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都飞回来了
在我们生活的北方,春天是从3 月中旬开始的。到6 月中旬,甚至到夏至, 我们仍然能够享受到春天和煦的阳光。那时,树上的嫩芽和细小的枝条也就逐渐粗壮起来,而小草也日渐茁壮,不见了刚刚拱出地面时的水嫩。
春天,是鸟儿归来的时期。那些相对能忍受寒冷,而且尚未被完全驯化的鸟儿,比如歌雀和蓝鸽,通常在3 月就飞回来了;而那些比较稀有,羽毛也更漂亮的林鸟,却要到6 月才会飞回来。
正如季节对鲜花的格外眷顾,季节的每一个时令也会对某种鸟儿格外垂青。蒲公英会告诉我什么时候去寻找燕子;紫罗兰会告诉我什么时候去寻找棕林鸫; 当看到延龄草开花时,我知道那是春天来了。但是,延龄草开花,并不代表知更鸟刚刚苏醒,因为他已经醒来好几周了,因此,延龄草开花,代表的是整个宇宙的苏醒、整个大自然的复苏。
然而,���儿们的行踪多少有些神秘,并时常让我们感到惊奇。当我们早晨来到林中时,根本别想听到棕林鸫和绿鹃一丁点儿的叫声;但不一会儿,丛林中,甚至每一棵树中间,都回荡着他们的歌声;再一会儿,却又是一片寂静了。在此期间,有谁看见鸟儿飞来了呢?又有谁看见鸟儿飞走了呢?
你看那只活泼的小冬鹪鹩,他在篱笆墙上跳上跃下,时而躲到那边的垃圾下面,时而又跳到几英尺之外。他是如何挥舞着自己弧形的小翅膀,飞过千山万水,总是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到达这里的?
我还记得,在去年8 月份时,我曾在阿迪朗达克山脉的森林里见到过他, 他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仅仅几周之后,我就又在波托马克河畔看到了他, 还是这只喜欢多嘴的、顽强的家伙。他是如何穿越整片的森林来到这里的呢?是轻松地飞跃过来,还是使出浑身解数,拼命舞动壮实的身体,凭借无畏的勇气和毅力,战胜黑夜和严寒才来到这里的呢?
看那只蓝鸲,他的腹部是土地的颜色,身上却犹如蓝天般湛蓝——难道他在3 月的明朗天气突然降临,只是为了温柔而多情地告诉我们,春天已经到来了吗?确实如此,在春天这个所有鸟儿都飞回来的时期,没有哪种情景能比这只小蓝鸟的出现,或者说当他出现时表现出的袅袅嘤嘤,更让人感到好奇,更富有启示意义。
刚开始,你只能听到这种鸟儿奇妙的声音,好像是凭空传来的,无从寻找出处;到3 月的某个清晨,你会听见他更为美妙的歌喉,而且也更加接近,却说不清楚来自哪个方向。他的现身是突如其来的,就像没有乌云的天空突然下了一点雨,而你所能做的,就只是望着、听着,什么也做不了。
然而,天气的变化是难以捉摸的,或许会出现降雪,从而短时间内会再度寒冷。那么,要想再听到蓝鸲的鸣叫声,就要等到一周之后了。到那时,或许我会看到他正落在篱笆墙上,挥舞着翅膀,冲着配偶欢快地鸣叫,而他们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鸣叫声也更加频繁了。他们轻快地到处飞翔,毫无顾忌,鸣叫声似乎也变得更为骄傲和欢快,直到找到谷仓或马厩。他们在谷仓和马厩的上空盘旋,带着疑问的神态,透过马厩的窗户,小心翼翼地张望鸽子的窝,审视马厩中间腐朽的树木,以期能找到合适的栖身之所。
除蓝鸲外,还有知更鸟、鹪鹩、燕子,也想在这里安家,于是他们在是否强行入住鸽子的领地这个问题上,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和战争。但随着季节的逐渐推移,他们*终放弃了原来的征服方案,心平气和地去了偏远的原野,并在那里居住下来,因为那里是他们的老家。
在蓝鸲之后归来的,是知更鸟。有的知更鸟在3 月归来,但在绝大多数地区,4 月才是知更鸟的归来之月。他们成群结队地从远方归来,飞过原野,飞过丛林。人们总能在草原、牧场或者在半山腰上,听到他们啾啾的鸣叫声。倘若你行走在树林中,可以听到他们的歌声在空中回响,可以听见他们的翅膀煽动树叶发出的响声。他们异常快活和欢喜,不停地跑啊、跳啊、叫啊,时而从空中俯冲下来,时而互相追逐着在林间穿梭。
在新英格兰和纽约州的很多地方,知更鸟仍然沿袭着产糖的传统。这可能也是人们喜欢他们的原因之一。不过产糖对于他们来说,几乎算不上是工作, 因为他们总是一边玩耍一边就捎带干了。如果是在晴朗的日子里,你随便在哪处空地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的歌声。 当太阳快要落山时,知更鸟会神情庄严地站在枫树顶上,昂着头,唱起*朴素的歌曲。尽管此时的天气仍然带着寒气,但他们却执意在粗壮、安静的枫树上栖身。可以说,一年当中所有鸟儿的歌声,都不及他们的歌声甜美,再加上四周适宜的景色,这就更让人们对他们的歌声翘首以盼了。他们的歌喉是那么圆润,他们的歌声是那么单纯,正是他们的啼叫声,打破了沉闷的冬季,为漫漫严寒画上了句号。
知更鸟是我们这里土生土长的鸟儿,与那些外邦来的鸟儿相比,比如拟圃鹂、玫瑰胸大嘴雀等,跟我们更为亲近。他们胆识过人、喜欢喧闹、生性活泼、爱好和平,翅膀强劲有力,生活习性跟本土其他鸟儿差不多。可以说,知更鸟是鸫类的先驱,他为其他鸫类艺术家的到来吹响了前奏。
尽管知更鸟有着**的劳动技巧,艺术家般的**品位,但在筑巢方面却让人不敢恭维。看那些土里土气、建筑粗糙的泥瓦活,我真不愿意相信那是知更鸟的作品。再看看对面蜂鸟精致的小巢,更让我觉得知更鸟在筑巢方面缺乏天赋。蜂鸟是一种珍贵的鸟儿,而其巢也堪称精美绝伦。蜂鸟的巢主体是一种白色的物质,类似于毛毡,可能是什么花草上的绒毛或什么昆虫身上的细毛。这种白色物质跟那些长着青苔的树枝搭在一起,十分协调,用很细的丝线编织在一起。
对于知更鸟来说,因为他拥有漂亮的外表和**的音乐才能,难免会让我们产生他也拥有精致的住所的想法。我认为,他的巢至少要像极乐鸟的巢那样清洁、漂亮,因为极乐鸟的歌声是那么刺耳,与知更鸟的小夜曲相比,简直就是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还有,他们的歌声也远不及知更鸟的动听,但他们的巢却像罗马富丽堂皇的别墅,而知更鸟的巢也就算得上是乡下的茅草屋。 悬于空中的鸟巢,代表的是其特有的品位。鸟儿们将巢筑在大树的细枝上, 任其随风飘荡。但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知更鸟长着翅膀,却害怕从空中掉下来呢?为什么他们要把巢建在很低的地方?要知道随便哪个小孩都能够到。不过,如果我们从知更鸟的秉性来解释这件事,就不难理解了:知更鸟是普通人中的一员,而绝不是**中的一员,所以对于他们的筑巢技巧,我们要求更多的应该是稳定性,而不是高雅性。
除知更鸟外,菲比霸鹟(翔食雀的先驱)也在4 月归来。不过,她归来的确切时间却不固定,有时比知更鸟早,有时比知更鸟晚。对我来说,她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很多年以来,我总是在复活节期间的某个明媚清晨,在以耕地为生的乡下发现她。她有时在谷仓上,有时在草棚上,摇头摆尾,以此来宣告她的到来。或许,你听到过蓝鸲哀伤思乡的歌唱,听到过歌雀委婉动听的啼鸣, 却不一定听到过菲比霸鹟的歌声,它是那么清脆、欢畅、自信满满,好像在告诉人们自己又一次的归来。
当她停止歌唱时,便会展翅跃入空中,旋转着绘出圆形或椭圆形的图案,看上去好像在寻找食物,但我认为,这更多的是在炫耀舞姿,好弥补她在歌唱上的不足。通常,朴实的装扮更能显示歌唱的**,如果以此来评判菲比霸鹟, 那她无疑是*为**的歌唱者。她全身的羽毛都呈灰白色,再朴实不过了,而且,她的体形也跟“**身材”相差甚远。不过,她的如约而至,她的礼貌有加, 她的和蔼可亲,完全可以让人们忽略她歌喉和外形上的不**。几个星期之后, 菲比霸鹟已经很少了,只能偶尔看见她从建在桥下或崖壁下的巢穴中飞过来。
金翼啄木鸟是4 月归来的另外一种鸟,他也被称为“高洞鸟”、“弯嘴小啄木鸟”、“哑噗鸟”。他的归来日期比红腹知更鸟晚一些,在春天和秋天会和后者相遇。作为我童年时的好伙伴,金翼啄木鸟的叫声对我而言意义特殊。一声悠扬而响亮的鸣叫声,从某个干树枝或篱笆墙上传来,旋律婉转动听,这便是金翼啄木鸟发出的春天之声。我记得,所罗门王在描述春天的良辰美景时, 用的结束语是:“斑鸠的声音回响在大地之上。”眼前农耕区的春天同样有着那样的特点,因此,也可以用类似的结束语:“金翼啄木鸟的歌声回响在森林中。”
他的啼叫声浑厚而响亮,似乎并不期待得到回应,而只是表达自己的喜好, 又或者只是为了歌唱而歌唱,而这无疑是他爱好和平的宣言。留心观察之后, 我又有了重大发现,原来并非只有**的鸣禽才会在春天发出鸣叫,大多数鸟都会发出特定的音调或声音,尽管不是那么**,甚至跟**和艺术相差甚远, 却很特别。就好像“在闪亮的鸽子身边,鸢尾花反而更鲜艳”,正是因为有了鸽子的幻想曲,他那漂亮的表兄才蓬勃生长。
于是,“沉默的歌手”被全新的精神唤醒,他们不再沉默,而是轻轻地哼出了美妙的音乐。来亲耳听一下吧:灰冠山雀的歌声像哨声般清脆、甜蜜; 五十雀的啼叫温柔而低沉,带着浓浓的鼻音;蓝鸲的歌声发颤,轻快而又多情; 草地鹨的笛鸣悠远而响亮;鹌鹑像在吹口哨;松鸡则打着鼓点;燕子叽叽喳喳地不停叫唤……连母鸡发出的声音都那么亲切和温馨。 我相信,就算是猫头鹰也希望黑夜能充满音乐。春天里,所有的鸟都是或者终将是唱歌的好手。听到公鸡的啼叫声,我更加确信以上结论的正确性。虽然枫树的花不像木兰的花那么耀眼,但它终究是开花了。
很少有作家表扬麻雀的歌声,可是,只要是见过他停留在路边,竭尽所能地重复那支美妙歌曲的人,谁又能否认他曾是一个被人们忽视的歌唱家呢?谁听到过雪鹀的歌声?他的颤音非常好听,我曾在2 月就听到过他痴狂的歌声。
同样,褐头牛鹂也具备这种音乐素质,而且毫不吝惜地表现了出来。他是一夫多妻制的崇尚者,所以每当他在*高的枝头休息时,总有两三个身穿青衣、面容姣好的女性跟在身旁。他总是在清晨吐露心声——这些音符从他嘴里潺潺流出,如泣如诉,很像往玻璃瓶里倒水的声音,微妙动听的音律,进入人们的耳畔。
对于普通啄木鸟来说,春天同样具有魅惑力。他们以*原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这一点与皱领松鸡十分相似。3 月,当世界尚且弥漫着冬天的寒意时,在一个晴朗而安宁的早晨,一声声清脆、带着回音的敲击声,从枯树干或枯树枝上传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这就是绒啄木鸟发出的春之声。在这安静而祥和的环境中,我心情愉悦,侧耳倾听。因为他的曲目总是在同一时节奏响,所以我认为完全不需要再借作家之笔去刻意渲染。我坚信,他的音乐技巧必然是很纯正的。
果然,“金翼啄木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如期加入春之声的大合唱。他的歌声是他的绝技,是他在音乐方面造诣的直接体现。
我记得有一片糖枫树林,那里有一棵年岁已高的老枫树,它就像一个哨兵, 守护着这片枫树林以及栖息在它身上的金翼啄木鸟。一年又一年,它那腐朽的树干是金翼啄木鸟*好的安身之所。
虽然距离筑巢正式开始还有一两周,但在这棵老枫树的树枝上,几乎每天早晨都会传来金翼啄木鸟的嬉笑声。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欢呼雀跃,间或传出一两声轻鸣——这或许是他们在说情话,又或者是为什么事耳语——然后, 响亮而清脆的鸣叫声接二连三传来,顷刻之间,嬉笑声、打闹声、尖叫声混杂在一起,透露出一种原始的野性,好像是什么事让他们情绪高涨。这种狂欢式的叫嚣和打闹,难道是他们的配对仪式吗?又或者只是他们在庆祝一年一度的“乔迁之喜”呢?对此,我不再深究,留给读者去判断。
与同类不同的是,金翼啄木鸟并不喜欢藏匿在树林的偏僻之所,而是喜欢在原野上或树林边逗留。这也使他的饮食习惯与同族迥异,他的食物大多来自土地,他以土地上的蚂蚁和蟋蟀为生。他不满足于只做一只啄木鸟,于是想方设法进入知更鸟和雀类的社交圈,并为此放弃了林中生活,转而投身于原野和草地,甚至不惜以果实和谷类为食。长此以往会出现什么结果?他对土地的热爱和对行走的热衷,会让他的腿变得更长吗?他把果实和谷类作为食物,会让他的色泽、声音变质吗?他与知更鸟的联姻,能否让他的歌喉更为出众呢?这或许是个值得达尔文深入研究的问题。
确实,*近两三个世纪以来,有什么能比鸟类的历史更吸引人呢?毋庸置疑, 人的到来对鸟类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是积极的影响,因为鸟类的生存繁衍离不开人类社会。据说,加州大多数鸟原来并不会叫,直到在加州安家才发出声音。
这难免引发我的猜想:土著印第安人听到的棕林鸫的叫声,与我们听到的他的叫声,是同一种声音吗?在北方还不是草地,南方还不是稻田的时候,刺歌雀在哪里玩耍呢?他们的身体是否也像现在这样柔软呢?他们是否也像现在这样快乐呢?他们的羽毛也和现在一样吗?还有燕子、百灵鸟、金翅雀,他们生性喜欢原野,讨厌树林,很难想象他们是怎样在荒无人烟的旷野中生存的。
转回正题。歌雀很惹人喜爱,作为在春天归来*早的鸟,还不到4 月,他就已经回来了。他的歌曲淳朴素雅,给人以愉悦。
5 月,属于燕子和黄鹂,但并不妨碍其他贵宾的到来。实际上,在5 月*后一周到来之前,绝大部分鸟儿都会归来,只不过燕子和黄鹂*为扎眼。黄鹂的羽毛鲜艳无比,很像来自热带的鸟儿。他们从花丛、树丛中飞过,啾啾唧唧叫个不停,我经常整个上午都能听到他们的情歌。而燕子则逗留于谷仓上或屋檐下,叽叽喳喳地一边窃窃私语,一边建筑巢穴。树林中,树枝上才刚刚露出嫩芽, 皱领松鸡已经敲响了鼓点;草地上,草地鹨的叫声很悠扬;黄昏时分,沼泽地、池塘边,蛙声此起彼伏。5 月是连接4 月和6 月的桥梁,也是百花的生长期。
到6 月时,所有的鸟儿都归来了,我们大饱了眼福,也就不再期盼什么了。尤其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在季节的推移下,各种鸟儿的歌喉和羽翼从稚嫩趋于**的过程。**级的艺术大师都来到了这里,所有的鸫类无一缺席,知更鸟和歌雀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这时的我,拿起一束粉红色的杜鹃花,随便坐到哪块岩石上,都能尽情享受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我知道,杜鹃鸟是在6 月归来的,此外,金翅雀、极乐鸟以及猩红丽唐纳雀,也是到6 月才能看到他们的踪迹。在草地上,刺歌雀可谓出尽风头;在高原上,原野睿雀的轻声吟唱,犹如黄昏恋曲般打动人心;在树林里,各种鸫一起奏响了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