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
QQ咨询:
有路璐璐:

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

  • 作者:(英)史密斯 丁德良
  •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9787801706423
  •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01日
  • 页数:215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全球地缘政治结构正在发生改变,本书作者认为,到2050年,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三大强国将依次是中国、印度和美国。随着世界**向东方转移,新的联盟将不断形成,新的规则也会不断涌现,而唯有那些深谙世界新秩序的**才能未雨绸缪地去应对新的挑战。这本由《星期日时报》的经济编辑戴维·史密斯撰写的《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将会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这些变化。
    为了解释亚洲经济的崛起以及预测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潜力,戴维·史密斯深入研究了人们常常谈及的几个问题:亚洲奇迹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亚洲经济的增长能否持续下去?英国等**又该如何应对亚洲的崛起?
    中国将成为怎样的**大国?它会如何制约美国经济的发展?印度经济是否会像美国一样*终赶上并超过它曾经的帝国“主人”——英国?这本书将告诉我们正在影响以及将会改变我们生活的一些事情。
    文章节选
    书摘
    富起来的中国是否会变“老”?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印度的人口比中国更年轻。中国仍然是一个贫困的**,可是却拥有类似于发达**的人口年龄分布问题。理查德?杰克逊和尼尔?豪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生育率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
    这样的变化究竟对中国有多么严重的影响?在联合国的“低生育率”预测中,到本世纪中期,中国的出生率将降低到与目前东南亚**接近,劳动适龄人口将减少三分之一;更为肯定的是,到2050年,中国超过60��的老龄人口将增加到4亿,其中有四分之一年龄会超过80岁。如果事实真的如此,那么中国在还没有成为富裕**之前就会开始衰老了。

    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完善的养老保险和**保险制度以及鼓励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产生了“4—2—1”问题。尽管现在中国的许多年轻人活得很快乐,但是很明显可以预料到他们以后将承担照顾两位父母和四位祖父母的重任,没有兄弟姐妹能帮助他们分担这种责任。由于女性缺乏,中国的人口问题会更加严重。

    年轻的印度
    印度与中国不一样,它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的态度是矛盾的。它是世界上*早采取人口控制措施的**之一,印度的全**庭计划项目开始于1951年,但同时政府官员也强调印度人口的优势。与中国相比较,印度快速增长的年轻人口虽然标志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失败,但它将促进印度市场发展和劳动力队伍的壮大。二者谁的政策更英明——是关心更多人口可能会对资源和经济造成更大压力的中国,还是印度呢?

    一位在北京的印度商人发现了祖国的巨大优势,他说:“是的,中国引进了更多投资,也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但是他们有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的年轻人是我们*大的优势。”许多人也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因为印度的劳动人口在未来几十年将会继续膨胀。


    中国存在“企业家精神”吗?

    人们通常认为,相对中国而言,印度拥有第二大优势——能够培育自主的企业家精神,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钟爱是否**而非激发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前几年,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企业管理层展开了一次以“解放企业家精神”为主题的调查。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中国存在的对创业的障碍:83%的人害怕冒险和失败,79%的人认为中国税收制度不合理,69%的人觉得政府立法不规范。

    很多研究中国的学者还强调另外一个因素:中国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中国政府虽然没有将培育企业家精神作为首要任务
    …… 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
    这本书的灵感,既不是来源于北京、上海、德里和孟买给我的奇思妙想,也不是凝视着“经济水晶球”而有的突发奇想,而是来源于一次讲演中一位听众的精彩提问。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在伦敦面对一群商人(主要是实业家)演讲。我和他们讨论了一些常见的话题,比如通货膨胀和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化,英国财政大臣在酝酿什么计划,英国是否会加入欧洲的单一货币(这已经是不久前的事情了)以及诸如美元、油价这样的话题。他们虔敬地听着,还不时会提出一些问题。其中一位听众问道:“中国和印度会怎样?”这一活题本不在我演讲的计划之内,却引起了听众的共鸣,并激起了他们激烈的讨论。从交谈中,我发现大家普遍对中国和印度崛起带来的影响持悲观甚至有点宿命论的态度。中国以惊人的速度抢占了全球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印度也以类似的速度占领了全球的服务行业;前者正占据着全球制造业的*大份额,后者也在迅速地向服务行业扩张。这使得全球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几乎是****的。参加我演讲会的先生和女士们所受到的影响比起他们的后代将要承受的根本算不了什么。中国和印度不仅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而且它们正在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并且十分注意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在不远的将来,类似英国这样的**将不具备与中国和印度竞争的能力了。到那时。谁来为这些**的人民提供就业机会呢?当中国和印度能够生产一切人们所需的产品时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或许如今像英国一样比较富裕的**将在低迷中经历长期的经济衰退。不仅是伦敦会受到影响,多伦多、图卢兹、东京、芝加哥和科隆同样也难逃厄运。
    当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发现不仅仅是这些商人们关心这个问题。《星期日时报》(Sunday Times)曾寄给我一个很大的邮包,里面装满了读者来信,全都是针对我的一篇有关中国的文章而写的。每次我写一些有关外包工作流向印度的文章时,也会收到类似的来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就业机会都流向了中国和印度,二者成为全世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中国与美国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争执不断,因为中国不断增长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美国;同时,中国大力削减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扩大对原材料和原油的巨大需求,*终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印度的影响又会如何?媒体用醒目的标题提醒公司的领导层:核心业务正被外包给印度次大陆。人们预测,终有**,班加罗尔和孟买能够完成从股票经纪人研究到**检测和诊断在内的各项业务。除了中国和印度,还有哪个**能够这么快地提升价值链?能够培养数以百万计的研究生?英国、美国和欧洲年轻人的前途何在?难道他们所能做的事只是祈祷并开始学习汉语吗?
    但印度和中国的崛起不可能一蹴而就。印度人很喜欢将自己的**比作大象,虽然行动缓慢,但是稳健沉着,就像伊索寓言中的“乌龟”一样,会取得*终的胜利。虽然近年来印度的表现更像它的**象征——虎。不过,把它比喻成大象似乎更合适。印度的成就是*近几年才显露出来的,而“中国奇迹”则需追溯到20多年前。不过,毫无疑问,这两个**如今对于世界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20世纪90年代,当我们争相关注网络经济的繁荣以及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并没有给中国和印度应有的重视。或许直到那时,我们仍然不相信中国和印度能够创造奇迹。
    1998年夏天,我乘坐火车从香港到深圳。直到今天,我仍清楚地记得那列从九龙出发的火车似乎将我带到了一个海市蜃楼般的地方。一座座摩天大楼在那片曾经一无所有的土地上拔地而起。身后高耸的大厦不会让我感到奇怪,因为我知道那是闻名于世的香港的标志;可眼前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上冒出的毫不逊色的楼群却让我无比惊诧。事实就在眼前,这就是邓小平先生希望在中国边陲建立的一座21世纪的现代化城市,这座毗邻香港的城市与世界大都市香港一样繁荣和引人注目。
    这就是大约10年前的深圳给我的印象:极力想成为一个大都市,既有边陲小镇的特点又有大城市建筑林立的风貌。这些正在建设中的摩天大楼是否比美国西部片中的建筑更真实呢?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建筑相当“坚挺”。今天,深圳已经成为拥有一千万人口的经济特区。这一切还得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正是因为他,深圳才成为中国**个现代化城市,并吸引着来自全国农村和其他城镇的工人。即使以中国的标准来衡量,深圳仍然是一座很拥挤的城市,它的人口密度位于中国城市之首,这使得深圳的领导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管理好这座城市。这里有中国*繁忙的海港,有许多产量巨大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不少产品都被销往美国。
    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中。乘飞机去上海的旅客,对这个金融之都的**印象,是从机场到市**这样短短一段的磁悬浮列车;第二印象可能就是它巨大的变迁了。国际建筑师和设计师帮助上海设计了2020年的城市规划,计划建成9个拥有80万人口的卫星城市,其中较近的东滩将建成世界**个生态城市。上海有巨大的产业园,包括大规模发动机生产商和生化工厂在内的各类工厂都可以在此落户。当上海的现代化地铁网建成之后,之前的磁悬浮列车就会显得有些过时了。在2010年世博会开幕之前,上海的河流沿岸和周边地区将会得到进一步开发。上海甚至有比深圳更宏伟的规划:成为一座有曼哈顿特色的现代化都市,并以此来展示中国引人注目的高科技前景。上海犹如一剂清醒剂唤醒了那些把中国视为仅能生产低端产品的工厂的人们,面对中国20多年来一直保持9%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引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和整个民族的雄心壮志,人们还有必要怀疑中国吗?
    与此相比,印度经济成就的标志就没有那么明显了。一直以来,印度就以“全世界发展*快的民主**”(作者观点,仅供参考——编者注)自居,数据可以说明一切:印度近20年保持了6%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近已经超过了9%。世界真正注意印度崛起还是*近的事,国际电讯服务费用的下降使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印度廉价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上。当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时,印度也成为了包括软件开发、电讯**和**研究在内的**外包基地。华尔街和伦敦公司的分析师们的研究报告被印度的工人们整理出来,而这些工人的工资只有高薪分析师的十分之几。在印度的金融之都孟买,许多大厦和写字楼正在建设当中。用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的话说,这些大楼*终会使“上海被人遗忘”,孟买将取而代之成为世人谈论的焦点。不过孟买也暴露了印度的另一面:惨不忍睹的贫困。为了建设这些高楼大厦,孟买40万的贫民不得不露宿街头、居无定所,到印度的游客无不被这个**现代经济奇迹背后的极度贫穷所震撼,十分之一的孩子还未满五岁就夭折了。印度是一个贫富差距较大和较明显的**,或许印度*终将经历经济的“滴人效应”。印度拥有像中国一样庞大的缺乏教育的人口,只有让这些人口逐渐分享繁荣的成果并成为庞大的中产**,印度才能迎来真正的繁荣。
    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是本世纪初的几十年里世界所呈现的*显著的变化,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世界经济的结构和全球地缘政治的平衡的基本问题。如果预测是正确的,那么到21世纪中叶,世界前三位经济大国将依次是:中国、美国和印度,北京、华盛顿和新德里将成为世界权力的**。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是惊人的,虽然目前二者的GDP之和不到日本的一半,刚好是美国的五分之一,不过在下一个40~50年里,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将会让世人惊叹。二者的发展不仅给两国人民而且也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和印度的经济会持续发展还是逐渐衰退?它们还会继续扮演我们所依赖的全球经济的强劲动力的角色吗?这会不会是一场*终会以失望告终的国际商业“淘金热”?现在是不是那些经历了许多幻想破灭的企业*终可以在中国和印度赚钱的时期?如果我们不睁开眼睛看清中国的巨大成就,我们就难以想象20年前经济无望、民不聊生的印度会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快的民主**”。
    此时的中国和印度已经是今非昔比了。中国的转变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印度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点仍存有争议)。美国伟大的经济史学家沃尔特·罗斯托认为从“经济起飞”到“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具备大量显著的投资以及劳动力大规模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中国和印度都具备了这两大条件,它们不可能再退回到农业经济的时代。二者在不远的将来会达到罗斯托所定义的经济发展的*终阶段,即大规模消费阶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就没有其他阻碍了,这两个**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现代历史上,还从没有一个发展中**能够如此强盛。然而,印度的人均GDP只有西方发达**的一小部分,就是与中国相比,也只占其一半。印度的崛起就像中国一样,不仅会改变世界权力结构的平衡,还会改变我们对贫穷**和富裕**的一贯看法。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发生的巨大的海啸,导致20万人死亡,其中有1.2万印度人。印度政府宣布他们不需要外来援助,这是一个很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曾经乞求外界援助的**变成了经济发展中强有力的竞争者,穷国变成了强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发动机”。目前,中国和印度分别有2亿和3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一美元(此数据由作者分析得到——编者注)。然而,正如世界银行指出的那样,经济增长是这些***近20年贫困人口减少的*重要的因素。
    本书的目的是试图回答一些超出了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关注范围的关键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当中国和印度似乎操办了一切时,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当中国制造的产品占领了市场,印度工人占据了公司的支持服务机构时,商人们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了。其他的问题还有:这些新崛起的经济大国将会给全球带来什么影响?中国经济会不会重蹈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的覆辙?那么印度呢?它与巴基斯坦的冲突是不是动荡的先兆?印度经济是否会像美国一样*终赶上并超过它曾经的帝国主人——英国?
    本书以试图回答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开始:众所周知,中国和印度在19世纪初是强大的经济**,它们如何成为经济大国?但又为什么会在随后的数十年里沦为“经济病夫”?**章:历史回顾。这一章主要是追溯中国和印度从古至今的经济兴衰,从而理清它们当代崛起的背景。第二章:走进中国。这一章是讲述中国当代的崛起。中国人今天仍很尊重毛泽东主席。2006年9月举办了毛泽东去世30周年的纪念仪式,那时我正好在北京,我亲眼目睹了成千上万的人排着队走进位于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从毛泽东的遗体旁边走过。人们还购买了菊花,将它们放在纪念堂入口的毛泽东塑像下。年纪较大的人会向毛主席的遗体鞠躬致敬,还有一些人在经过毛主席的水晶棺时非常激动,甚至可以听到他们沉重的呼吸声。第三章:崛起的印度。印度的崛起是以一个人的去世为标志的,即1991年遭到暗杀的印度前总理、国大党**拉吉夫·甘地。他去世时印度国内发生了经济危机,这唤醒了印度民众、商人和政治家改变现状的意识。第四章:中国在呐喊,世界在倾听。第五章:印度的网络经济。这两章描写中国和印度目前的发展以及对未来的潜在影响。它们的市场将会有多大?准人程度有多高?它们的国力如何?又有多少会因成功带来的问题而逐渐消失?第六章:中国和印度的较量。这一章分析两国领导人承诺不会做的事情,并对比二者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有人预测,虽然印度的起点较低,但是从长远看,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和“民主”的政府,印度更可能取胜。但是,那些被人忽略的由于发展带来的政治、社会和环境矛盾该如何解决?中国(或者印度)是不是*应该处理这些潜在难题的**?*后,我在第七章里提供了一些涉及面较广的结论:中印将会(不会)改变世界的十种情形,我会在第七章列举出来。
    有必要再用几句话将本书与写作的背景联系起来。有人说,要想了解中国需要一生的时间;而要想了解印度,如果可能的话,一生的时间仍然不够。从英国统治印度时就开始研究印度的学者们以及老一代的“中国通”写了许多伟大的著作。中国和印度的学者可能��讲述他们祖国变迁的*佳人选,因为他们有责任留下关于自己**的精彩论述。我可能不像前面提到的学者那样拥有关于中国和印度实况的知识。圣雄甘地曾说印度是居住在村落里的**,我无法讲述这个**崛起中的村落里的奇闻异事,同样,我也只能以游客的视角观察中国。但是我认为以这种视角看中国和印度,是可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本书的目的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分析中国和印度崛起的原因,从而探讨这两大**的领先地位及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又会是什么样的。
    【注释】
    ①“滴入效应”,是美国田纳西大学和美国橡树岭**实验室计算机科学教授杰克·唐加拉用来表示那些“今天我们认为是**计算的能力*终会下渗到商业和家用机器中”的技术发展趋势。
    目录
    导言 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
    **章 历史回顾
    第二章 走进中国
    第三章 崛起的印度
    第四章 中国在呐喊,世界在倾听
    第五章 印度的网络经济
    ……
    编辑推荐语
    全球地缘政治结构正在发生改变,本书作者认为,到2050年,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三大强国将依次是中国、印度和美国。随着世界**向东方转移,新的联盟将不断形成,新的规则也会不断涌现,而唯有那些深谙世界新秩序的**才能未雨绸缪地去应对新的挑战。这本由《星期日时报》的经济编辑戴维·史密斯撰写的《龙象之争:中国、印度与世界新秩序》将会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这些变化。
    为了解释亚洲经济的崛起以及预测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潜力,戴维·史密斯深入研究了人们常常谈及的几个问题:亚洲奇迹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亚洲经济的增长能否持续下去?英国等**又该如何应对亚洲的崛起?
    中国将成为怎样的**大国?它会如何制约美国经济的发展?印度经济是否会像美国一样*终赶上并超过它曾经的帝国“主人”——英国?这本书将告诉我们正在影响以及将会改变我们生活的一些事情。 书评
    中国与印度的21世纪征战——《龙象之争》读后观感
    《南方都市报》经济专评记者 梁捷
    中印两国交往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竞争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科技史家李约瑟专门做过一项统计,研究两国相互作用的关系。从中国流到印度的产品至少有樟脑、朱砂、皮革、梨和桃。而自印度流往中国的东西,我们只要说一样就足够了――佛教。
    20世纪40年代,中国和印度相继赢得独立,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印度则变成了全球*多人口的民主**。不过,这些都丝毫无法掩盖两国经济发展的蹒跚步伐。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两个大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都差不多,都大致相当于美国水平的二十分之一。
    中国经济的转折点发生在1978年。从那时起,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下子超过了美国,而且持续地领先于美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即使从截至到去年的平均数字来看,中国*近20多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接近百分之十了。用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术语说,“中国经济起飞了!”
    印度经济当然也一直在发展,甚至可以说从来没有停滞过。但是,比起中国来,它的发展速度实在太慢。拖着10多亿人口的包袱,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始终抬不起头来。过去26年里,它平均每年增长5个多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这么一个温吞水的水平。
    很多发展经济学家都在着急,比印度本土的经济学家都着急。因为印度转向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却没有像传统资本主义**一样大展鸿图,节节攀高。印度到了90年代也开始改革了。只有到这时候,这个古老**的真实经济政治实力和巨大潜力才逐渐为人所知。大家公认,印度经济在这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3年,印度的增长速度达到了8.2%,它在2004到2005年度的增长速度也在6%左右。对庞然大物来说,这个数字绝不容小觑。印度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是人所共知的,现在印度是世界上大的生产外包基地,而且这个地位坚不可摧。*新的财富500强名单中,大约已有40%的企业把他们的生产服务外包给了印度;印度的软件出口在2001到2002年度达到了76亿美元。这些数字都表明,技术进步和外包业务现在是,未来也一定是拉动印度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
    要说支持经济运作的政治体制,印度的民主政治**比中国完善,更符合西方教科书上的定义。不过也有学者指出,正是这“完备的民主”拖了印度经济发展的后腿。民主可不是整全扭结的一大块。深究下去,在很多制度上,印度都存在问题。腐败是政治和官僚系统里的顽疾,这在中国和印度都普遍存在,中国的社会矛盾很大,印度也不小。如果说中国的法律体制不健全的话,印度的法律体制则不成熟:因为它运作过程中处处受限,地方的权力常常超过司法体系,使得法律无法正常实施。此外,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也剥夺了数以亿计的印度人的应该享有的权利。直到*近,还有很多学者觉得,印度从很多角度来看都还不是一个真正民主**,至少它还不够像。说它是一个一党制**也没什么错,这个党当然指的是国大党。国大党的意识形态*初由尼赫鲁提出,而尼赫鲁正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死敌,向来仇视任何要把企业自由放任的提法,一心想把**的经济生活导向社会主义。这种影响至今犹存。这两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之间的竞争已有数千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比印度的经济改革早了十多年,现在两国的GDP差距也就是这十多年。不过,我们关心的并不是印度是否能赶上中国,何时赶上。这一切与两国数千年交通史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过去数千年的中印交通史,中印经济竞争过程,在未来的人们看来,也才刚刚拉开序幕。

    戴维.史密斯 著:《龙象之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1月

    导言
    中国、印度和世界新秩序
    作者:(英)戴维?史密斯
    这本书的灵感,既不是来源于北京、上海、德里和孟买给我的奇思妙想,也不是凝视着“经济水晶球”产生的突发奇想,而是来源于一次讲演中一位听众的精彩提问。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在伦敦给一群商人(主要是实业家)做一次演讲。其中一位听众问道:“中国和印度会怎样?”这一话题不在我演讲的计划之中,却引起了听众的共鸣,并激起了他们激烈的讨论。从交谈中,我发现大家普遍对中国和印度崛起带来的影响持悲观甚至有点宿命论的态度。中国以惊人的速度抢占了全球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印度也以类似的速度占领了全球的服务行业;前者正占据着全球制造业的*大份额,后者也在迅速地向服务行业扩张。这使得全球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几乎是****的。
    当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发现不仅仅是这些商人们关心这个问题。《星期日时报》(Sunday Times)曾寄给我一个很大的邮包,里面装满了读者来信,全都是针对我的一篇有关中国的文章的回应。每次我写一些有关外包工作流向印度的文章时,也会收到类似的来信。印度人很喜欢将自己的**比作大象,虽然行动缓慢,但是稳健沉着,就像伊索寓言中的“乌龟”一样,会取得*终的胜利。虽然近年来印度的表现更像她的**象征——虎。不过,把她比喻成大象似乎更合适,至少避免与人们熟悉的“亚洲四小龙”相混淆。印度的成就是*近几年才显露出来的,而中国如今的奇迹则需追溯到20多年前。不过,毫无疑问,这两个**如今对于世界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20世纪90年代,当我们争相关注网络经济的繁荣以及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并没有给中国和印度应有的重视。或许直到那时,我们仍然不相信中国和印度能够创造奇迹。
    1998年夏,我乘坐火车从香港到深圳。直到今天,我仍记得这列从九龙出发的火车似乎将我带到了一个海市蜃楼般的地方,一座座摩天大楼在那片曾经一无所有的土地上拔地而起。身后高耸的大厦不会让我感到奇怪,因为我知道那是闻名于世的香港的标志;可眼前在中国的土地上冒出的毫不逊色的楼群却让我无比惊诧。事实就在眼前,这是邓小平希望在共产主义中国边陲建立一座21世纪的现代化城市的雄伟蓝图的体现,这座毗邻香港的城市与资本主义的香港一样繁荣和引人注目。
    可在我看来,闪闪发光的新建筑并不能证明那里的成功。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建筑相当“坚挺”。今天,深圳已经成为拥有一千万人口的经济特区。这一切还得归功于中国经济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正因为他,深圳才成为中国**个现代化城市,并吸引着来自全国农村和其他城镇的工人。上海甚至有比深圳更宏伟的规划:成为一座有曼哈顿特色的现代化都市,并以此来展示中国引人注目的高科技前景。上海犹如一剂清醒剂唤醒了那些视中国为血汗工厂的人们,面对中国20多年来一直保持9%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引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和整个民族的雄心壮志,人们还有必要怀疑中国吗?
    与此相比,印度经济成就的标志就没有这么明显了。一直以来,印度就以“全世界发展*快的民主**”自居,数据可以说明一切:印度近20年保持了6%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近已经超过了9%。印度崛起较大地震动了西方还是*近的事,国际电讯服务费用的下降让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印度廉价的劳动力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上。当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时,印度也成为了包括软件开发、电讯**和**研究在内的**外包基地。华尔街和伦敦公司的高薪分析师们的研究报告被印度的工人们整理出来,而这些工人的工资只有分析师的十分之几。印度是世界上*大的民主**,但同时也是一个贫富差距较大和较明显的**,或许印度将经历*终的经济“滴入效应”。印度拥有像中国一样庞大的缺乏教育的人口,只有让这些人口逐渐分享繁荣的成果并成为庞大的中产**,印度才能迎来真正的繁荣。
    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是本世纪初几十年里世界所呈现的显著的变化,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世界经济的结构和全球地缘政治的平衡的基本问题。如果预测是正确的,那么到本世纪中叶,世界前三位经济大国将依次是:中国、美国和印度,北京、华盛顿和新德里将成为世界权力**。
    本书以试图回答一个困扰人们的问题开始:众所周知,中国和印度在19世纪初是强大的经济**,她们如何成为经济大国?有必要再用几句话将本书与写作的背景联系起来。有人说,要想了解中国需要一生的时间;而要想了解印度,如果可能的话,一生的时间仍然不够。圣雄甘地曾说印度是居住在村落里的**,我不能讲述这个**崛起中村落里的奇闻异事。同样,我也只能以游客的视角观察中国。但是我认为以这种视角看中国和印度,是可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本书的目的是:解释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评价我们应该为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提高警惕还是表示欢迎,评估这两大**的领先地位及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