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研究

  • 作者:文苑仲 郭运德 王杰 李心峰
  •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19036515
  • 出版日期:2018年07月01日
  • 页数:267
  • 定价:¥87.5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立足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恕,紧扣美学与政治、审美与人类解放之间的联系,对詹姆逊、伊格尔顿、奈格里和朗曲埃四位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政治美学思想进行考察,认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社会随着社会历史变迁和思想潮流涌动而不断发展的产物,是从审美的角度对全球化语境下人类现实的存在境遇和可能的解放进行的深沉思考。
    文章节选
    《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一、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转向
    詹姆逊是一个有着强烈历史意识的学者,“永远历史化”(always histodeize)是他研究的重要特色。在他看来,历史不可能一笔勾销,今天必然是历史的产物,如今的“在场”之物都是由过去的“不在场”的事物所决定的,现实必须在历史中才能得到说明。另一方面,詹姆逊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主导论。他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生命力的领域,同时他又吸收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将生产方式看作“*终”的却不是单一的决定因素。生产方式在历史变迁中发挥的作用或许不是**的、直接的,但一定是基础性的,能够主导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詹姆逊把对后现代艺术和后现代文化的分析深深扎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并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中寻找其产生的根源。
    詹姆逊根据曼德尔给资本主义历史进行的分期,将资本主义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的或市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以及跨国的或晚期资本主义。曼德尔是以三次技术革命作为历史划分的标准,把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三次普遍的技术革命分为:1848年以来的蒸汽机机器生产;19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电力和内燃机机器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电子和核能源机器生产。詹姆逊从资本的发展人手,认为这三个时期分别以资本的自由竞争、高竞争导致的垄断资本和资本的跨国运作为特点。他还把这三个阶段与文化发展阶段“对应”起来,认为与市场资本主义时期对应的是现实主义文化,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对应的是现代性,与跨国资本主义时期(全球化)对应的是后现代性。也即是说,“全球化正是后现代性的经济基础,而后现代性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化的上层建筑”,如同现代性是与早期帝国主义时期对应的文化,“而后现代性则是全球化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全球文化”。
    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詹姆逊发现了后现代艺术五花八门的表象背后的总体性,即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也就是说,他不是把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来孤立地理解,而是将艺术批评结合进对社会历史进程的总体分析之中,从而对其进行历史性的定位。因此,后现代主义就不只是某种颠覆性的、变幻莫测的、不可捉摸的艺术风格,而是资本主义第三阶段的“文化的主导形式”。这是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祛魅”的关键一步。在他看来,对于后现代主义既不应该盲目称颂,也不应该一味地从道德上进行口诛笔伐,而是应该采取辩证的态度,通过“文化主导”的概念对其进行理解,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把握当代艺术和文化的总体特征。作为“文化的主导形式”,后现代主义涉及的就不仅仅是艺术风格、艺术手段的创新或转变问题,而是这种创新和转变背后深层的历史动力问题。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考察,詹姆逊找到了后现代艺术兴起、形成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后现代艺术的基本特点:(1)边界的取消:不仅不同的艺术风格、手法、媒介被融汇一炉,而且商业与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分野也趋于消失。(2)深度模式被消解:只是在表面上玩弄符号、形象、材料,表意锁链陷入断裂,文本和形式不再有固定的意义和深层的表达,只是与偶然的“事件”相关。(3)历史感的丧失:文本从历史中脱离出来,现在与过去混为一谈,怀旧的作品不过是拆解昔日一切风格,通过调配组合,创造出具有新鲜感的混合体。(4)主体的死亡与情感的消逝:个人的感受不再是艺术的**,独特风格的概念也逐渐隐退,后现代艺术不是没有情感,而是没有个人化的情感,这是一种飘忽无所主的情感,是一种异常猛烈的欣狂之感,主体在欣快若狂之中陷入自我毁灭。
    ……
    目录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章 开启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从马克思到当代
    **节 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及其审美维度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话语的转变

    第二章 全球化的“认知测绘”:詹姆逊的政治美学思想
    **节 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与艺术
    第二节 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空间
    第三节 认知测绘美学的政治策略

    第三章 审美与意识形态:伊格尔顿的政治美学思想
    **节 文学与意识形态
    第二节 重塑身体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三节 后现代话语的美学批判

    第四章 艺术、审美与生命政治:奈格里的政治美学思想
    **节 生命政治语境中的艺术
    第二节 与生命权力对抗的审美和艺术
    第三节 作为生命政治行为的艺术

    第五章 政治与美学的融通:朗西埃的政治美学思想
    **节 政治的美学
    第二节 美学的政治
    第三节 歧感:政治和美学的实现

    第六章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的总体分析与评价
    **节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的历史定位与理论特色
    第二节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的理论成就
    第三节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的局限性及其启示
    结语 走向政治与美学的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考察詹姆逊、伊格尔顿、奈格里、朗西埃等理论家的政治美学思想,并把他们各自的思想和理论把握为总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关学的不同组成部分,进而展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的研究思路、主要论题和理论方法等,并思考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