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外交风云亲历记丛书-别样风雨情缘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外交风云亲历记丛书-别样风雨情缘

  • 作者:周晓沛
  •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 ISBN:9787508538495
  •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 页数:266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该书从作者如何成长为一位外交官写起,总结了40多年外交生涯中亲历见证的外交案例和人生感悟。它阐述了作者主要与苏联、俄罗斯相关的外交经历,包括历次中苏、中俄边界谈判的始末真相,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来龙去脉,苏联大厦轰然倒塌的前因后果,与欧亚十五国建交谈判的决策过程等,展现了俄罗斯民族的别样特色和俄罗斯文化的独有魅力,也折射出中苏、中俄关系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书中“两度申博”“桑拿外交”“汗血宝马”等鲜为人知的故事,更体现了中国外交官的家国情怀和聪明睿智。
    文章节选
    1945年3月,我出生在浙江乐清雁荡山麓石门潭畔的大荆镇东门村一个鞋匠家庭。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但也望子成龙,很想让自己儿子长大后能进城念书当官。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听故事,也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无论**过程,还是成长道路,都并非一帆风顺,而这恰恰磨炼、激励了自己。“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确有很深的哲理。

    1.中考状元名落孙山
    我六岁时,只读了三天书就罢学了。因玩捉迷藏撞倒了小伙伴,他的门牙被磕掉满嘴流血,我则挨了板子并被罚站墙角。一跨出校门,我就号啕大哭起来,阿妈看见我的小手都打红了,心疼得掉下眼泪。我闹着说,以后再也不去读书了,我爸不同意,可阿妈总是护着我,说明年再上学也不迟。这样,我就赖在家里又多玩了一年。要不是晚上这一年学,后来的人生命运恐怕就完全不一样了。
    1952年,我重新开始入学。可能是有过血的教训,我变得特别听老师的话,从不与同学打闹,上课专心听讲,放学后认��完成作业。每天夜里,我无论学到多晚,阿妈都在油灯旁陪伴着,一边打瞌睡,一边挑油灯芯或往里加菜籽油。我爸平时不过问学习情况,只是每到期末要我念一遍成绩单,然后夸奖几句并赏给几分零用钱。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学校的条件很差,桌椅板凳都是临时拼凑的。我先在大荆小学娘娘庙里读书,后来搬到关帝庙,几年间一共换了五个地方。记得冬天尤其不好过,外面一刮西北风,我们在教室里就冻得直打哆嗦,手、脚和耳朵上都长了冻疮。教书的倒是乡下颇有名望的先生,对学生的要求相当严厉。
    1958年考初中,我得了全区**名,但因家庭出身不是贫农、下中农,未能进入公立学校,而被分配到民办中学,这使我幼小的心灵受到沉重打击。该校是“大跃进”中冒出来的,师资、设施不正规,加之半工半读,被称为“烂民中”。开始时,劳动时间较多,大炼钢铁热火朝天,白天到山里挑矿石,晚上在溪里洗铁砂;农忙时下地插秧、割稻,还参加全民打麻雀会战。原先在家什么活都不干,现在什么都得自己动手,倒是很好的锻炼。
    因为被当作“另类”处理,同学们都憋着一股劲,学习非常刻苦。随着学校逐步规范,上课时间也增加了,每天都要上晚自习。教室里没有电灯,我们每人都准备了一盏小煤油灯,经常学习到深夜。读完初二后,根据上级通知,民办中学停办。我们年级共有四个班,除了一个班合并到大荆中学,其他三个班都解散回家,老师们也都不知道自己的归宿去向。大家的心情都很忧郁,见面也不说话,学校的整个节奏都停滞了。*后离别的那天,全校师生集中在操场上,校长表情凝重,含着眼泪宣读有关整顿民办中学的通知,并宣布合到大荆中学的55人名单。同学们都屏住呼吸,等待自己的命运安排。
    这一次很侥幸,我有机会继续上学,但看到许多学习很好的同学不得不辍学,心里十分难过。

    2.备取生蒙上北大
    在大荆中学只读了一年书,但对我来说却至关重要。因为这里师资条件好,治学规范严谨,我是一年当作两年用,不仅补全了初中该学的知识,而且为下一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16年是大荆中学60周年校庆,蒋坚禄校长邀请我回故乡参加庆典活动,并为母校题词。我的字不好,但出于感恩之情,欣然提笔写了几句,表达对母校的怀念及期待,希望年轻校友青出于蓝,更有追求,更有梦想,为母校增光,为家乡增光,为祖国增光。
    1961年考高中还算幸运,以“备取生”名义进入雁荡中学。该校位于峰峦叠嶂、风景秀丽的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之中,可谓钟灵毓秀之地,宜于攻书习文。
    由于对“备取”二字理解有误,还闹了笑话,开学时我没敢去学校,而一直在家里着急地等候通知递补。过了一个星期,学校捎口信来问,为什么不去报到?后来知道,五名备取生中,一部分学习成绩好,但家庭成分差一点;另一部分是烈士子女,需要照顾。为了抹去矮人一等的阴影,我决心在学习上超过正取生。每天晚自习结束熄灯后,我就拿出初中时用过的小油灯,再多学一个小时;平时午休从不睡觉,除了有时偷偷溜到鸣玉溪里游泳外,就躺在二层床上记单词、背公式;下午上完课,就到附近小溪旁的树丛中复习,为了不受干扰,有时还爬到柳树上去。我脑子并不聪明,无非是笨鸟先飞,比别人多花时间去死记硬背而已。
    至今留下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我曾因违反校规而受罚。那是刚入学不久,我穿着一双木板拖鞋,“呱嗒呱嗒”地去教室上晚自习,结果被素以严格管理闻名的教导主任甘祥球发现,他从后面追上,让我立即脱下拖鞋,并训了我一顿。我认错后光着脚丫跑回寝室,重新换上布鞋。从此,我才慢慢养成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好习惯。
    **学年结束时,我被评为“**生”,第二、三学年被连续评为“三好生”。高三时,有一次班干部马再满问我:“你怎么不入团啊?”我当时只是一门心思读书,从未想过政治上要求进步。经他启发,还听同学说这对考大学也有好处,我马上递交了入团申请书。经组织审查,认为可以发展,但需就家庭出身问题写一个补充说明材料。
    其实,我爸出身贫苦,原籍安徽,因淮河水灾,10岁时就流浪到南京要饭,后辗转到杭州贫民工厂学做鞋。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从杭州逃难到乐清大荆乡下继续做鞋。由于在我外婆家白溪置了几亩地产出租给别人,土改划分成分时,我家被定为小土地出租者。据大哥说,我爸不服,认为自己的职业属于小手工业劳动者,还找工作组反映过情况。这是小资产**家庭出身,我在写材料时引用列宁关于小资产**自发势力“政治摇摆性”的论述,对**烙印作了自我剖析;同时强调,父亲是小手工业者,还属劳动人民。因我学习好,且人缘不错,很快就被批准入团。
    1964年高考时,满以为自己学习拔尖,不知天高地厚,贸然填报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和杭州大学5个志愿。记得当时填写高考志愿表时,**志愿有3个专业,中文系是我的**选择,因为文学是我的*爱,梦想成为一名作家;由于中学里学习俄语,加上喜欢俄罗斯文学,第二专业便选了俄罗斯语言文学系;至于第三专业,则稀里糊涂地挑了个国际政治系,尽管那时对国际政治没什么概念,反正对世界大事还是蛮有兴趣。怎么也没想到,这倒成了我后来的终身职业。
    高考以后,自我感觉良好,就每天跑到镇上的邮电所打听有无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果然有**,听到邮递员“鞋匠的儿子考上大学了”的叫喊声,简直是喜从天降一般。一看是北京大学的信函,竟一下子发懵了。**感到有点缺憾的是,在专业上未尽人意,没能进我渴望的中文系,而上了俄语系。
    进校之后才知道,我的成绩其实还没达到北大的录取分数线。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说,当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求北大、清华等**高校多招收一些工农子弟,可适当降低点门槛儿。当时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感激不已,又像当头浇了一盆凉水,沮丧至极。班主任陈君华老师的一席话,使我如梦初醒,她说:“农村孩子学习条件差,目前成绩可能比不上城市的学生,但天资不见得差,只要刻苦努力,完全可以赶上。”每当回忆起这一情景,总是心潮澎湃,激励自己好好读书,不负厚望。这正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文革”后,陈老师有机会到莫斯科进行学术交流,我正好在**工作,有一次请她到家里做客。分别时,我从后院的“自留地”拔了几棵大白菜送给她。老师高兴极了,说来这儿后,觉得*稀缺的就是新鲜蔬菜。
    目录
    总序
    原国务委员戴秉国题词


    **章 从山娃子到外交官
    1.中考状元名落孙山
    2.备取生蒙上北大
    3.乡下佬进京逸事
    4.蚂蚁啃骨头精神
    5.军垦储备再教育
    6.北外进修的惊喜

    第二章 刀光剑影下的文斗
    1.边界问题历史悬案
    2.谈判变成政治论战
    3.两国总理会见生波折
    4.谈判桌上唇枪舌剑
    5.谈判僵局峰回路转
    6.棘手难题终于破解

    第三章 历史性的**会晤
    1.要采取一个大的行动
    2.中苏关系“半正常化”
    3.策划在异国他乡穹庐
    4.柬埔寨问题又卡壳
    5.只握手,不拥抱
    6.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

    第四章 苏联大厦倾塌瞬间
    1.*先同波海三国建立关系
    2.中俄不存在建交问题
    3.同中亚五国建交顺利
    4.同乌、白建交略有波折
    5.同外高三国建交滞后
    6.平稳实现历史性过渡

    第五章 **大国解体之谜
    1.红旗落地
    2.见仁见智
    3.独到见解
    4.演变过程
    5.历史必然

    第六章 独特的俄罗斯民族 .
    1.不可理喻之国
    2.“诗与剑”的民族
    3.别样风土人情
    4.崛起势头不会逆转
    5.战略伙伴的三次过渡
    6.重大的战略举措

    第七章 老朋友的不解缘分
    1.稀里糊涂爱上俄语
    2.电影渠道传递信息
    3.桑拿外交息息相通
    4.聚会“话疗”其乐融融
    5.俱乐部聚会新内涵
    6.老朋友金秋再相会
    7.一封来自俄罗斯的告别信
    8.中俄老朋友理事会年会
    9.俄罗斯老朋友代表团访华
    10.传承两国人民友谊
    第八章 命运多舛的边陲地
    1.乌克兰人的母亲河
    2.俄罗斯诸城之母
    3.第聂伯河明珠蒙阴影
    4.特有的黑钙土和腌猪油
    5.异乎寻常的乒乓球比赛
    6.久违的保尔又回来了
    第九章 美人鱼的盾牌利剑
    1.坎坷历史及民族特性
    2.按自己意愿投神圣一票
    3.友好的平等竞争
    4.接待残疾人艺术团
    5.美与爱的使者
    第十章 悠悠驼铃丝路情深
    1.丝路精神绵延千年
    2.见证建交谈判
    3.能源外交重大突破
    4.滚滚石油注入中哈管道
    5.丝绸之路新驿站
    6.不想说再见
    7.千年丝路再谱新章

    第十一章 穿越时空的汗血马
    1.国宝阿哈尔捷金马
    2.天马传奇及汗血之谜
    3.“马踏飞燕”的原型
    4.传统友谊的象征
    5.马年送马增情谊
    6.现代丝路新使命

    第十二章 外交官的苦乐人生
    1.外交无小事
    2.将军当大使好
    3.外交官的天职
    4.仕而优则学
    5.言有尽而意无穷
    6.严师出高徒
    7.不能轻易说“不”
    8.广交深交顶用朋友
    9.魔鬼存在于细节
    10.红色反修战士的句号

    后 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对苏联东欧和俄罗斯、独联体工作,对有关**情况和中国与其关系及相互政策有透彻了解,是中国与这些**关系发展的亲历者、亲为者、见证者。
    该书从作者如何成长为一位外交官写起,总结了40多年外交生涯中亲历见证的外交案例和人生感悟。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