过早让孩子成为“酒鬼” / 191<br>
    “既然我这么没用,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算了”
    ——不及时疏导孩子消极悲观的情绪,导致孩子产生自杀念头 / 195<br>
    “没事!我家孩子胆小,不叮嘱他他不敢去碰毒品”
    ——不对孩子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容易使孩子沾染吸毒的恶习 / 198<br>
    “别这么没出息!他打你你一定要还手,绝不能被人欺负”
    ——教孩子以暴制暴,使孩子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 202<br>
    “今天我手气可真是好啊,逢赌必赢”
    ——父母自控力差,让孩子过早地受到赌博的诱惑 / 206<br>
    第九章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帮助孩子正视青春期的各种问题
    “哼!小小年纪就开始谈恋爱,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粗暴地禁止孩子早恋,导致孩子在感情的旋涡中不能自拔 / 212<br>
    “哎呀!你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呀!真不知道羞耻”
    ——把孩子的自慰行为看作可耻,给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 / 216<br>
    “没事!你还小,等到了年龄妈妈再告诉你什么是月经”
    ——对孩子来月经总是掖掖藏藏,使孩子生活在恐惧情绪中 / 219<br>
    “你这孩子,这么小就干这种事情,肯定是胡思乱想了”
    ——发现孩子遗精,就断定孩子有了“流氓思想” / 223<br>
    “竟然爱上了老师,这还了得!我找你们老师算账去”
    ——认为“恋师情结”有悖人伦,不引导孩子正确对待“青春期师生恋” / 227<br>
    “当初不让你恋爱,你偏不听,现在可好,被人甩了吧,活该”
    ——对孩子的“失恋”冷嘲热讽,让孩子受伤的心灵“雪上加霜” / 231<br>
    “孩子整天就知道追星,说他也不听,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了”
    ——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对偶像的崇拜,用错方法,反而适得其反 / 234<br>
    编辑推荐语
    这本书针对孩子成长阶段出现的问题,以事例的方式帮助父母很好地认识自己的教育误区,对父母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让父母轻松掌握家教好方法,同时告知父母有效的教育并不复杂。这本书实用性很强,贴近生活,是父母为了解孩子打开大门的一本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