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文学欣赏(第3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文学欣赏(第3版)

  • 作者:胡山林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04719
  • 出版日期:2018年08月01日
  • 页数:315
  • 定价:¥4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文学欣赏(第3版)/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是一部基础性、入门性的文学理论著作,全书分为五编十二章,基本宗旨着眼于读者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主要介绍了文学欣赏的角度、原则和方法;****了“人生”视角,即“从人生视角解读文学,借助文学透视人生”,意在使文学中的普世性精华(人生经验、人生智慧、人生哲理)从专业课堂上解放出来,走向大众,走进人生,让文学与每个人现实的心灵生活相联系,使文学成为真正的“入学”。
    《文学欣赏(第3版)/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寓理论导引于文学文本的分析之中,行文通俗易懂,语言平易流畅,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作为中文专业和各类非中文专业本、专科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教材,也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自学。
    文章节选
    《文学欣赏(第3版)/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
    1.文学欣赏具有心理实验的性质
    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一样,都要求活动主体设身处地进入对象,才能感受对象、理解对象、把握对象。正如脂砚斋针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中宝玉、黛玉谈心所下的批注:“若观者必欲要解,须自揣自身是宝黛之流,则洞然可解。”脂砚斋不愧是高明的欣赏家,既通作者心理,也深通读者心理。他(她)指出的理解人物的途径,可以视为文学欣赏的普遍规律。
    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想象成艺术对象,体验对象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由“进入”对象进而扩大到更广大更普遍的艺术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接受者对于艺术形象、艺术境界的介入,是一种心理性质的介入,是全部身心的介入。这是一种整体的心理效应,一种渗透着个人主观色彩的综合性观照,所以具有明显的心理实验的性质。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艺术家的心灵创造,是艺术家心理实验的产物,文学史其实相当于人类的生存生活史、灵魂演变史、情感密码室。这是一个无限广阔深远的心理试验场。接受者可以借助作品的艺术媒介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徜徉、沉醉于古今中外的生活情景中,了解���时彼地的生活,参与那里的矛盾和斗争,体验各色人物的各种情感,追索人物的心路历程,探索生活的奥秘。
    2.文学欣赏具有自我发现的性质
    正如我们从明净的镜子中能够忽然发现自己的“尊容”一样,接受者从文学作品中常常能忽然发觉自己的心灵、自己身上存在但却并不自知的东西,从而不胜惊奇和喜悦。这是一种很美妙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的实质,是从欣赏对象上发现了自我,找到了自己,确认了自己。这是每个接受者都可能有的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体验。据此我们说,文学欣赏具有自我发现的性质。
    文学作品中写的肯定不是“我”而是“别人”,但为什么人们却能从中照见自己、发现自我呢?这里有主客体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客体方面来说,文学作品表现和再现了人类情感(广义),是人类情感的对象化、形式化、物态化。文学作品像电脑具有存储功能一样,存储着古往今来人类各种各样的复杂情感,可以供人们从中寻找、检索、提取到与自己的情感相对应、相近似、相沟通的艺术信息。换句话说就是,文学作品的博大丰富已经具备了供读者从中观照自我的功能。
    其次再从欣赏主体方面来说,读者有自我认识的愿望并确实有与作品内容相近似的心理体验。读者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不是都能清醒自觉地意识到的,他们可能有能力认识别人但不一定有能力认识自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缺乏自知之明。原因很简单,缺乏一个认识自己的参照物,缺乏一面“镜子”,所以当局者迷。那么,什么才有资格充当这面“镜子”呢?笔者认为就是文学作品。在你身上发生过、发生着的那些事、那些情感,其实在前人那里早就发生过,因此会让你产生似曾相识之感。当你从作品中发现与自己经验、体验相通相近的信息时,犹如老友重逢,忍不住动情地叫道:“啊,就是它!”“是的,就是这样的!”这时候的读者,与其说欣赏的是艺术形象,不如说欣赏的是自己;与其说是对艺术形象的观照和发现,不如说是对自我的观照和发现。
    读者和作品之间建立起这样的关系,是*理想、*令人兴奋的关系。作家期望的正是这样的读者,读者盼望的正是这样的形象和意境。*深切的艺术体验,就来自读者以自己内心*深藏的东西去感应、去拥抱作品之*深层的东西。正是这两个深层东西的相互印证,读者才会对欣赏对象产生似曾相识之感,感到欣赏对象就是自我的镜子,因而感到无比亲切。正如歌德笔下的绿蒂姑娘所说的:“我*喜欢的作家必须让我能找到我的世界,他书里写的仿佛就是我本人,使我感到那么有趣,那么亲切。”(《少年维特的烦恼》)
    3.文学欣赏具有心理交流的性质
    在对文学欣赏活动进行内省时,首先为我们把握的心理现象就是:进入角色。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体系,其艺术魅力一下子吸引我们愉快地进入其中,产生艺术幻觉,全身心沉浸于艺术情境之中,与角色化为一体。对于没有角色的作品,如古典诗词,“进入角色”即为“进入意境”。例如,清代词论家况周颐就说过:“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蕙风词话》)
    进入角色,是接受心理活动中*容易把握的层次,是处于浅表的层次。在这一层次下,与进入角色同时进行着的还有另一种心理活动,即跳出角色,离异角色,旁观角色,把角色当作对象来接受,来品评。这一心理活动是深层的、不易被发觉的,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读者此时的心理活动是双重的:体验对象与观察对象。
    既然这样,读者和角色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双向交流互动的复杂关系。在进入角色的过程中,读者既是表演者又是观察者,既是想象者又是思考者,既是活动者又是评判者,既与角色对立又与角色同一。作为表演者和想象者,读者在想象中经历着角色的生活,体验着角色的情感;作为观察者和思考者,读者又审视着、评判着角色的一切,暗中在进行着道德判断、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因此,接受活动中任何精**应的产生,都是主客体相互契合、相互交流的结果。这种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情感与情感的呼应。不可言传的审美体验就在交流中默然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变革就在交流中悄然实现。
    欣赏活动中除了读者与角色的交流之外,还有另外一系列的相互交流,即读者与作家的交流。任何一篇(部)文学作品中都隐伏着一个作家。读者接受作品,直接是在同艺术形象交流,间接是在同作家进行交流,人们通常认为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就是从这一意义上而言的。这种交流不像前一系列的交流那样容易省察,一般是隐伏的、潜在的、不动声色的。如果把读者与角色的交流视为显性的话,那么读者与作家的交流则是隐性的:如果说前者是直接的话,那么后者就是间接的。
    ……
    目录
    **编 文学与文学欣赏
    **章 文学
    **节 文学的学科属性
    一、文学属于人文学科
    二、人文学科的对象和特点
    三、人文学科的使命
    四、本书的宗旨
    第二节 文学的含义与特征
    一、文学的含义
    二、文学的特征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特质
    一、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区别
    二、文学作品具有审美场
    第二章 文学欣赏
    **节 文学欣赏的含义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特性
    第三节 文学欣赏的途径
    一、感受、体验
    二、分析、阐释
    第四节 文学欣赏的收获
    一、没有“收获”的两种情况
    二、什么是文学欣赏的收获
    三、感到没有收获的原因
    第五节 文学作品的教学

    第二编 文学欣赏宏观角度
    第三章 文学欣赏宏观角度举隅
    **节 社会历史角度
    一、基本理论
    二、社会历史角度解读文学的
    经典案例
    思考练习题
    第二节 道德角度
    一、基本理论
    二、王蒙谈文学的道德力量
    思考练习题
    第三节 文化角度
    一、基本理论
    二、李书磊对张承志笔下“男子汉”的文化分析
    思考练习题
    第四节 心理角度
    一、基本理论
    二、心理角度的实际运用
    思考练习题
    第五节 原型角度
    一、基本理论
    二、从原型角度解读作品
    思考练习题
    第六节 性别角度
    一、基本理论
    二、从性别角度梳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思考练习题
    ……

    第三编 文学欣赏微观角度
    第四编 文学欣赏的原则
    第五编 从人生视角解读文学,借助文学透视人生
    编辑推荐语
    《文学欣赏(第3版)》以普通读者的身份来揣摩,要讨论“怎样欣赏”的问题,并设计了“欣赏示例”,精选名家对作品的赏析和评论,让读者从“示例”中揣摩、学习欣赏方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