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柳色黄金嫩
第 2 章 月洞门内
第 3 章 晶莉
第 4 章 天井
第 5 章 蛋糕的故事
第 6 章 早餐桌边的对话
第 7 章 太极拳的益处
第 8 章 树华
第 9 章 顾先生
第 10 章 火锅
第 11 章 驼峰
第 12 章 “一捧雪”
第 13 章 两个邪恶的侄子
第 14 章 三十个银币<div> <table align="center" vspace="0" hspace="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tbody> <tr> <td align="left" valign="top"> <p>第 1 章 柳色黄金嫩</p> <p>第 2 章 月洞门内 </p> <p>第 3 章 晶莉</p> <p>第 4 章 天井</p> <p>第 5 章 蛋糕的故事</p> <p>第 6 章 早餐桌边的对话</p> <p>第 7 章 太极拳的益处</p> <p>第 8 章 树华</p> <p>第 9 章 顾先生</p> <p>第 10 章 火锅 </p> <p>第 11 章 驼峰</p> <p>第 12 章 “一捧雪” </p> <p>第 13 章 两个邪恶的侄子 </p> <p>第 14 章 三十个银币</p> <p>第 15 章 地下室里的谢赫拉莎德</p> <p>第 16 章 我父亲的义女 </p> <p>第 17 章 我母亲的教子 </p> <p>第 18 章 潜龙潭 </p> <p>第 19 章 石榴园里的誓约 </p> <p>第 20 章 我成了学校的校董 </p> <p>第 21 章 卯时</p> <p>后记 橙色丝袍</p> </td> </tr> </tbody> </table> </div> 译后记显示全部信息媒体评论何光沪 夏晓虹 雷颐 马勇 ** 请设想一下:如果你从小到现在,一直住在一个村子里,然而,你对自己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的兄弟姊妹、爸爸妈妈的兄弟姊妹,以及同你家走动*勤、互动*多的那些邻居家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却都所知甚少,隔膜陌生,甚至由于父辈的纠纷恩怨而抱有偏见、心存芥蒂,那对于你的心态、人生,不是大有影响吗?这四本小说形式的历史书,对于还住在“地球村”的国人来说,真有大大增进认知、改变心态,有益人生的作用——因为,作者是村里一位同我们情深意长的邻居“阿姨”,她讲出了我们所知甚少的爷爷奶奶、叔伯姨婶……的真实又精彩的故事。其中,不光有大名人(翁同龢、康有为、胡适之、张学良……)令我们好奇,而且有陌生人(官员、教师、中国人、外国人)令我们感动,其实,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他们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今天,还有明天……而且,这影响是好是坏、是大是小,基本上取决于——我们对他们的认知! ——何光沪(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晚清以至民国,中国女性的生活与观念处在重大甚至激烈的变革中。谢福芸以域外异文化的视角撰写了一系列中国题材的小说,其中几乎涉及到妇女解放运动的所有关键词:不缠足、办女学、争取恋爱婚姻自由(哪怕**小姐只争取到了“终身不婚”的结果)、抵制纳妾等。她在中国接触交往的不仅有**贵妇,也有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们都要面对婚姻、生育、自我意识、子女教育等难题。这种观察与记录对于今天的我们是一份亲切可感的史料,但比史料更珍贵、更吸引我的是谢福芸对她的中国姐妹发乎内心的理解、宽容与同情,她以她们的一分子自居。而没有她们,就没有今天。 ——夏晓虹(北京大学 教授) 英国女子谢福芸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汉学家苏慧廉,她的丈夫是英国中国问题专家,也是数度出使中国的英国外交官谢立山。特殊的家庭背景,长时期的中国生活经历,丰富而多元的人际交往,细腻入微的观察,让谢福芸这几部名为“小说”的作品具有非凡意义:以比历史书写更准确,更细节,更人性的方式,记载了自晚清至二十世纪中叶对中国的“所见所闻所传闻”,是理解那个时代*直接的历史记录,对于想了解晚清民国的读者,完全可以视为历史读物,而且更轻松,更形象,更直观。
——马勇 中国社会会科学院近代史所 研究员 免费在线读第 1 章 柳色黄金嫩
1943年,英格兰春色如许,我开始动笔。窗外是一片田园,一只年幼的牧羊犬正在接受训练。此刻,它正盯着主人的脸色,刚才成功地将一群母羊赶到了食槽边儿上。羊儿们神色肃穆,毛茸茸的脸慢悠悠地伸进供它们享用的麦片和糕点里,齐整的纤细脚踝如同一小片树林,撑起上面由躯体组成的坚实方阵。再近一些,睡莲池里倒映出**朵绽放的水仙花影,喇叭状的花瓣吐露芬芳,仿佛要唤醒下面仍在沉睡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中国人如是说。他们目光如炬,早就预见:夏天一到,莲花就会从泥泞不堪的池塘中昂首而出,然后,明媚肆意地红,耀眼夺目地白。再远点儿,蜿蜒着一条小河,岸边弱柳扶风。可是,英国柳树的树梢都修剪过,柳条和枝干也被整理得服服帖帖,少了一种恣意的美。
在中国的北方,春天也会用小河和柳树吹响降临的号角。那里可能一连六七个月都不下一滴雨。如果冬天里下了雪,农民们就会十分庆幸,因为雪水能够软化钢铁一样坚硬的土壤。再之后,伟大的转变即将上演。一望无际、单调沉闷的褐色平原上,会陡然冒出几排金子一般星星点点的嫩绿。我母亲在太原见到这一幕的时候多么兴奋啊,尤其是在一个漫长灰暗的冬天之后。可我仍觉得她的反应有点儿小题大做——当时的我刚从绿树成荫的英国回来,早已看惯了绿色。“快过来,亲爱的,快来看看啊!柳树在长叶子呢!”不是我们阴霾天气里那种暗淡的灰绿色调,它们的萌芽是那种近乎黄金色泽的嫩绿,像迎春花一样金灿灿的,椭圆的嫩叶好比露珠,在细长的枝条上滑落。丝绦优雅低垂,小小树叶光彩夺目,鲜嫩欲滴,恰似穿过纤纤玉指的雨滴。无怪乎北京的手工艺大师们会醉心于雕琢微型柳树当桌面摆件。他们将绿孔雀石雕成小树,又拿绿翡翠和粉碧玺做成叶状小片挂在树上,当真别样的精致美妙。
据说,观音的一种化身拥有成百只手臂,抑或上千?对其而言,不论多少,总归满足世尊本意。我到过一些寺庙,仰望过他安然的面容,他坐卧于高处,随时准备度化我们每个人。而我,偶尔会从心底里冒出些许对全知全能之神的抵触情绪。彩塑的佛像高大伟岸,百臂千肢,睥睨着渺小的人类。手臂从佛像肩膀处生出,在躯干两侧伸展开来。我非常好奇,一副肩膀上竟能造出这么多手臂,工匠们是如何做到的?于是,我踱到神像之后,去探索这在几何学上究竟有怎样的计算难度:和我们做神像时雕刻一对单独的天使翅膀相比,这其中关窍的确复杂得多!此外,佛像有千手,手上又各持一目,绘有瞳孔,以示他目光远大、洞悉世事,简言之:世间之事,他无法回避。众多手臂和眼睛任凭他调用,然而,却注定要看到很多他亦不愿亲眼所见之事。但我有时会想,对于凡人而言,这也实在不公。我们为何不能偶尔从他众多的手臂和眼睛中借用一两只呢?佛也不可能同时全部用上吧。我想求借一只臂膀,哪怕只有那么一次,然后把手伸向窗外,小心翼翼地擎住手里的眼睛——如果不慎将它跌落,定是无可挽回之失——将掌心的目光送向远方,延伸再延伸,就像一部佛经里提到过的:一日,佛祖希望太阳停止转动,于是伸出手握住了它。就像我们的耶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