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陆上行舟:赫尔佐格谈电影
QQ咨询:
有路璐璐:

陆上行舟:赫尔佐格谈电影

  • 作者:维尔纳·赫尔佐格 保罗·克罗宁
  •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ISBN:9787542664556
  •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7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维尔纳·赫尔佐格是德国电影新浪潮的灵魂人物,一生拍摄电影逾六十部,在剧情片和纪录片领域都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大多以狂热、孤独的狂想者为主人公,强调人力与天意的对抗,很多作品具有寓言性质。**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曾称赞他是“当今*重要的电影导演”。
    在本书中,赫尔佐格全面回顾了自己的电影生涯,其中涵盖了《阿基尔:上帝的愤怒》《陆上行舟》《卡斯帕·豪泽之谜》《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等代表作品的台前幕后,以及他为拍摄这些作品而深入荒漠、雨林、高山等蛮荒之地进行的冒险与探索。赫尔佐格在这本书中给予观众的除了艺术上的启示以外,还有超*电影与艺术的人生洞见。它关乎勇气、真实与意志力,而这正是赫尔佐格那些“疯狂行径”背后的实质。
    文章节选
    正式开始之前,能否先为读者提供一些大致的人生见解,好让他们听完之后,晚上更容易入眠?
    我想说的就是,这话适用于所有人类,不管你生活在哪里,不管你是不是电影人。想要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借用酒店业巨头康拉德·希尔顿(ConradHilton)的一句话。某次有人问他,有什么话想要传给子孙后代的。他答道:“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是淋浴,就一定要把浴帘拖在浴缸里头。”此刻我坐在这里,给出同样的建议。永远别忘了浴帘。
    想当初你是什么时候有这个意识的,打算一辈子都要拍电影?
    从我能��立思考的那一刻起。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我没有那份幸运,可以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我甚至都没问过我自己:你究竟能不能干这个。我只管埋头接着干。14岁那年,我经历了充满戏剧性的数月,开始了徒步旅行,还皈依了天主教。也就在那段时间里,我的想法变明确了。那也是我**次真正意义上从家庭生活里逃了出来。我的父亲——一位斗志昂扬的无神论者——因此暴跳如雷,但我母亲似乎只是觉得,我之所以会那么做,纯粹只是因为本地的神父也爱踢足球。其实,是天主教的历史传统吸引了我,还有它对于艺术的关注。竟然有那么多巴伐利亚民间传说全都根植于宗教,这让我很感兴趣。加尔文教派的严苛和基督教的苦修,这些从来都没吸引到我;我一直都更倾向于天主教,被它更为丰富的巴洛克式元素所吸引。要是我当初出生在德国北部——那边几乎所有人都信新教——说不定我也就反过来,更多兴趣都放在新教上了。
    那次我本想去的是阿尔巴尼亚,在当时,那是一个神秘国度,与世隔绝,由**毛派以强硬手段控制,不准外人进入。所以我只好徒步沿着亚得里亚海走,紧贴着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的边界,*多可能也就走了几百米,始终不敢踏入阿尔巴尼亚那一边。我数次徒步行走至德国北方,其中有几次还赶上了极寒天气,距离*近的小镇都有好几里地。碰到这种情况,我总能靠着随身携带的几件开锁工具,打开附近某栋独栋小屋的大门。到后来,我已经很擅长于不留丝毫痕迹地潜入此类小木屋了。在屋里,他们总是备着上好的葡萄酒,有时我还会玩一下填字游戏再离开。当然,离开前我会像童子军好小孩那样,将床重新铺好,把屋子打扫干净,甚至还会留下表示感谢的字条。某次,我在屋内睡得正香,忽然间,楼下灯光大亮,还传来了说话声。我立即从窗口爬了出去,跳到车库顶上。那家人当时正在车库卸货,在我跳落的瞬间,四下里变得鸦雀无声。然后我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一定是那只猫啦。”在那样的天气条件下,进入那些木屋避难,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利。如果当时被警察发现的话,我相信他们也会马上给我递上一杯热茶。当然,我肯定不会为那些葡萄酒买单,而这其实就是我在拍电影的方向上迈出的一小步了。说到拍电影,直至**,我都很难把它视作一份真正的职业。
    “真正的职业”,此话怎讲?
    我不太拿自己当回事。而且到了我这个年纪,可能我应该找一份相比拍电影要更有尊严的工作才对。但是一直以来,电影留给我们的印象,相比其他任何一种现有的意象表现的形式,都要更强烈。电影对于人的境况做了*集中的编年记录,同样道理,绘画当初也曾占据过这么一个崇高地位。说到十七世纪*重要的荷兰作家,绝大多数人都说不出他们的名字来,但同一时期的荷兰艺术家,大家都知道那么几位。那就像是在中世纪盛期,建筑也曾享有某种特殊地位是一个道理。同样,在未来,电影也会被我们视作关于二十世纪社会,关于我们成与败,*具连贯性的表现形式。
    不妨再多谈谈你*初接触有组织的宗教的那个时期。
    许多那个年纪的青少年,都遇上过类似的事,体内有某种带有能量的东西爆炸了,需要他们做出人生的重大决策。区别或许只在于,他们遇上的爆炸强度,没我当初经历过的那么厉害。那时候的我,人生各方面都正在经历某种强烈的凝缩,于是便产生了一种需要,需要与某些崇高的东西发生联系。不过,我对于宗教的兴趣,之后没过多久也就烟消云散了,甚至都没怎么意识到,就把这事给抛诸脑后了。再往后,我又迎来了另一个阶段,对上帝彻底失去了兴趣——这种情感可能一直伴随着我,直到现在。我记得我那时候对于宇宙的荒谬本质感到无比愤慨;万事万物之中,似乎从*开始时,就已埋下种种缺陷;生活在这世界上的每一种生物,不管是丛林、海洋还是山川里的,全都毫不在乎我们人类。不可否认,宗教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许多人提供慰藉,对人类总体而言,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所以我绝不会不假思索地便全盘否定它。而且,作为一个受过洗礼的人——按照天主教教会的教义,那在我灵魂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永恒印迹——我永远都是个天主教徒。但自从和有组织的宗教有过亲密接触之后,我就知道了,那并不是我的菜;尽管,直至**,我作品里仍留有某种与宗教相关的余韵。对我来说,始终都是符合现实的科学依据,相比之下要来的更为重要。我们对于这个星球的理解,永远都不该让意识形态的东西来横插一杠。必须实事求是。
    我还想指出一点,对于早年间的基督教坐柱修道派(苦行僧中的一种),我始终心怀景仰之情。他们会坐在石柱顶上,一坐便是经年,始终不肯下来。那是自我放逐与孑然独处的**形式。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事,两人各坐一根石柱,互相叫嚷,指责对方才是异端。有时候,我也羡慕那些能在宗教里找到慰藉的人。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