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织色入史笺 中华书局2014年度人文社科类十佳好书。品味旧时风物,讲述历史典故。透过五色的光彩,踏上一条逐色之旅。 
QQ咨询:
有路璐璐:

织色入史笺 中华书局2014年度人文社科类十佳好书。品味旧时风物,讲述历史典故。透过五色的光彩,踏上一条逐色之旅。 

  • 作者:陈鲁南
  •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
  • ISBN:9787101096934
  •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01日
  • 页数:248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在古代中国,*重要的颜色只有五种:赤、青、黄、白、黑。五色系统大约形成于春秋时期,与古时盛行的五行理论互为表里,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本书从人文历史的角度阐释色彩,描述色彩与中国古代文化(包括政治、历史、文学、民俗、艺术等)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上分五篇,体例上先从色彩的字形切入,追溯本源;再分门别类讲述由此**出的典故,阐述色彩渗透古代文化方方面面的影响。
    本书不拘泥于传统的考据分析类文章,而是每一篇皆为独立别致的小品文,文字清新隽永,亦古亦今。 织色入史笺 中华书局2014年度人文社科类十佳好书。品味旧时风物,讲述历史典故。透过五色的光彩,踏上一条逐色之旅。&nbsp_陈鲁南_中华书局_
    文章节选
    女儿之色

    似乎不论在全世界哪一种文化里,红色都被视为女性的专属色,代表着美丽、温柔和妩媚。为何女子们会独独钟情于红色呢?有人类学家解释说,原始社会中的分工,男子狩猎而女子采摘,成熟的野果子一般都是红色的,因此女性对红色比较敏感。这有些类似于条件反射的养成,但没有强有力的科���证据支持,看起来显得十分牵强。
    在我们的历史中,女子与红色也缠绵了千百年。貌美年少的女子,被称作红粉佳人;善解人意的女子,被称作红颜知己;女子居住的闺房,被称为朱楼绣户;有美女相伴身边,则被称为红袖添香。因女儿的介入,红色的故事,多了许多旖旎的风光。

    ◇罗帷绮箔脂粉香

    所谓红粉,就是胭脂和铅粉,一者增加女子香腮的红润,一者凸现女子肌肤的白皙;所谓红颜,也就是施了胭脂的容颜。中国女子使用胭脂的历史,已有几千年。红色,首先是具化为一盒小小的胭脂,融入了女性的生活。
    胭脂,是几千年来,萦绕中国女子身前身后的一缕香魂。白皙的面庞,晕上淡淡的朱红,即刻显得明艳无俦;柔软的双唇,点上暗暗的绛色,蓦然衬出风情万种。因这胭脂,才有了所谓红颜知己,所谓红粉佳人。甚或,女儿伤心时,滚过腮边的泪珠儿染了胭脂,也变作赤色,才有了“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有学者考证说,商纣时期,燕地的妇女即采红蓝花,取花汁凝结为脂用于妆饰容貌,称为“燕支”。五代时后唐的学者马缟就在其《中华古今注》里说,胭脂“起自纣,以红蓝衣汁凝成”。马缟曾任国子监太学博士,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一级教授,虽然不了解其具体的考证方法,但想必还是具备一定的可信度的。商纣的统治在公元前11世纪,倘若马氏理论成立,那么胭脂至少已存在了三千年。
    也有学者说胭脂原产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焉支山,而非东北的燕代之地。《五代诗话稗史汇编》曾载:“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 按照现今的中国地图,此山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南部,在先秦与汉初,这是据中原极其遥远的地方,王化未及之处,却是游牧民族的乐土,胭脂乃至匈奴妇女的常用之物。后来,匈奴因汉武帝的征讨而被迫向西迁徙,还曾哀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再后来,张骞通西域,又将胭脂带入中原,受到了汉家女子的极度喜爱。
    其实,中原女子使用胭脂的历史,即使无法严谨地上溯到商朝,但至少也是早于秦汉的。战国的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形容美人,就曾有施朱抹粉之说;《韩非子显学》中还有“脂泽粉黛”之语。所谓脂泽粉黛,即胭脂、香膏、铅粉和眉笔,显然此时女子们的化妆品已经非常成熟,都成了系列了,胭脂的发明,怎么也不会晚于战国。
    所以,说胭脂是女子们几千年的密友,是不为过的。

    ◇红颜暗与流年换

    胭脂起源虽早,但真正的大流行,却是在汉代。这一方面是由于汉朝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工艺的提高,比如,工匠们学会了在花汁中加入动物油脂,使之更加便于贮存和使用,成本也就更低,普通百姓也可接受;另一方面,则是物质层面的繁荣,带来了精神层面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更加丰富。于是,女子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而读书人与士大夫们,被粉酡朱颜之美深深地打动,诗词歌赋里也就多了几许柔美妩媚的风致,使红色与女性从文学上也紧密相连。
    当时,班固的《汉书》曾收录汉武帝悼念亡妃李夫人的辞赋,有“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的句子,红颜就是指代美丽又喜涂胭脂的李夫人。我们现在常用“红颜”指代美女,而刘彻大约是*早使用“红颜”一词的人。至于*早描写女子使用胭脂的诗歌,当数东汉《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诗中以“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来形容一个女子的美丽。“娥娥”就是美丽的样子,“纤纤”则是说她手指细长白皙。在此之前,《诗经》里虽有“颜如渥丹”或“赫如渥赭”之语,但都是形容男子健康的脸色,而与女子无关。
    到了南北朝时,许多有名的诗人发挥了汉武帝创制的“红颜”一词,使之更为人们所熟悉。如庾信,写了“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借一个流落胡地的汉家女子的口吻,抒发自己在北朝做官的隐恨和回归南方的渴望;鲍照则写了“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感叹容颜衰败,人生将老,正如月光转移,夜将深沉。而在当时的民歌里,也有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之语——这是木兰参军回来,姐姐欣喜万分地打扮了出迎。
    隋唐时,国力**强盛,物质更加丰富,女子们对胭脂的使用简直千变万化、神乎其技。当时出现了“桃花妆”,即先以白粉敷面,再将胭脂匀于面颊及眼周围,边际晕淡,其特点是突出面颊的红,映衬前额、鼻翼及颈部的白,白里透红,鲜艳无比,压倒桃花,为当时女子所爱。新疆吐鲁番曾出土一幅《弈棋仕女图》,墓主是武则天时安西都护府的官员,图画描摹的是**妇女家庭生活的场面。因吐鲁番干旱少雨,所以画作出土时仍色彩鲜艳,弈棋贵妇的桃花妆则显得风韵十足——当然,依今天的审美标准看,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女性妆容的多姿多彩,为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以至唐诗中有关妇女涂胭脂、饰红妆的内容俯拾皆是。如李白在《浣纱石上女》中写“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赞叹的是金陵少女年少貌美的魅力;韦庄的《怨王孙》“满街珠翠,千万红妆”,描绘的却是成都贵妇相携出游的热闹;杜甫《新婚别》中的“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是贫家女子对受征从军的丈夫爱情专一的表白,白居易《燕子楼》中“闻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却是对名妓关盼盼为情人守志十余年不嫁的感喟。
    除诗词外,当时的笔记小说里,还记载了一些关于胭脂的夸张又有趣的事。唐人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里说,杨贵妃由于体胖怕热,到了夏天,即使穿着轻纱,让侍女不停地打扇,还是汗如雨下;那汗溶解了杨妃身上的胭脂,变得“红腻而多香”,把擦汗的帕子都染成了红色。诗人王建的《宫词》写得更神奇,说一个年轻的宫女,在她盥洗完毕之后,洗脸盆中犹如氽了一层红色的泥浆。
    唐代以后,尽管妇女的妆饰风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喜爱胭脂、涂抹红妆的习俗始终不衰。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和山西省大同市十里铺的辽代墓穴壁画,上面画的妇女双颊都涂着红粉,显示在宋时少数民族政权的女子也仍酷爱红妆。至于明清时的风气,看一看《红楼梦》就知道。四十四回中,宝玉帮平儿理妆,说:“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须眉男儿也成了精通胭脂的达人,且制作工艺也如此考究,红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不言自明了。
    目录
    序言

    **篇 红色
    红色,大约可以算作我们这个民族*喜爱的颜色。几千年来,无论庙堂之高,抑或江湖之远,无论隆礼重典,抑或乡习民俗,无论女儿梳妆,抑或文人戏墨,都曾经,或者仍然,在广泛地运用红色。基于繁盛昌明的中华文化,古人还发明了多种语汇,来指代不同的红色,按照颜色的深浅程度分,大约有绛、赤、朱、丹、红等数种;按照制作原料的不同,又有赭、丹、茜等称呼。
    1. 诸红缭乱
    2. 恶紫夺朱
    3. 女儿之色
    4. 忠义所在
    5. 浸染民风
    6. 怀金拖紫

    第二篇 青色
    古人所说的青色,涵盖了现代光谱原理命名的绿、青、蓝乃至黑等诸多颜色。这数种颜色在光谱上是连续的;古人不懂得光谱的理论,但在种种生活实践中培养了丰富的审美直觉,将这些连续而且彼此过渡并不明显的颜色,都纳入青色的外延,恰与基于现代科技的色彩理论相合。
    1. 绿碧青丝绳
    2.物之生时
    3. 有女娉婷
    4.缥缥乎仙
    5.青青子衿
    6. 新秀方然

    第三篇 黄色
    提起“黄色”,现代国人首先所想到的,大约不是某种颜色,而是淫秽、色情、少儿不宜、乃至某岛国的电影和该类电影的女明星,大有鲁迅先生所说的“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的意味。而若将这词汇与古代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人们大约又只会想起金光灿烂、雍容威严的**气象;除此而外,那时似乎再无广泛应用这一颜色的领域与场合。一为天子的专用色,一为贱业的指代色,“黄”之含义,究竟原本为何,又如何嬗变,还是很让人好奇。我们不妨仍从这个字的源流说起。
    1. 黄之源起
    2. 帝王专色
    3. 吉祥如意

    第四篇 黑色
    学者们普遍认为,黑色与白色是人类*早认识的颜色,因为它们位于色阶的两极,对比*为强烈,*容易为视觉细胞辨识。而我们的民族使用黑色的历史,也极为久远。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先祖们刚刚学会制造陶器的时候,便已经使用红色和黑色来做装饰。在黄河流域的诸多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出土了许多以黑色条纹作为装饰的陶器残片,有些花纹甚至称得上精美。而在殷商时期,人们在龟甲和兽骨上刻下文字后,也常常用红色和黑色的粉状物去填充这些组成文字的刻痕。与黑色如此漫长的厮守,自然也赋予它多种多样的文字表现形式。
    1. 万变不离
    2. 严厉正大
    3.跌宕起伏
    4. 年华之表

    第五篇 白色
    白色被古人视为各种色彩的基础色,有了白色,其他颜色仿佛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淮南子》里就说,“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直接确定了白色的基础性地位。其实《淮南子》这话也是转借来的。老子的弟子文子有本著作,名称也叫《文子》,其中就说过同样的话。文子与孔子同时代,名气却要小得多,所以不怎么为后人关注。但道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的观念,对绚烂多姿的各种颜色与朴实无华的无色之色之间的关系,颇有见地;“白立而五色成矣”,很有一针见血的意味。
    1. 万色之基
    2. 粉饰太平
    3. 哀思所在
    4. 不厌其白

    补述:五行五色之论
    编辑推荐语
    ☆从色彩角度切入,讲述历史典故,可谓别具匠心。 颜色是我们感知、标识世界的重要凭借,在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五色系统与五行理论互为表里,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五色系统的影响贯穿中国的神话时代和历史时代,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独特的人文现象。可以说,色彩,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外表,也让历史呈现质的面貌。 本书以历史为珠,以颜色为络,将旧时风物捡拾串起,既有古代人物的风流蕴藉,亦有百代兴亡的感喟慨叹,乃至琴棋书画、诗酒游乐、庙堂宏论、闺阁绮语、花鸟鱼虫、人鬼仙凡……将中国数千年的色相斑驳呈现,令人目眩。
    ☆图文兼美,清雅别致,值得典藏。 装帧设计采用裸背、彩线装订,四色印刷。朴素的质感与**的风格相得益彰,互为表里。力求“以朴素的质感去追溯文明之源,用流光溢彩的美体现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展卷翻阅,旧时风物与景致跃然纸上,扑面而来的是嗅得到馨香的良辰美景。真真是带您“透过五色的光彩,踏上一条逐色之旅”。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