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QQ咨询:
有路璐璐:

朱熹:孔子之后第一儒

  • 作者:杨天石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ISBN:9787520706636
  •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01日
  • 页数:320
  • 定价:¥4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20706636
    • 作者
    • 页数
      320
    •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01日
    • 定价
      ¥45.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作为地位仅次于孔子的儒家代表人物,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朱熹将传统儒学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其理学思想后来成为明清时期统治思想,对现在中国人的思维还有着深刻影响。我们今天的很多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并非全来自孔子,更多的是来自朱熹的理学诠释。

    **学者杨天石积数十年功力,广泛研读宋明理学经典,另发掘从日本、韩国、越南引进的相关史料,写出了这部全面反映朱熹生平和思想的传记。除朱熹的生平经历外,还对其在社会政治、经学、史学、文学、教育诸方面的思想成就做了深入分析。希望借此书再现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段真实历史面貌,提炼出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内在运行规律。
    文章节选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9 月15 日,朱熹出生于福建南剑州的尤溪县。这一年,北来的金兵烧掠了临安城;钟相等人则在洞庭湖畔举起义旗,要求“等贵贱,均贫富”。对于宋王朝来说,真可谓内忧外患,交相袭来。

    一、由禅学走向道学

    朱熹的父亲朱松(1097 — 1143),字乔年,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出身“贱贫”,自称有过饿毙“沟壑”的危险。徽宗政和年间,朱松在福建担任县尉、监税等小吏。高宗绍兴年间,历任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史馆校勘等一类文职。绍兴十年(1140),因反对秦桧主和,被赶出朝廷,出知饶州,朱松乘机要了一个主管祠庙的闲职。这种官,只有一个头街,可以干领薪水,不用到职。自此,朱松便住在福建南剑州的邻邑建阳。

    南剑州是程颢得意弟子杨时(1053 —1135)的故乡。北宋神宗年间,杨时到北方从学于程颢,学成返乡的时候,程颢目送他,兴奋地说:“吾道南矣!”程颢死后,���时又到北方从学于程颐。**,程颐瞑目端坐,杨时与游酢(1053 —1123)二人侍立不去。当程颐醒来时,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深。这就是有名的“程门立雪”故事。晚年,杨时一直在故乡讲学,使南剑州成为程学在南方的传播**,据说弟子达千人之多。朱松曾经从学于杨时的弟子罗从彦,因此,也热衷于二程之学,和当地道学家们交往密切。

    南剑州的道学环境,朱松和道学家的关系,都对朱熹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朱熹出生之后三天,照例举行“洗儿”典礼。朱松作诗说:“行年已合识头颅,旧学屠龙意转疏。有子添丁助征戍,肯令辛苦更冠儒!”汉高祖刘邦曾经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撒尿,朱松这里大概有点牢骚,所以表示朱熹长大以后,要让他去打仗、守边,不再戴儒生的帽子。但事实上,朱熹五岁时就被送去上学,朱松作诗谆谆告诫:“故乡无厚业,旧箧有残书。夜寝灯迟灭,晨兴发早梳。”要他用功读书,以便成家立业,由鱼化龙。
    就在这段时期,朱熹听人谈起天地无边的道理,引起他的思考。朱熹自述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朱子语类》卷九四,以下简称《语类》)天地有边、无边是宋代道学家们喜欢探究的问题,朱熹为此“思量得几乎成病”,天真的孩子竟严肃得如同一个哲人。

    朱熹从小就埋头诵读儒家著作,有过“五年不出门庭荒”的苦读经历。八岁时读《孝经》,在书上写道:“不若是,非人也。”当一群儿童在欢笑嬉戏的时候,他却端端正正地坐在沙上用手指头画八卦。十岁左右读《孟子》,当读到“圣人与我同类者”一句时,高兴至极,从此决意学做圣人。十四岁时,朱松病危,将家事托付给崇安人刘子羽和程学传人刘子翚(1101 — 1147)等人。刘子羽曾在主张抗金的张浚(1097—1164)部下做参议军事,后被秦桧指使的谏官论劾,罢职还家。朱松死后,刘子羽在自己的家院旁边为朱熹母子盖了一所住宅,从此,朱熹就住在崇安。他受父辈影响,既热衷于程学,对佛学也有强烈兴趣。据说,有一次,刘子翚打开朱熹的箱子,发现其中只有一本当时**禅宗僧侣宗杲的语录。绍兴十七年(1147),朱熹十八岁,参加建州地方的“乡贡”考试,用他从禅宗得来的体会“去胡说”,居然被考官录取。第二年,中进士。三年后,被派到泉州同安县任主簿。

    绍兴二十三年(1153),朱熹去同安赴任。途中,去延平见过道学家李侗(1093 — 1163)一次。李侗曾和朱松一起受教于杨时的弟子罗从彦,也是程颐的再传弟子。他主张一个人进行修养,要“默坐澄心,体认天理”,因此,整天静坐,体验所谓“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气象。李侗的这套静坐功夫,完全来源于佛学,但是,李侗又很强调儒佛的区别。因此,这次和李侗见面,李侗不赞成朱熹学禅,朱熹对李侗也不心服。

    在宋代,主簿是协助县令管理簿书、赋税和教育等事务的官员。朱熹对这一职务很热心,经常查核赋税的出入簿册,限期完税,同时整理扩充县学留遗官书,建立经史阁。他经常说“修己治人之道”,要县学生员们不要只注重于科举,而要“知所以正心诚意”,“由之以入于圣贤之域”。他认为,礼是“正风俗”“防祸乱”的根本,因此,曾参考《周礼》等书,画出了一套仪器和衣服式样,以备祭孔时使用。绍兴二十五年(1155),农民起义军进攻同安,朱熹分守城西北,督斥士卒拼命守城。朱熹的政治生活一开始,就遇到了挑战。

    宋代地方官员的任职期限一般是三年。到绍兴二十七年(1157)十月,朱熹任职已过四年,接任之人仍然不到,朱熹就以“奉亲讲学”为理由回到崇安。绍兴二十八年(1158)他向南宋政府要求调职,得了一个“监潭州南岳庙”的头衔。次年八月,因宰相陈康伯**,政府召朱熹赴临安,但同时朝中就有人要求“抑奔竞”。朱熹闻讯后,上奏称“素有心气之
    疾”,要求推迟入朝。
    目录
    代序 以理制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
    说明
    小引
    **章 改铸儒学的新需要
    第二章 生于忧患,长于坎坷的大思想家
    第三章 社会政治思想
    第四章 理为“天地万物之根”的世界本原论
    第五章 “天命”与“气质”相结合的双重人性论
    第六章 唤醒天赋观念的“格物致知”论
    第七章 “克人欲、存天理”的修养论
    第八章 “一中又自有对”的辩证法
    第九章 鹅湖之会与朱熹、陆九渊的异同
    第十章 义利之辨与朱熹、陈亮的分歧
    第十一章 经学思想
    第十二章 史学思想
    第十三章 文学思想
    第十四章 教育思想
    第十五章 朱熹与后世
    结束语
    附录
    编辑推荐语
    1、百科全书式学者、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传记初次出版!
    2、知名学者杨天石自认为比蒋介石研究还重要的作品!三十余年三易其稿,解读被忽视的大思想家朱熹!
    3、人立世之本在修身,修身之本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读懂朱熹,看透传统中国人的精神底色;读懂朱熹,吃透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的内在运行规律!
    4、史料全面而丰富,涵盖宋明理学的所有经典,还包括从日本、韩国、越南引进的相关资料。
    5、把朱熹的思想与其他理学、心学思想进行了横向联系和比较后,提炼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共通之处!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