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
QQ咨询:
有路璐璐:

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

  • 作者:仓理新
  •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90533
  •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01日
  • 页数:380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以出版产业为切入点,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将书籍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多视角分析,探讨出版运行机制与社会运行机制的相互关系,从而阐述书籍传播对文化的沉淀积累作用,以及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正反面作用,特别考察先进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对出版现象进行研究的领域尚属空白。
    尽管书籍传播现象已存在了几千年,但全世界迄今仍没有关于书籍的严格统一的定义。本书探讨了书籍的定义、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 “非新闻媒介”的新概念和“构建出版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新命题、并得出先进文化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决定社会发展进程的结论;在经验研究方面尝试运用实地观察、社会调查、定性分析、文献、访谈等方法描述、分析、解释、概括、预测国内外阅读现象和我国出版产业的规模和前景;在应用研究方面运用实证方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成功运作了一些可供业内人士参考的,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出版个案。
    本书作者所做的研究为丰富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添了新成果。
    目录
    导言

    理论篇
    **章 书籍和书籍传播
    **节 对书籍和书籍传播的认识
    一、关于书籍的定义
    二、书籍究竟是什么
    三、对书籍传播现象的解释
    第二节 语言是书籍传播的前提
    一、语言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
    二、语言的功能
    三、把对语言的认识扩展到符号
    四、语言和书籍传播的关系
    第二章 以历史学为视角观察书籍传播
    **节 从宏观角度考察书籍传播的历史过程
    一、书籍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书籍产生的社会条件
    三、书籍��播的历史作用
    小结
    第二节 书籍传播促进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
    一、古代书籍传播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
    小结
    二、近现代书籍传播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结
    第三章 以传播学为视角观察书籍传播
    **节 对媒介的认识
    一、“非新闻媒介”概念提出的意义
    二、传播与媒介
    第二节 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发展趋势
    一、新闻媒介与非新闻媒介传播效果之比较
    二、书籍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影响及发展趋势
    总结
    第四章 以社会学为视角观察书籍传播
    **节 书籍传播与社会运行
    一、书籍传播与社会运行条件的关系
    二、书籍传播与社会运行机制的关系
    第二节 与书籍传播相关的个人与社会组织
    一、与书籍传播相关的个人
    二、与书籍传播相关的社会组织
    第三节 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书籍传播
    一、书籍传播引发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和社会后果
    二、社会互构理论与书籍传播
    第五章 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
    **节 关于文化的定义和认识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二、对文化的认识
    第二节 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一、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
    小结

    第三节 对先进文化的认识
    一、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内涵
    二、评判先进文化的标准
    第四节 书籍、文化和社会的关系
    一、书籍在人类社会中传播文化的功能
    二、出版人研究文化的意义
    结论

    实证篇
    第六章 阅读——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播现象
    **节 读书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现象
    一、购书客流量日以万计
    二、图书销售额日逾百万元
    第二节 售书规模日益接近售货规模
    一、各大城市商场销售数据
    二、书城与超市的销售数据
    第三节 书店以外的读书渠道——学校和图书馆
    一、学校是大部分社会成员的读书渠道
    二、图书馆是社会成员获取书籍的另一种渠道
    第七章 文化需求引发出版行为
    **节 通过出版运行机制实现出版行为
    一、对当前我国出版机构的描述
    二、对当前我国出版物的描述
    三、对当前我国出版人的描述
    第二节 书籍生产和流通的基本过程
    一、获取资源
    二、加工制作
    三、产品销售
    四、流向社会
    五、影响图书定价的因素
    第三节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大学出版社
    一、对大学出版社的描述
    二、大学出版社改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第八章 与书籍传播相关的行为及后果
    **节 非盈利行为
    一、古代藏书
    二、近、现代公益图书馆
    小结
    第二节 盈利行为
    一、当代中国的私人做书
    二、写作行为的致富效应
    第三节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书籍传播
    一、社会转型期书籍传播的正面效应
    二、社会转型期书籍传播的负面效应
    三、政府对书籍传播的引导作用
    第九章 将社会调查方法引入出版业
    **节 社会调查方法
    一、常用社会学研究方法
    二、社会调查方法
    第二节 社会调查方法的应用

    一、考察社会需求
    二、考察出版物需求
    第十章 对国内阅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节 对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
    一、小学生阅读情况调查
    小结
    二、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
    小结
    三、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
    小结
    四、学生购书行为分析
    第二节 对不同职业社会成员的调查
    一、对国民阅读情况的综合调查
    二、对不同**社会成员的阅读调查
    小结
    三、对女性社会成员的调查
    总结
    第十一章 对国外阅读情况的介绍
    **节 俄罗斯阅读情况
    小结
    第二节 英语**阅读情况
    一、美国
    二、加拿大
    三、英国
    第三节 其他**阅读调查
    一、德国
    二、法国
    三、韩国
    总结
    第十二章 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取得成功的出版案例
    **节 国内外畅销书案例分析
    一、畅销书《登上健康快车》
    二、国外畅销书案例分析
    小结
    第二节 打造畅销书的思路与手法
    一、打造畅销书的思路
    二、打造畅销书的手法
    第三节 本人运用社会调查方法策划选题的案例
    一、策划具有社会效益的选题
    二、策划具有经济效益的选题
    小结

    结论篇
    第十三章 构建出版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
    **节 相关的社会学理论
    一、符号互动理论
    二、文化社会学
    三、社会互构论
    小结
    第二节 相关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早期的方法论观点
    二、现代西方三大方法论
    三、与本书相关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构建出版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出版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二、出版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体系
    三、建立出版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意义

    全书结论 先进文化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决定社会发展进程
    附录
    附录一 从女知青到女编审——访首提书籍为“非新闻媒介”概念的仓理新(国际日报,2004年3月8日)
    附录二 主要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