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人性:情绪的历史
QQ咨询:
有路璐璐:

人性:情绪的历史

  • 作者:(英)沃尔顿 王锦 刘建鸿 梁良 朱园
  •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9787542736376
  •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01日
  • 页数:317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一次文化和历史深处的人性之旅,在情感的演进中解读历史,在生命的旅途上反观自身。

    人的各种情绪——从欢喜、愤怒、恐惧等较原始的情感,到爱、恨、痛苦、嫉妒等更多的属于人类文明的情感,深深地左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本书以达尔文的情绪理论为基础,挑选了十种基本的人类情绪(恐惧、愤怒、厌恶、沮丧、嫉妒、蔑视、羞耻、困窘、惊奇和快乐),把他们从心里机制开始逐一解读,带你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的广阔空间里触摸真实的人性,了解和人类文明一起发展的人类情绪。
    文章节选
    书摘
    羞耻

    文学史上*了不起的诚实人莫过于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男孩。他跟着父亲一起去城市大道观摩盛大的**游行,在那些容易轻信的、对国王畏惧忌惮的人群中,惟有他指出国王什么都没穿的事实。两个为了钱财的骗子向愚蠢的国王谎称,他们可以用巧夺天工的手艺制作衣服,而衣服是愚蠢的、不称职的人所看不到的。因此,人们一开始都违心地赞叹衣服的华美绝伦。可一旦小男孩嘟囔着说国王什么都没穿时,一种觉醒的微澜迅速地在人群中扩散开来。然而游行队伍的**人物,国王——我们必须假设他是一个自大傲慢的小丑——仍然坚持和他的贴身侍卫走下���,当然,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国王很可能已经知道人们说的是对的,但是继续用大无畏的精神完成这个壮观的游行是他惟一的选择。否则不就等于承认自己上当受骗吗?而这显然会严重地伤害他的自尊。于是,高傲的国王只能可怜地将游行进行到底,而所有围观的人也不得不看着他毫无体面地走来走去。
    安徒生写作这则童话的目的是为了讽刺权贵们的自恋和虚伪,他很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裸体让国王感到羞辱,因为这十分可笑。如今有一种应对压力的聪明方法,那就是建议人们在工作面试中或者在接受地方法官的审讯时,都要在心中设想对方没穿衣服。如此就能有效地免除因对方的身份地位而造成的心理压力。这个策略所依据的原理就是,通过设想他人处于裸体状态来产生一种贬低他人的效果。贬低他人,让他人显得很荒谬、很羞耻,由此就会给当事人带来无比的优越感,从而缓解压力。
    我们无需费太大力气就能找到把裸体视为羞耻的古老起源。和其他许多事物一样,这也可追溯至《圣经》。通俗的观点认为当人类从荣耀的地位堕落,即当人类意识到自己是裸露的或者当人类失去快乐幸福的单纯和无知时,内心就产生了耻辱感,但实际上这与《圣经》中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的描述并不特别吻合。
    亚当和夏娃是在混沌无知的状态中过着天堂中的生活,“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创世记》2:25)。在蛇说服了夏娃,而夏娃又继之说服亚当吃下禁果后,“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创世记》3:7)。他们将无花果树叶缝在一起,来遮盖自己的生殖器官。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个故事,我们必须先弄清楚詹姆斯英王钦定版《圣经》中的“裸体”与原文希伯来文字间的微妙差异。在《创世记》第二章里,当他们还不会为自己裸露
    ……
    目录
    恐 惧
    1. 恐惧… 3
    一些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要追问人类的何种情绪*为古老,那么答案一定是恐惧。
    2. 恐吓… 15
    尽管在现代的民主体制下,所有遵纪守法的公民都无需害怕政府,但是恐惧仍然是民主体制得以建立的基本因素。
    3. 害怕… 24
    ……
    编辑推荐语
    前言
    1732年,伦敦的一位书籍装订商理查德?史密斯因破产而于家中自杀,同时自杀的还有他的妻子。他们窒息了自己的小女儿,留下了两封料理后事的信件。
    1750年,斯莫里特在他包罗社会万象的《英国历史》一书中,提到了上述自杀事件。令斯莫里特惊讶的是,史密斯夫妇在信件中表现出了平静甚至还有幽默的情绪。他们选择自杀来结束贫困潦倒的生活,希望邻居可以在他们身后证明他们正直的为人。另外,尽管他们意识到窒息自己的亲生女儿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但感到如果留她一人在世上也只能是不幸。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违背了基督教的信仰,但无论在死后的世界他们将受到怎样的惩罚,他们都仍然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上帝会眷顾他的每一位无助的子民。
    几个世纪过去了,当我们读到这桩事情时,我们仍然会和斯莫里特有着同样的感受——史密斯夫妇竟能如此理性地做出抉择。
    斯莫里特对这一悲剧的公开讨论在英国之外引发了一些评论。其中就有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他认为这一自杀事件是英国精神生活的缩影,过于冷静和人情淡薄的英国风俗是导致这场悲剧的真正原因。狄德罗的论述似乎有些道理,但我们还是应该把情绪的问题限制在私人生活领域,不应把它过分扩大到公共领域。自杀主要是一个情绪引发的事件,当然它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书以达尔文的《动物和人类的情绪表达》一书为基础。达尔文在这本书中说到,一旦某一位科学家想尝试研究情绪问题,他都会发现手头既无足够的材料又无合适的研究方法。他认为至少还要等上一个世纪才能使情绪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事实的确如此,达尔文的情绪理论从仅仅是一种有趣的观点到接受严格的实验验证之间的确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实验验证的结果表明,除了个别的小错误外,达尔文的情绪理论基本上都是正确的。达尔文在科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得益于他提出进化、自然选择理论,即发现人类从更早的祖先演化而来。虽然这一理论在当时引发了教会的极力反对,但它为世人所接受的情况远远比一般人所认为的来得容易。相反,他的情绪理论却一直被人怀疑。
    《动物和人类的情绪表达》一书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的情绪是天生的,而且像骨骼系统一样是有系统、有规律的。借助于调节面部表情和调节躯体运动的两套肌肉系统,我们向他人表达了自己的情绪,而这种表达又往往是无意识的,它是一种本能而非后天习得的行为。情绪的交流是基因决定的,当我们还在摇篮里时,就能识别成人的脸,还能通过解读他们脸上的表情来感知他们的态度。而且,在不同的种族之间,情绪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给生活在新几内亚巴布亚岛上的土著人出示一张板着脸的高加索人的照片,前者能毫不费力地指出后者在生气。从衣食住行到婚礼庆典,不同的文化在诸多细节上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地域差异,但我们却天生具有一套相同的、*为基本的心理结构。
    尽管达尔文在书中讨论了人类的各种情绪,但他指出其中的六种是*基本的,而这六种基本情绪都能通过我们的面部表情流露出来,它们分别是:快乐、悲伤、气愤、恐惧、厌恶和惊奇。除这六种之外,人类的情绪还有罪恶、羞耻、尴尬、嫉妒、轻视、自豪、同情、崇敬、挫败、怀旧,以及更多涉及心理感受的,比如蔑视和困惑。此外,爱恨这种成对的情绪更是混杂了不同基本情绪的综合体。情绪是一种短暂的神经反应,它是我们精神世界中的爆发点,虽然它持续的时间很短,但它却能够使我们学习到一种有效的态度和策略,当遇到类似的刺激时,我们就知道该如何反应,如何规避。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的情绪都是负面的,除了惟一的一个——快乐以外。
    在如今这个心理咨询十分流行的社会里,我们经常接触到心理自助以及控制愤怒情绪等问题,公众可能会问我们是否有可能摆脱情绪或者虽不一定要与情绪相对,但至少是能够不为其所扰。20世纪的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包括作家昆廷都曾尝试过一种没有情绪的生活。当被人问到没有情绪的生活是否会让人变得冷酷时,昆廷说,“十分冷酷,却也十分**。”达尔文虽没讨论无情绪生活是否可能这一问题,但他曾提到,如果任情绪随意发泄,人们会很难从中平复,故必须对情绪有所控制:
    自由的表达情绪反而会使情绪增强。但另一方面,表达也能缓解我们的情绪。采取武力的行为能够让人更加气愤;对恐惧不加以控制,人就会感受到更强烈的恐惧;然而,处在消极状态中的人可能会失去他摆脱这种状态的好机会。
    达尔文著作的*后几页都是这样的谆谆教诲,尽管这些并没有得到严格的实验验证。控制情绪的观点受到了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挑战,后者认为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源于人们对情绪的压抑。压抑的后果并不是如昆廷和达尔文所认为的那样让情绪消失了,而是潜在地将它们聚集在一处,*终因无法宣泄而导致整个心理系统的紊乱,其结果就是各种精神病人的出现。弗洛伊德的观点战胜了达尔文的观点,而我们的情绪表露也越来越公开化。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