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第二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第二版)

  • 作者:华蓓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09719
  • 出版日期:2008年02月01日
  • 页数:239
  • 定价:¥2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30209719
    • 作者
    • 页数
      239
    • 出版时间
      2008年02月01日
    • 定价
      ¥2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以简化的ISO参考模型为框架,以主流的TCP/IP技术和应用为主要内容,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技术。本书的**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阐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设计问题与设计技术;应用层主要结合网络基本原理讨论应用层协议工作机制;网络**介绍基本的网络**技术及主要的**应用以使读者对网络**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书力求做到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突出,内容精练,论述严谨,通俗易懂。每章后面的习题有助于读者掌握和复习知识要点。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通信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计算机网络课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学生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教学用书。
    文章节选
    第1章 概述
    二十多年前网络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词,十多年前浏览器的曲现将因特网迅速推向公众,而现在网络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科研、军事、管理、商业、文化等各个领域,连接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亿万人口。从具有连网PC的传统办公区域到拥有智能家电和宽带接入的家庭网络,从提供无线接入功能的公共场所到能够随时随地上网的移动电话,到嵌入了无数连网传感器的建筑物、道路、生态保护区……网络已经无处不在。
    随着计算机网络爆炸式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也层出不穷,从固定网络到移动网络,从有线网络到无线网络,从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到无基础设施的网络,从被动网络到主动网络,从单纯的通信网络到集成了感知、计算和通信功能的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尽管如此,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础理论与技术仍然是相通的。本书将向读者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技术,以帮助读者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构成与运行机制,使读者不仅能理解今天的网络,也能理解明天的网络。
    本书选择因特网作为讨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载体,因为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大也是*为人熟知的计算机网络,它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人类正是由此而进入了一个****的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复杂性表现在网络不存在简单和统一的技术,多个组织可以定义各自的网络技术和标准,而这些技术和标准可能并不兼容,导致使用这些标准生产出来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不能完全兼容;其次,网络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当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时可以使用多种技术,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网络组合。为了克服网络的复杂性本书主要关注于对概念的理解,而不是那些不必要的细节。比如,本书将**解释每个网络设计问题的背景、每一种网络技术的目的、每一种技术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产生的结果等。建议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要超越细节,集中于对概念的理解。
    ……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2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1 广播网与点到点网
    1.3.2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4 网络体系结构
    1.4.1 分层结构
    1.4.2 封装和多路复用
    1.4.3 OSI参考模型
    1.4.4 TCP/IP参考模型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物理层
    2.1 数据通信的几个概念
    2.2 物理介质
    2.3 编码
    2.4 调制
    2.5 多路复用
    2.6 交换
    2.7 拓扑结构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3.1 组帧
    3.2 差错检测
    3.2.1 差错检测原理
    3.2.2 二维奇偶校验
    3.2.3 循环冗余校验
    3.3 可靠交付
    3.3.1 停-等算法
    3.3.2 滑动窗口
    3.4 数据链路层协议举例
    3.4.1 HDLC协议
    3.4.2 PPP协议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局域网
    4.1 信道分配策略
    4.1.1 信道划分
    4.1.2 随机访问
    4.1.3 轮流访问
    4.2 令牌传递网络
    4.3 以太网
    4.3.1 传统以太网
    4.3.2 快速以太网
    4.3.3 千兆(吉位)以太网
    4.3.4 交换式以太网
    4.4 无线局域网
    4.5 局域网互连
    4.5.1 透明桥
    4.5.2 生成树算法
    4.5.3 远程桥
    4.5.4 用交换机连接局域网
    4.6 虚拟局域网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网络层
    5.1 转发
    5.1.1 数据报方式
    5.1.2 虚电路方式
    5.1.3 虚电路与数据报的比较
    5.2 路由
    5.2.1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5.2.2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5.2.3 层次路由算法
    5.2.4 广播路由
    5.2.5 多播路由
    5.3 拥塞控制
    5.3.1 拥塞控制的一般策略
    5.3.2 虚电路网络中的拥塞控制
    5.3.3 数据报网络中的拥塞控制
    5.4 网络互连
    5.4.1 网络互连设备
    5.4.2 网络互连的形式
    5.4.3 分组分片
    5.5 因特网中的网络层
    5.5.1 IP协议
    5.5.2 地址解析协议
    5.5.3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5.5.4 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
    5.5.5 IPv6协议
    5.6 路由器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传输层
    6.1 传输层编址
    6.2 建立传输连接
    6.3 释放传输连接
    6.4 流量控制
    6.5 因特网的传输层
    6.5.1 UDP协议
    6.5.2 TCP协议
    6.6 套接字接口
    6.6.1 实现套接字的主要过程
    6.6.2 套接字调用示例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应用层
    7.1 域名系统
    7.1.1 DNS的名字空间
    7.1.2 DNS工作原理
    7.1.3 DINS资源记录
    7.2 文件传输
    7.2.1 FTP协议
    7.2.2 TFTP协议
    7.3 电子邮件
    7.3.1 邮件格式
    7.3.2 邮件传输
    7.3.3 邮件访问
    7.4 万维网
    7.4.1 网页获取
    7.4.2 Web文档表示
    7.4.3 Web性能优化
    7.5 多媒体应用
    7.5.1 多媒体应用的分类
    7.5.2 多媒体应用的实现
    7.5.3 RTP协议
    7.6 主机配置
    7.6.1 协议配置
    7.6.2 BOOTP协议
    7.6.3 DHCP协议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网络**
    8.1 OSI**体系结构
    8.1.1 **攻击
    8.1.2 **服务
    8.1.3 **机制
    8.2 加密技术
    8.2.1 密码学基本概念
    8.2.2 秘密密钥算法
    8.2.3 公开密钥算法
    8.2.4 消息鉴别
    8.2.5 数字签名
    8.3 通信**
    8.3.1 IP**协议
    8.3.2 虚拟专用网
    8.3.3 防火墙
    8.4 鉴别服务
    8.4.1 Kerberos
    8.4.2 X.509
    8.5 电子邮件**
    8.5.1 PGP
    8.5.2 S/MIME
    8.6 Web**
    8.6.1 SSI/TLS
    8.6.2 SET
    思考与练习
    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语
    本书以网络**应用为主线,介绍基本的网络**技术及主要的**应用,**解释每个网络设计问题的背景、每一咱网络技术的目的、每一种技术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产生的结果等,以使读者对网络**问题及主要**措施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