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

  • 作者:张军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98057
  • 出版日期:2018年10月01日
  • 页数:421
  • 定价:¥7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10198057
    • 作者
    • 页数
      421
    •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01日
    • 定价
      ¥7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基于 “广义福利”概念,以福利文化与福利制度互动为基础,回顾了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发展,初步构建了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发展新框架,从“福利需求”和“福利文化”视角出发,针对我国现行福利制度存在的福利观念落后、水平偏低、供给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显失公平、内容重经济轻服务、责任定位不清,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社会和市场福利有限、预防性福利建设不足和福利需求表达自下而上渠道不畅等八大问题,分析了我国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结合西方现代社会福利理论与当代中国学者对社会福利的研究,阐述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目标选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践基础已经具备,构建了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四维目标定位,以及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提出了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相关的对策建议。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都有所创新,是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和应用性构建相结合的研究。
    文章节选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
    在社会福利领域,对大多数国外学者而言,在使用社会福利这一概念时,多半是从普遍意义出发。在我国,主张大福利概念的学者也不在少数,认为应该适当拓展社会福利的外延,使之等于或大于社会保障。因此,这是从一种从广义上来理解社会福利概念,其认识也达到了基本一致。北京师范大学的尚晓援教授在《“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一文中,对“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两个概念进行厘清,她从一些**的实践经验和国际惯例出发,认为将社会福利当作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合理的。并提出了广义层面的社会福利:为了实现社会福利制度状态,**和社会进行的所有制度安排,把为了增加收入**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也包含在内②。**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在《社会学概论新修》中指出,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福利专指对生活有困难者进行帮助。而广义层面的社会福利,就是指为了提高公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政府与社会所开展的一系列举措。社区文娱设施、**保健网络、劳动就业培训指导**等都属于社会福利的内容③。华东理工大学的范斌在《福利社会学》-书中,对国外学者对社会福利概念的解释和中国学者对社会福利概念的解释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学者对社会福利大致有三个不同层次的理解,从狭义社会福利观点上来看是保障社会成员的*低生活标准,是一种剩余性社会福利的观点,从广义社会福利上来看是发展型社会福利的观点和制度性、发展性与剩余性的综合福利观念。她认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因社会福利而有所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因社会福利而有所提升,这就是广义上的社会福利。也就是说,社会福利并不是只需要保障全体公民的*低生活水平,同时也应该不断致力于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活质量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景天魁研究员认为广义的社会福利概念包括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社会福利的接受者为全体公民。这就是说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平等享有社会福利的权利,且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某一福利项目;二是以社会成员的基本福利需求为本的社会福利。所谓基本福利需求涵盖了所有民生基本福利需求,如工作、教育、养老、健康、居住等方面的福利需求;三是社会福利的供给者具有多元化。这里的多元福利供给主体包括**(政府)组织、市场和社会(民间)组织等现代社会中的三大部门,其中*重要的是政府;四是它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公共福利和社会互助四种供给形式的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既包括缴费性的方式(社会保险),也包括免费性方式(社会救助和公共福利);既有强制性方式(社会保险),也有自愿性方式(社会互助)。他认为广义的社会福利具有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基本性、主体的多元性和方式的多样性四大特征。相对于狭义的社会福利概念,这些既是广义福利概念的特点,也是广义福利概念的优点②。
    基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的巨大成绩及当前中国社会福利正在从补缺型,剩余型的社会福利迈向适度普惠制度型社会福利时代和国民的社会福利需求正在发生升级的现实,我们更应该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福利。具体来说,应从五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社会福利含义:**,福利对象是面向全民。以前的社会福利仅覆盖了一部分公民,如贫困群体、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这只是补缺型福利。社会福利要遵循普遍主义原则,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福利支持。这有三层含义:一是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享有社会福利权利。社会福利不再是少数群体的特权,而是全体公民平等享有的一项社会权利。
    ……
    目录
    导论
    **章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相关概念
    **节 福利需求的概念
    第二节 福利文化的概念
    第三节 社会福利的概念
    第四节 社会保障的概念
    第五节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联系与区别
    第六节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内涵和特征
    第二章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发展
    **节 中国传统福利文化下的“家庭—宗族”福利制度(1949年之前)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单位”福利制度(1949—1984年)
    第三节 “‘效率优先’发展价值观”福利文化下的“**—社会”福利制度(1984—2007年)
    第四节 “‘公平优先发展’的价值观”福利文化下的“多元主义”福利(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2007年至今)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节 福利观念落后,观念亟需更新
    第二节 社会福利供给不足,福利水平偏低
    第三节 福利供给结构失衡,显失社会公平
    第四节 福利内容重经济轻服务,社会福利服务供给不足
    第五节 政府福利责任定位摇摆不定,社会组织发展严重滞后
    第六节 家庭作用凸显,社会和市场福利有限
    第七节 为经济体制改革配套突出,预防性社会福利建设不足
    第八节 福利需求表达机制不完善,自下而上渠道还不通畅
    第四章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节 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节 中国现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四节 西方社会福利理论
    第五节 中国学者对社会福利的研究
    第五章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目标选择
    **节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目标转变的必要性
    第二节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目标转变的可行性
    第三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目标定位
    第六章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模式选择
    **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实践基础
    第三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模式架构
    第七章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战略选择和相关对策
    **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战略选择
    第二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对策建议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