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 作者:丁玲 徐建华
  •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9927985
  •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01日
  • 页数:279
  • 定价:¥2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作者丁玲女士于1927年写的。它是一篇日记体裁的小说,小说描写了“五四”运动后几年北京城里的几个青年的生活。作者用大胆的毫不遮掩的笔触,细腻真实地刻划出女方角莎菲倔强的个性和反叛精神,同时明确地表露出脱离社会的个人主义者的反抗带来的悲剧结果。莎菲这种女性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她追求真正的爱情,追求自己,希望人们真正地了解她,她要同旧势力决裂,但新东西又找不到。她的不满是对着当时的社会的。
    文章节选
    韦护
    **章

    韦护穿一件蓝布工人服,从一个仅能容身的小门里昂然的踏了出来,那原来缺乏血色的脸上,这时却仍保留着淡淡的一层兴奋后的绯红,实在是因为争辩得太多了,又因为天气太闷,所以呼吸急促得很。他很快的朝那胡同的出口处奔去,而且在心中也犹自蕴蓄着一种不平。他觉得现在的一般学者,不知为什么只有直觉,并无理解,又缺乏意志,却偏来固执。一回映起适才的激辩,他不禁懊悔他的回国了。在北京的如是,在上海的如是,而这里也仍然如是。你纵有清晰的头脑,进行的步骤,其奈能指挥者如此其少,而欠训练者又如此其多,他微喟着举起那粗布的袖口,拭额上的汗点。
    “喂,韦先生!那儿去?请慢点啊!”
    他侧过身来,那高个子,穿着白袍的柯君,便站在他身旁了。他皱一皱眉,便说:
    “对不起,我要用饭去了。”
    “呀,正好,一同去吧。”
    柯君的殷勤,并不能引起他的兴致,但他不愿再回绝了,只好请他到远一点的唱经楼那里去。因为在那里有一家吃面包的地方。
    时间将暮了,一阵阵归林的乌鸦,漫天飞旋,远寺的钟声也��断的颤响着。两人在暗下来的路上向东行去。韦护看着偶尔闪起的灯火,不觉有点惆怅的样子,在少人行的马路上,连步履也很懒然的拖着了。
    另外那人,默默的随着,时时看那路旁的矮瓦屋,及在屋前张望着的穷人。那些人都裸着半身,赤红的背,粗的短发,带着与那强悍身躯极不调和的闲暇,悠然的挥着大扇,或抽着烟杆,他又去望天,满天阴沉沉的,无一颗星,他自语般说:
    “我想快要下雨了,星都被吹走了呢。”
    刚说完就觉得错了,因为确是没有一点风。想去改正那吹字,但身旁那人并不理会,所以只在心上加一个改正。并没再说出来。他觉得他的韦先生仿佛很着恼似的,便又搭讪的向他问及许多闲事。
    这个也不住的随口答着,且问:
    “你怎么象个安徽人?”
    “可不是,我就在安徽生长的。”
    “我早先看你身材和气色,还以为是个北方人呢。”他实在不能被什么引起趣味,而且很觉得这谈话之无聊,但人情和工作,都磨炼得他很不愿使人感到不快活,他简直是一个很能迁就的世故者呢。
    于是柯君便讲起许多故乡中的事,话又几次为对面冲来的行人打断了,因为这已是一条很热闹的,有着店铺的大街了,他不惮烦的继续着讲,而韦护却很抱歉,他实在听得太少了。
    在一家有着玻璃窗的门边,韦护便让柯君在前,走进了这家在这街上很放着异彩的西餐馆子。零零落落有五六张小方桌,桌上铺了灰色的白台布,在另一张大白木桌上上摆满了玻璃杯。他们在*后的—张桌上坐下了,同时还有两个学生模样的人在吃刨冰,诧异的,又缺乏敬意的给了穿短褂的韦护一个白眼。韦护也同时感到这衣服之不适宜于此地了。他轻声说:
    “忘了到对门那家天律馆去了。那火烧很不错呢。柯君,我很失悔到这地方来,我没有换衣呢。”
    “不要紧,夏天,谁注意你。”
    菜一样一样的依次上来,口味真奇特,那炸鱼,象面酱,那牛排,好难嚼呀,韦护不禁笑了。他想起那些连面包屑都感到是美味的人们来,他眼前所晃起的,全是那些裹着大围巾的异国女人,和穿起大皮靴的瘦弱小孩,而且他那时,不也正是每天只能得一磅匝包和十支烟卷,虽说他每星期都能领到很够用的薪水,而且家中也不时寄钱去。于是他将那面包皮一口吞到嘴里去,且赞美着:“好味呀!”
    柯君被他惹得打起哈哈来了。
    于是他与柯君拉杂的谈着过去的事。
    他的语言是超过那许多的事实,而柯君的全心神比他那一双本然望住的眸子还专诚。末后他停了话,望着那脸笑了,他笑他怎么他的五官就生好了是专为听人说话的。柯君还要问那里现在怎样了。他告诉他已好多了,如果他现在要去,可不必为那一切忧虑。
    吃完了晚餐,韦护把脚伸起,跷到邻座的一张凳上去,头仰着,腰向后去大大的嘘着气。他实在觉得穿短衣真舒服。他却厌烦的说:
    “这南京真无味!”
    柯君也响应了他。其实他在柯君的苍白和阴郁的脸上所感到的无味,只有比从南京得来的多。
    柯君还想拽点话来说,却一时想不起,看到站起身预备走的韦护,便又拉着他坐下,说是再吃杯冰激淋。
    韦护无可无不可的留住了,因为他认为转去了也一样的枯燥无味。
    在冰激淋快吃完的当儿,柯君俯着头看那剩在杯中的,已变这流质的东西,忽然叫起来:
    “走,不要迟延了。我们去吧!”
    韦护冷然望着他,略带点可笑的神气。
    他急忙站起,去穿他那件白袍,又催着不动的人。
    “去,我都忘了!你说南京无味,来吧,看看,南京也有有味的地方,也有可谈的人!”
    韦护却摇头,问他,他只是象疯了一般的说:
    “唉,告诉你呵!你要答应去,我才说。唉,告诉你呵!哈,我有几个女朋友,都是些不凡的人呵!她们懂音乐!懂文学,爱自由!她们还是诗!……”
    韦护听到这*后一句,忍不住大笑了。他认识他一星期了,他从不想到他会说出这末一句与他思想和灵魂极不相称的话,一定是从什么地方抄袭了来的。
    柯君不理会他,且放重了声音,说完他自己的话:
    “而且……她们都是新型的女性!”
    女性,这于韦护无关。他不需要。他看得太多了。一个月来,在北京所见就四五十人,在上海又是二十多,就在这南京,不就正有着几个天真的女孩,在很亲近他吗?这些据说也是新的女性。他真受够了那所得来的不痛快,宁使他害病都成。何况他亲近的也很多了。那中国另一时代的才女的温柔,那法兰西女人的多情,那坦直的,勇敢的俄国的妇女,什么他没有见过?现在呢,过去了。他无须这个,他目前的全部热情只能将他的时日为他的信仰和目的去消费。他站起身,去握他朋友的手:
    “好,去你的吧!我祝福你,可是失陪了,对不起,我要休息了呢。”
    柯君露出一副欲哭的脸,握着他的手不放,非要他同去一遭不行,一分钟也好,他全为要证实他并没有诳语,他恳求他。
    韦护*后抓着他朋友的腕,向外推着说:
    “好,走吧,孩子!陪你去。”

    路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街,魆黑的,没有灯,很怕人。韦护挽着他的朋友,在高高低低不平的路上跑。他极力去辨认那两旁的瓦檐,及屋旁的小隙地,他想到一些很奇怪、很浪漫的事上去。他又望他的朋友,看不清,只是气喘嘘墟的,带着他朝前奔。韦护不禁从他朋友身上感到有趣起来,就微笑着去碰那膀子:
    “说,到底是些谁们?而且你……你尽管告我,我好明白,我还能帮你忙。”
    “瞎说!我是无希望无目的的人,你不必问。见了她们就知道。若是你不愿意,你对我使眼色,我站起身就走。”
    韦护一听那声音,其中就含有笑。看见他不肯说明白,也就不追问。只逗搭着说一些别的话,柯君始终少言语,一直到了一家门首。
    门又低又小,而且从那暗灰色天空中相衬出的墙瓦,也是波似的,总疑心什么时候在风雨中便会坍倒下来一梓。柯君轻轻的敲门。韦护朝四下一望,见邻近只有很**的几栋矮踏踏的黑屋,歪歪斜斜的睡着,安静得象没有在住人似的。他想,这那里象个城市。他便看定从黑门上所映出的一条长的柯君的影子。
    一个清脆的女性的声音响起:
    “谁呀!”
    韦护退一步站着。
    “是我。”柯君柔和的答着。
    “我!‘我’又是谁呢?”声音是近了拢来,就在门背后,而且隐隐又听到好几个吃吃的女孩们的笑声。并且又传来一句另一个象水在岩石**过的声音,“不说清,是不开门的。”
    柯君大声答:“是我,柯君呢。”
    门背后的女人大笑起来了,大声朝里说:
    “唉,是柯君呢。开不开门?”
    韦护为这不敬的声音,打起战来了。并且气恼着,正要拖他的朋友走,而门却在几个女孩子喊声中呀的大开了,从房子里的薄弱灯光中,辨认得出一个颇大的院子,在有着树丛的大院中,有几个人影。韦护随着柯君朝里走,开门的姑娘站在门后面等他们走了进去,才来关门。
    两人走到院子**去。柯君极亲昵的喊着一个可爱的名字“丽嘉”。韦护便也张眼四望,更注意那所谓“丽嘉”其人者。
    “丽嘉不在家。如若不愿走,就这里坐吧。”一个稍微有点胖的姑娘站起身,腾出她坐的那张小长条板凳来。
    他们两人便坐到那条不稳的凳上去。
    “柯君!说话呀,若是忘记了预备来说的,那我就替你说一句:‘丽嘉不在家也不打紧,我是不走的,就坐在这里了。’”韦护去望说话的人。小小的一团,蜷在石阶上,大约那身体的伶俐,总与其言语的伶俐一样。而且韦护觉得这里的人就没有一个不是说话尖利和撞长那轻蔑的笑。他没有感到愉快,又没有说话机会,只好充个极不重要的角色,旁观下去,且看个明白。所以他没有感到不安的静坐在那儿。柯君反一点也不象适才的高兴样子了,在这里有一种空气压迫他,他没有力量表现自己,他无聊的向睡在旁边藤椅上的人说:
    “谁,睡在这里?睡着了,怕着凉呢。”
    一件宽大的绸农,遮隐了那身体,蓬松的短发,正散在脸面上,一双雪白的脚,裸露着不同姿式的伸在椅子舛面去了。韦护不觉在心上将这美的线条作了一次素描,他愿意这女人没有睡着。果然,一个小的,不耐烦的声音说了,她谢了柯君的关心,却又拒绝了他的关心。
    柯君不自禁的叫了起来:“呵!是你!丽嘉!怎么不作声,装睡着?人不好吗?快告我!丽嘉!”
    韦护的精神也提起来了,陡然清爽,他看了他朋友,便又去望躺着的人。
    “不!请你莫闹,丽嘉好烦恼呢。”这不耐烦的声音,仍是从椅上发出。
    “为什么呢?为什么?”
    柯君便动了一下,象要伸手去扳那人一样,忽的丽嘉便跳着坐了起来,十摇摆着乱发,一边大声笑着说:
    “珊珊你们看,仪贞,你们说,不好笑吗,还问我呢。告诉你,柯君,丽嘉烦恼,就是因为你来了呢!若不信,请问他们,是不是丽嘉刚才还同她们笑着,谈得很起劲……”
    丽嘉还待说下去时,那坐在石阶上的小人便吼起她果断的声音:
    “岂有此理,丽嘉,我不准许你你说下去了!安静的躺下去吧,你不知道我们的柯君是经不起这样的玩笑吗?”她又对惶遽的柯君说:“不要理她,她常常要这样寻开心的,她不欢迎你,我们大家不会象她一样,这位是谁呢,是同乡?是朋友?”
    丽嘉抢着补充:“是同志!”
    院中的人又大笑了。
    柯君慢慢朝着众人说出他的名字:“韦护先生!”
    韦护听到有人嘎了一声,丽嘉也说道:
    “请韦护先生到房中坐坐。让我们大家都来在灯光下瞻仰瞻仰《我的日记》的作者吧。”
    于是韦护便被拥到那有着灯光的房里去了。丽嘉在前面,她先将煤油灯捻大,又在桌子边拉出一张椅子来,说声“请坐。”韦护便不由得坐下来了,柯君也由人给了他一张椅子,大家都坐好了。韦护便来细看这里所有的人,他已经了解柯君在这里所处的,是一个怎样可怜的地位。而自己现在又将变成一个被嘲弄的目标。这几个年轻姑娘,都不缺少锋利的眼神和锋利的话语的。他不愿失败,他愿使她们惊诧,她们应当知道韦护并不属于柯君**人,可以任她们随意捉弄的。他开始来望丽嘉。
    丽嘉有一头乌黑的头发,黑得发亮,蓬乱得很高,发又长,直披到肩上了,使一个白的颈项,显得越白。这一件大的白绸衣,领口斜着,可以在肩头上,见到一个小小的圆涡。她坐在桌子对面,紧紧的瞅着韦护,两个圆圆的大眼,大张着,发着光,显得逼人似的。
    韦护便将眼光落在她眼睛上,动也不动。
    望了半天,丽嘉忍不住了:“不必这样看我,我叫丽嘉,一个没有上学的学生!而你呢,看你这身,你的手,你的脸皮,与你的胸脯不相称的衣服,你这痴钝的眼光,及你这可爱的朋友,便知道你是一个社会主义者。虽说我很失望你便是韦护,但我相信你比你的朋友却要高明得多。欢迎你来看望我们,请说一点话。”她把眼皮闭了下来,装出等待别人说话的神气。
    韦护知道他**步给人的印象并不怎样坏。而且他素来就不愿在女人面前让别人在他身上得了不满去,于是他变了一个声音说话,眼睛仍然望着丽嘉。
    “有些人的嘴是生来为打趣别人才说话,我固然在某种情形下,也得用嘴来帮忙,然而到了你们这里,却只须用眼睛来看了。”
    于是他巡回望过去,连丽嘉有五个,都在十七、八、九上下,是些身体发育得很好的姑娘,没有过分瘦小的或痴肥的,血动着,在皮肤里;眼睛动着,望在他身上。他知道柯君要来这里的缘故了。他去望他,柯君垂着头靠在椅子上,不做声。他觉得他可怜,他也明的他纵愿帮他忙,也无用。
    “韦护先生!请不必浪费你的文章,留着到必要的时候使用吧。这里只有粗野,很听不惯这些精致的语言。你既然欢喜穿着这身可爱的粗布衣人说的话,我敢担保这只有更受欢迎的。”这是小一点的人说的。她穿一件绿条纹花绸坎肩,坐在门槛上,将两臂高举着,托住那后仰的头,有一个圆圆的额和尖的下巴。
    韦护对这些勇敢的言语和举动,发生了兴趣,他很奇异这个小小世界是怎样的环境,会将这些年轻姑娘养成这样性情和倨傲,于是他振作精神,先泛泛的将她们恭维了一阵,然后他又找着了她们的嗜好;他同她们谈讲到音乐上面来,因为他看见正有一张小提琴的匣子歪睡在墙根边。她们的眼睛都张开了。丽嘉头靠到窗户上在叹息。珊珊(那穿绿绸坎肩的)也走了拢来站在桌面前,娇嫩的脸上,放着光,韦护对于外国的乐器虽不会奏,但他却听过裴多芬,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他说得真动听,比他在会场所激热争辩的言辞有力得多了。他从音乐又谈到戏剧,末后又转到文学上了。她们都喜欢俄国的作品,这更适宜于他,她们也不吝惜的发表着意见,于是便更热闹了。他知道怎样不单偏重于冷静的批评。他又列举些她们还没有读过的名作,用他的善于描摹的言语,于是故事便更有声有色了。他又不忘了说一些名人轶事,有趣的,或是恋爱的。这都是人们所*爱听的,所以渐渐她们都忘了一切,她们不再去敌视他,在每个眼光中,他懂得他很得了些尊敬和亲近。
    ……
    目录
    韦护
    梦珂
    莎菲女士的日记
    田家冲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我在霞村的时候。
    在医院中

    杜晚香
    编辑推荐语
    丁玲在20年代时就以其大胆的女性意识、敏锐的文学感觉和细腻的叙述风格闻名文坛,其中《莎菲女士的日记》反映了当时知识少女的苦闷与追求,成为文坛不朽之作。本书是现代小说经典丛书的一本,是一本日记体裁的小说,小说描写了“五四”运动后几年北京城里的几个青年的生活。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