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唐诗应该这样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QQ咨询:
有路璐璐:

唐诗应该这样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 作者:叶嘉莹
  •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
  • ISBN:9787101136784
  •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01日
  • 页数:320
  • 定价:¥3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以“唐诗的源流”切入,开启对唐诗的解读与鉴赏。全书由浅入深,先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带领读者走进诗歌;紧接着,“知人论诗,以诗解人”,解读了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20位诗人的代表作品,让中学生对唐代的诗人、诗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诗歌风格有了深切的感知。
    文章节选
    评判诗歌好坏的标准 我以为在批评、欣赏和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方面,*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大家常常讨论、常常觉得伤脑筋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究竟怎样衡量判断,哪一首诗是好诗,哪一首诗是坏诗?这不仅在中国,在西方也是很成问题的一件事情。你要给学生一首诗,告诉他作者是莎士比亚,他就盲目崇拜,认为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就一定都好。如果你不告诉他作者是谁,你就给他几首诗,他就很难判断,那究竟是好诗还是坏诗。也许有一些人,他自己有一点点直觉感受,他说我喜欢这个,我不喜欢那个。可是你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你能说出那个缘故来吗?而且你所说的那个缘故,果然就是衡量一首诗歌好坏的正确标准吗? 中国古人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那作诗的人,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有要说的话,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还是没话找话,在那里说一些虚伪、夸张的谎话。就是说,是不是果然“情动于中”,这是判断一首诗歌的*重要的标准。既然要“情动于中”然后“形于言”,这“情动于中”是诗歌蕴育出来的一个重要的质素。那么什么东西才使你“情动于中”呢?晋朝的陆机有一篇《文赋》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在那强劲的、寒冷的秋风之中凋零的落叶,人们看了,就有一种萧瑟的、凄凉的、悲伤的感觉。“喜柔条于芳春”是说,当芬芳、美好的春天,我们看见草木那些柔条发芽长叶了,我们就有一种欣喜,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感动。后来更有名的一本关于诗歌批评的书——钟嵘的《诗品》,它前面有一篇序,**段开始就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气之动物”是外边的冷暖、寒暑,中国所说的“阴阳”二气,它感动了外物,所以有花开,所以有叶落。所谓“物之感人”,是说花开叶落的“物”的现象,就感动了人的内心。“摇荡性情”,所以就使你的内心有一种摇荡的感动。“形诸舞咏”,所以才表现在你的歌舞、吟咏的诗歌之中。所以,人心之动,是物使之然也,也就是说“情动于中”的一个因素是外在的大自然的物象。而如果说外在的,没有感情的,没有思想的草木的荣枯,都能感动你的话,那么跟你同样的人类的悲欢离合,难道不感动你吗?像孔子说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所以,杜甫在诗中才写下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才写下来“三吏”“三别”。像这些人世间很多人生的事情当然就更使你感动,不只是你自己个人的死生离别感动你,你看到别人的死生离别也同样地感动你,而诗人是有锐敏的感受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的,于是就不只是你自己的生活遭遇感动你,也不只是你看到别人的生活感动你,不只是你今天看到的当代人的生活感动你,古人及千百年前发生的事件也一样地感动你。所以,中国才有咏史的诗,“万古长留楚客悲”,“楚客”——屈原的悲哀为什么万古之下还感动了后代的人呢?所以,诗人就是要有一种中国古人所说的“民胞物与”之心,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对事物我都以同情的心对它,更不用说与我同类的人类,我当然就更会有同情和关怀了。当然,*好的、*能感动人的诗篇是诗人从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自身的体验所写出来的。好的诗人有锐敏的感受能力,有丰富的联想能力,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不只是草木,不只是现在的人事,我所没看见过的,没经历过的人事,都可以感动我,这才真正是一个有博大的感情、襟抱的诗人。所以,古人才会写出来很多美好的诗歌。白居易写了《长恨歌》,他是唐明皇吗?他不是。他是杨贵妃吗?他也不是。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虽不是唐明皇或杨贵妃,但他能够想象唐明皇跟杨贵妃的死生离别的感情。
    工整之中寻突破的王勃 王勃,字子安,生于650年,死于676年,他只活了二十几岁。所以,他虽然很有才华,在艺术性方面表现得非常好,可他对于人生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在思想性方面并没有什么深度。而且,王勃还有*应该注意的一个缺点,就是如《孟子》中所说的:“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孟子·尽心下》)他是王绩的侄孙,年少而多才。当时很多王公贵人都想罗织人才,沛王看中了王勃的才华,就把他纳入自己的门下做了修撰。那时的王公贵人们喜欢“斗鸡”这种游戏,有一次沛王与英王斗鸡,王勃竟然为沛王写了一篇檄文(《檄英王鸡文》),来讨伐英王的鸡!结果,皇帝看见后就不高兴了,说王勃这样做,会增加两个王子之间相互争斗的心。所以王勃被革职离开了沛王,到虢州去做参军。到虢州后,有一个官奴,也就是因犯法而被政府收容管教后来做劳工的人,这个人名叫曹达。他又犯了法,于是跑到王勃那里请求保护。当时王勃觉得自己很有办法,就接受了曹达,并把他藏了起来。可是后来,他觉得藏不住了,恐怕连累了自己,就暗地里把曹达杀死了。王勃因此犯了死罪,幸遇大赦,没被处死。他的父亲受其连累被贬官。王勃出狱后在探望父亲的归途中溺水惊悸而亡。 在艺术性方面,王勃确实是非常有文采的。据说他写文章时不打草稿,有时蒙上被子,像是在睡觉,起来后下笔立成,被时人谓之“腹稿”。他不但诗写得好,文章也写得很不错。我们知道,唐朝初年是近体诗完成的时代。近体诗讲求对偶的精工与平仄的谐调,这种风气影响到文章的写作,所以那时的文章也要对偶,也有很严格的规律,被称为“骈文”。“骈”字从马,本来是说车子由两匹马或四匹马并排来驾,这叫作“骈”;做文章也是一对一对地对起来写,这样的文章就叫作“骈文”。初唐是律诗与骈文流行的时代,王勃的骈文就写得很出色。《古文观止》这本书中收了他的一篇文章,就是非常有名的《滕王阁序》。滕王阁建在江西南昌附近,有一次,南昌府的都督在滕王阁宴请宾客,宴会上,大家饮酒作诗,收集起来,前面还要写一篇序文。本来,那个都督事先已经让他的女婿准备了一篇序文,以便在这次盛会中表现自己的才能。没想到席间王勃竟自告奋勇地写了一篇序,都督一生气,就回去了,可他叫人随时将王勃所写的内容告诉他。结果,他发现王勃的文章写得确实是好,远在其婿之上。这篇文章里*有名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说的是黄昏时分,将要沉落的晚霞在天际飘飞,伴着一只独自飞翔的鹜鸟;澄澈明净的秋水与高爽蔚蓝的秋空相互映照,水光天影融为一色。这两句当时就深为人们喜爱,传诵于众口之中。 由此可见,王勃确实是很有文采的一个人。我们一方面要承认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他在思想方面的不足。我常常说,诗里面要传达一种感发的生命。同样使人感动,而这种感发生命却有厚薄、大小、深浅、高低等种种不同。王勃的诗虽然在艺术性上非常不错,但他永远不能成为真正好的**流诗人,因为他本身感发的生命不够。这与他死得太早有关,也与他自身性格方面的缺点有关。我们现在是借着这些小诗人来看中国近体诗的完成,你一定要等到讲李白、杜甫这些人时,才能够真正认识到中国诗歌里边那种博大深厚的感发生命在哪里。 另外,要衡量批评中国的文学,不仅要有微观的认识,还要有宏观的认识。前者是说,你要对文学作品有很细微的观察,对于其艺术性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以及这些字、词的每一个作用,都能够有清楚的了解与分析;后者是说对于文学要有整体性的理解与把握。做文学批评一定要有宏观与微观这两方面的眼光才够。如果我们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初唐这些写近体诗的小诗人,就会发现:在整个文学史发展的长远的洪流中,这些诗人是不能够缺少的。假如没有他们对于声律的完成,以及对于各种艺术方法的运用,就不可能产生后来像杜甫的《秋兴八首》《咏怀古迹》那样博大深厚的律诗。他们是诗歌发展旅程上的垫脚石,是一个过渡的桥梁。 我们再讲王勃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他送给朋友的一首应酬之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我们先看题目。少府,是唐朝的一个官职的称呼。按照唐朝的习惯,一县的*高长官——县令,其尊称是明府,而对县尉则称为少府。蜀州,有的版本是蜀川,但无论哪一个,都说的是四川这个地方。在这里,作者是在首都长安送别一个将要到四川去做县尉的友人,这个人姓杜,但究竟是谁,已经不可考了。我们知道初唐五律比较注重艺术性,当时的一些诗人常常用这种体式来写酬赠、应和的诗篇。他们一方面写得精美而切合题目,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种开阔博大的气象,这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这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城阙”指的是城楼,城楼通常有两层,其下“阙然为道”,它的下面有一个缺口,是一条通道,这两个字交代了送行的地点。那么什么又是“三秦”呢?大家知道,长安在今陕西省,陕西在那个时候被称为关中之地,即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这里是旧日的秦地。秦朝末年,各路诸侯纷纷起兵,其中,项羽的势力*大,成为诸侯的盟主。项羽灭秦后,就将天下分封给当时起兵的十八个诸侯,而且把旧日的秦地分为雍、塞、翟三国,分给了三个秦国的降将,故称“三秦”之地。“三秦”是何等的地势?人常说“关中八百里平川”。我在旅行的时候,曾经坐飞机经过西安附近,那时正值夏天,只见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生长着大片大片碧绿的庄稼。“辅”,本来指车辅,有辅佐之意,这里有环绕的意思。作者说,今天我送你远行,我们登上长安城城楼向下一望,但见四面环绕着的,是三秦广袤的土地。接着,“风烟望五津”。“五津”,就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指四川省的岷江自湔堰至犍为一段的五个渡口,包括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和江南津,合称“五津”。这句是说,你就要到四川去了,我向西南望去,望不到你所去之处,那茫茫的遥远的地方,只有一片风烟而已。杜甫晚年旅居四川时,怀念首都长安,曾写过《秋兴八首》,其中第六首有两句说:“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他说,我站在瞿塘峡口,遥望长安的曲江江头,但见一片风烟相连。我的心是跟长安连在一起的,从瞿塘峡口到曲江江头,在我的感情上是可以接连起来的,而无论是瞿塘峡口也好,曲江江头也好,现在都被笼罩在凄凉萧索的秋色之中。 王勃的诗在艺术性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好。所谓艺术性,就是说你怎么样能够把它说得好,说得美,说得富于感发性。文学很奇妙,有的时候,它不在于你说的是什么,而是在于你怎样去说,说出来以后的风格是怎样的。以王勃这首诗为例,首联二句说的就是在长安送友人到四川去这样一个简单的意思,可他语汇丰富,用了一个“三秦”,一个“五津”,这样就好像有了典故、出处,就显得文雅了。不止如此,“三”跟“五”都是数字,而数字往往给人一个“数量”的感觉,一种“多”的感觉。李太白不是也常常在诗中用些数字,说什么“白发三千丈”(《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还说什么“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吗?还不止如此,“城阙”是很高的,登上城楼去望,能望到很远的地方。先是“城阙辅三秦”,一下子就给它提高了;然后是“风烟望五津”,一下子又将它推远了。所以,这两句诗就使人感觉到有一种气势。虽然他只是说在长安送友人赴四川,但他说得好,有一种开阔博大的气象。 颔联写二人离别的情事,也写得非常切合:“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他说,今天我跟你在长安城楼分别,我们心中都充满着离情别绪,而且我们有共同的一点,即“同是宦游人”——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愿意你离开,可你又不能不离开;作为好朋友,我愿意随你而去,可我却不能随你而去。因为,我们都是仕宦而漂泊的不自由之人,都是身不由己的。在这里,与朋友离别是**层悲哀,可如果离别是自由的,二人分别后想什么时候去看对方就尽管去看,那也可以。只是“同是宦游人”,因为此身不自由,所以此地一别,将来能否再相聚,都是渺不可知的,这是第二层的悲哀。 我们知道,如果一首诗是绝句,那么它的四句是起承转合的关系;如果是八句的律诗,则首、颔、颈、尾四联也是起承转合的关系。对于本诗而言,颔联写离别的情事,写得很悲慨,可到颈联,他突然间一转,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古代的人总以为自己在世界的**,周围都是大海,所以,“海内”是指整个中国。这两句是说,虽然离别了,可四海之内只要有一个知己存在,那么即使是远隔天涯,我们仍旧像是亲近的邻居一样。 凡是真知己的了解和认识都不是表面上的,那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心灵或是品格方面*精微、*深刻之处的一种相通与默契。不管你的年龄、身份、地位如何,它完全不在这一切外在条件的限制之下。人一旦有了这样的朋友,即使你在天的那一边,我在天的这一边,那又有何妨呢?因为我们在心灵上是相通的。所以他接着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无为”是说不要这样做,后边的“在歧路”应该与“儿女共沾巾”连在一起。“歧路”就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儿女”在这里是指年轻的男女。我们常常说“儿女之情”,就是年轻人彼此之间的恋情。这两句是说,我们虽然离别了,但是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远一点,不要在临分手的路上,像那些自命为多情浪漫的少男少女们一样,一下子就伤心落泪了。 通过以上的讲解,我们也能看出,王勃这首诗所描绘的形象和叙写的口吻都很感人,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同时,他在形式上的变化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看他在声律上的变化。 我们知道,按照基本形式,律诗的**句不押韵。如果**句押韵了,那么这句的*后一个字就变成了平声。为了保持平衡,就要使这句的第三个字,也就是可平可仄的那个字必须是仄声。这个问题,我们在讲杜审言那首诗时已经说过了。王勃这首诗的**句同样如此:“城阙辅三秦”,按照仄起仄收式,本应该是∣∣— —∣,可是经过上述变化后,就成了— ∣∣— —,**个字可平可仄,可以不管。接着,从第二句到第六句,依次是:— —∣∣—。∣— —∣∣,—∣∣— —。∣∣— —∣,— —∣∣—。这都是符合基本格律形式的。*后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问题又出现了。如果按照基本形式,这两句的平仄应为:— — —∣∣,∣∣∣— —,可是,这第七句却变成了— —∣—∣。我们知道,律诗中每句的第二、四个字的平仄是不可以随便换的。现在,这句的第四个字由仄变成了平,为了保持平衡,就要把上边一个字跟着它改过来,也就成了— —∣—∣了。这种情形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拗救”。“拗”是曲折的意思,也就是说,它不是很顺利地下来,而是在中间有一个曲折、倒转之处。当然,拗句不是随便在哪里都可以出现的。一般而言,凡是你要用拗句的时候,一定是在倒数的第二句,拗的那个字一定是倒数的第二个字。如果这个字由仄变成了平,它就叫作“拗”;上边一字随着由平变成了仄,它就叫作“救”。你这里拗折了,格律不合了,就要在另一个地方把它救回来。有“拗”就必须有“救”,原则上是要keep一个balance,这是中国诗的一种格律变化的情形,现在我就以王勃这首诗为例,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除了声律上的变化技巧之外,王勃这首诗在对偶上也玩了一些花样。大家知道,凡是律诗,其颔联、颈联应该是对偶的。可是,王勃这首诗的首联就对起来了。“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城阙”对“风烟”,“三秦”对“五津”,“辅”对“望”,每一对词都是平仄相反,词性相同。接着二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在这一联中,“离别意”与“宦游人”还可以说是相对的,可“与君”跟“同是”则是完全不对的。因为他在首联先对了,所以颔联就放松了。这种形式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叫作“偷春格”。春天是美好的意思,把本来应该等到颔联才出现的美丽的对偶“偷”出来提到首联先对了,就是“偷春”。可是,你如果首、颔、颈三联都是对偶,那又太多了,所以颔联就要放松一步。放松一步是否就完全不对了呢?也不是,其“离别意”与“宦游人”还是对的,这中间有着非常微妙的变化。*重要的一点是:凡是你要把格律破坏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从哪里把它抓回来。 颈联二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样是对句,这两句与王绩《野望》中的两组对句不同。王绩的《野望》中,“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分别说的是两种景色;“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前一句说的是牧童的事情,后一句说的是猎人的事情,二句之间是平衡的,彼此不必有什么关系。王勃这两句则不然。他说,只要海内有一知己存在,虽然我们远隔天涯,也像是亲近的邻居。二句在形式上对偶,可意思上却是上下相承的关系。这样的对偶也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叫作“流水对”。由此可见,王勃的诗在对偶方面也是有许多变化技巧的。总的来说,唐诗在开始时���常注重工整切合,然而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当一些诗人在注重工整切合的同时,就已经发现了可以从这种工整之中有一个突破。
    目录
    追根溯源,走进诗歌 唐诗的源流 评判诗歌好坏的标准 诗歌的四声与平仄 知人论诗,以诗解人 用律谨严的杜审言 工整之中寻突破的王勃 少即有才的骆宾王 “才名括天地”的陈子昂 和雅清淡的张九龄 诗中隐士孟浩然 王维:禅悟入诗 想落天外的“谪仙”李白 七绝圣手王昌龄 高适:诗以“气骨”胜 沉郁顿挫、仁民爱物看杜甫 奇才奇气数岑参 却爱韦郎五字诗 柳宗元的山水寂寞心 自伤且自励、怀古亦叹今的刘禹锡 韩愈求变与韩诗之变 自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 李贺:“笔补造化”的旷世奇才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义山诗 豪丽之中见真淳的杜牧诗
    编辑推荐语
    ○本书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为中学生量身定制的名家讲堂,带领中学生感悟唐诗的魅力。 ○内容由浅入深,通过对比唐代不同诗人的生平、诗歌作品、诗歌风格,加深中学生对唐代诗人、诗作、诗风的理解和感知。 ○全书还将诗歌的知识、品读唐诗的方法娓娓道来;文后配有拓展阅读,让中学生在精读诗歌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收获。 ○语言通俗易懂,读来颇有节奏感,读罢此书,不仅会被唐诗的美所折服,更易被作者独特的讲解方式、优雅的语言所吸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