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
QQ咨询:
有路璐璐:

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

  • 作者:凌建侯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28237
  •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01日
  • 页数:314
  • 定价:¥4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复调艺术思维是文学现实还是理论假说?对话与狂欢彼此矛盾吗?它们
    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看待话语对话性一说的对话泛化?怎样分析话
    语的对话性?超语言学诗学对语文学研究有何意义?言语体裁观对语言学和
    文艺学的贡献究竟在哪里?如何把俄国思想家的理论应用于对现当代文学的
    阐释?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书突破了纯文艺学与纯语言学的视角,立足巴
    赫金“更多是一位哲学家”来整体阐发其哲学理路,借助“人格两分法”认
    清独白思维诸倾向(主要是惟我型与惟他人型思维倾向)与反独白思维诸倾向
    (主要是狂欢与对话思维倾向)的互动关系,由此从一个新角度把握了他的学
    术创新并发展了文本分析的几种方法,特别是话语对话性分析的辩证法与对
    话法,作品中可能存在复调、狂欢与独白因素的创作思维特征综合分析法。
    同时本书分析了巴赫金哲学的认识论意义,对巴赫金的对话观与洛特曼的对
    话观进行了比较。本书也对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一些质疑,如狂欢理论是“
    科学神话”、复调小说理论因无法阐释许多现代小说而需要嫁接到米兰·昆
    德拉的对位理论等,做出了有力的回答,这些回答在某种意义上也展示出我
    们面对巴赫金理论时如何“接着说”的可能性。
    目录
    前言理论延续与运用
    **章 巴赫金学与开放的思想体系
    1.1 巴赫金热与巴赫金学
    1.2 巴赫金思想的意义
    1.3 巴赫金学派后继乏人
    1.4 关于巴赫金思想体系性的争论
    1.5 巴赫金身上的对话、狂欢与独白因素
    第二章 早期哲学与美学思想
    2.1 道德哲学和我与他人
    2.2 审美活动和作者与主人公
    2.3 认识论背景下的巴赫金哲学
    第三章 对话与狂���的哲学阐发
    3.1 狂欢:以独白对付独白
    3.2 复调:精神对话论
    3.3 笑与语言意识的相对化
    3.3.1 笑与相对化
    3.3.2 语言与相对化
    3.4 现实的狂欢与理想的对话
    第四章 巴赫金的语言哲学
    4.1 当代语言哲学背景下的巴赫金
    4.2 巴赫金论语言学流派
    4.2.1 有争议的文本
    4.2.2 语言学流派划分的比较
    4.2.3 划分流派的哲学基础
    4.3 巴赫金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4.4 话语理论
    4.4.1 话语及其对话关系
    4.4.2 语言学与超语言学的哲学关系
    4.4.3 话语理论的语言学启示
    第五章 俄国语言学诗学
    5.1 俄国人眼中的语文学
    5.2 俄国语文学研究中的语言学诗学倾向
    5.2.1 理论诗学在文学研究中的位置
    5.2.2 文艺学与语言学的联姻
    5.3 洋腔洋调诗的语言学诗学分析
    5.4 从语言学和文艺学角度看俄国语言学诗学
    第六章 话语对话性分析法
    6.1 文学话语的对话性
    6.1.1 言语的形式
    6.1.2 文学话语的内在对话性
    6.2 人文话语的对话性
    6.2.1 人文话语的特点
    6.2.2 人文话语对话性分析
    6.2.3 “辩证法”与“对话法”
    6.2.4 巴赫金与洛特曼论对话
    第七章 言语体裁理论与体裁分析法
    7.1 体裁问题的历史追溯
    7.2 从语言学视角看体裁的主要特点
    7.2.1 体裁的言语本质
    7.2.2 言语体裁是程式化的话语

    7.2.3 言语体裁是话语的自然存在形态
    7.2.4 体裁与语调
    7.3 从文艺学视角看巴赫金的体裁思想
    7.3.1 长篇小说与语调
    7.3.2 巴赫金与形式主义者的体裁之争
    7.3.3 体裁的长篇小说化
    7.4 言语体裁与话语规律
    第八章 狂欢理论与文学狂欢化分析
    8.1 史学视角中的狂欢理论
    8.1.1 “谬论”说与“神话”说
    8.1.2 分歧主因与史学反证
    8.1.3 几点评价
    8.2 狂欢及其民间渊源
    8.3 意识的狂欢化与文学狂欢化分析
    8.3.1 意识的狂欢化
    8.3.2 文学狂欢化分析
    8.4 从狂欢理论看疯癫形象
    第九章 复调理论与现代小说
    9.1 复调与杂语
    9.1.1 复调小说的基本特征
    9.1.2 杂语和小说修辞的三个维度
    9.2 《魔山》中的独自与反独白因素
    9.2.1 复调因素
    9.2.2 狂欢因素
    9.2.3 独白特征
    9.2.4 三种因素并存的基本原因
    结束语
    外文引用文献中外文对照表
    主要人名索引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突破了纯文艺学与纯语言学的视角,立足巴赫金“更多是一位哲学家”来整体阐发其哲学理路,借助“人格两分法”认清独白思维诸倾向(主要是惟我型与惟他人型思维倾向)与反独白思维诸倾向(主要是狂欢与对话思维倾向)的互动关系,由此从一个新角度把握了他的学术创新并发展了文本分析的几种方法,特别是话语对话性分析的辩证法与对话法,作品中可能存在复调、狂欢与独白因素的创作思维特征综合分析法。同时本书分析了巴赫金哲学的认识论意义,对巴赫金的对话观与洛特曼的对话观进行了比较。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