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后现代生存伦理-(“小说伦理学”视野下的海勒)
QQ咨询:
有路璐璐:

后现代生存伦理-(“小说伦理学”视野下的海勒)

  • 作者:王涛 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41387
  • 出版日期:2019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8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后现代生存伦理:“小说伦理学”视野下的海勒》意图用“小说伦理学”的目光去“穿越”约瑟夫·海勒的小说作品,让理论与作品彼此交往,从而以这种方式,让它们各自的可能性能够获得更好地展开。小说伦理学是一种专门针对小说的新的伦理批评思路,这是它的**系统性实践。这一思路借鉴了叙事学和修辞学等理论视角,将小说分成了故事、叙述、修辞等不同层面,从而所面对的小说伦理问题也分成了故事伦理、叙述伦理、修辞伦理等不同层面的问题。这也是**从伦理角度对海勒小说进行全面性解读。伦理问题是海勒小说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不仅表现在小说主题中,也表现在小说的艺术形式上。 《后现代生存伦理:“小说伦理学”视野下的海勒》在系统性的小说伦理学视角下,同时从宏观与微观、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文本的外在与内在等不同方面,全方位去追究海勒小说所传达的多方面伦理意识,并在*后得出一种可能性的结论:海勒小说所意图展现的是一种后现代的“生存伦理”观念。
    文章节选
    《后现代生存伦理:“小说伦理学”视野下的海勒》:
    2.个体对经济伦理状况的反抗
    经济伦理对人的制约源于人的生存性需要。人要活着,必须依靠经济环境,如果经济伦理不人道、不公正,人该如何既保持人性又能够活着,甚至要活得更好,就构成了伦理难题。《军规》里的人们主要遭受的是政治的压迫,对经济问题无暇顾及。约塞连对米洛的经济活动也比较冷漠,他甚��说,“让辛迪加也见鬼去吧,即使它也有我一份”。但在《*后一幕》里,约塞连为了生活就不能不考虑经济。为此他甚至与米洛合作,成为米洛公司的一个“半顾问”。米洛公司所做的军火生意是严重违反人道的,但约塞连仍然与他合作,意味着这个时候他的道德底线下降了。为了赚钱,他也投入到这种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之中。另一方面,因为米洛向约塞连保证,他们的军火只是一种构想,而无法真正生产出来,如此约塞连才愿意合作。并且约塞连的身份非常特殊,叫作“道德监督员”。正如他所说,“我不赞成那些不合乎我的道德标准的事情。……我代表公司的良心,是公司道德的体现”。这里见出作者的双重用心,既是对这种经济伦理进行讽刺,又是在显示约塞连独特的生存智慧:在保持道德底线的同时,又能够获得利益。但约塞连的这种行为并不能构成对经济伦理的反抗,更多是一种油滑的伦理智慧。对普通人来说,经济伦理比政治伦理的渗透力更强,在日常生活中,生存利益之争更为重要而普遍。多数情况下,经济伦理并非受制于严格的道德原则,个体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方式,去创造自己的利益。这也是海勒站在个体生存伦理角度对约塞连的一种认同。
    在《军规》里,曾经有一位军人抗议米洛公司,说既然人人都是股东,他却没有得到任何利益,所以要求退股。为此,米洛给了他一美元。这是个体从自身利益角度所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构成了对社会经济伦理的一种反抗。通过米洛对他的轻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庞大的经济伦理环境中,个体行为显得微不足道,要反抗是很难的。所以,更多的个体为了利益,不得不融入到大的经济环境中。《出事了》中的斯洛克姆就是一位融入其中的“得道者”,当他弄清了所有这些伦理规律后,就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一切,所以才能挤走老朋友,获得*后的升职。在作品结尾处,斯洛克姆恰到好处地处理了已经疯掉的公司职员。在他的成功与疯掉的职员的对比中,更可见出这种疯狂经济伦理下的人的命运。
    在某种层面上,反抗经济伦理比反抗政治伦理更为艰难。对于这种反抗,海勒在他的小说中也未能给出更多的展示。只是在《*后一幕》中,通过萨米和刘的经济生活与米洛进行对比,显示出另一种经济伦理的可能。萨米作为知识分子,以自身的技能获得生存机会;而刘靠自己强健的办事能力,也将家庭经济操持得风风火火。这些更朴素的个体经济活动,代表了社会大多数老百姓的生存方式。普通人的经济生活虽然显得较为平庸,但却具有更真切的人性色彩,作为朴素的经济伦理与社会经济伦理构成对立,并且,正是因为其朴素性,与疯狂的经济伦理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从而他们能够保留一些真诚的道德心性,如此才有获得幸福的机遇。
    3.个体对文化伦理环境的反抗
    文化伦理的压迫是无意识的、隐秘的,而渗透力却是*大的。这种影响遍布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往往不被注意,在不知不觉中将人们带入到混乱之中。《出事了》中的斯洛克姆一家所遭遇的宗教信仰危机、个体道德混乱、感情冷漠、精神空虚就是个体伦理随着社会文化的崩溃而崩毁的典型写照。作品中几乎看不到对社会文化伦理反抗的希望。其中所出现的人物中,只有斯洛克姆的妻子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伦理关爱。在斯洛克姆挤掉了老朋友的职位时,她对斯洛克姆非常失望。同时她还坚持去教堂参加宗教活动,对教会人士保持极大的好感。但海勒并没有对这种正面的道德意识投入更多的笔墨。
    ……
    目录
    引言 绪论 “小说伦理学”视野下的海勒 **节 “小说伦理学”的可能性 一 小说伦理研究的新思路 二 叙事伦理与“小说伦理学 三 “小说伦理学”思路 第二节 海勒小说伦理研究的必要性 一 海勒小说伦理研究的重要性 二 海勒小说伦理研究的标本意义 **章 海勒小说故事伦理研究 **节 社会伦理观念 一 从人的生存状况看社会伦理问题 二 对社会伦理现状的批判 三 个体对社会伦理的反抗与突破 四 从“生命政治”到“生存伦理” 第二节 个体伦理意识 一 个体伦理心性状态 二 个体伦理生活问题 三 个体伦理问题的解决出路 四 对“人的境况”的反思与个体伦理行动 第三节 宗教伦理思想 一 海勒小说中的宗教伦理意识 二 宗教伦理问题表现 三 对宗教伦理的反思 四 现代生存伦理与宗教伦理 第四节 审美伦理态度 一 海勒小说中的审美伦理意识 二 审美生活所具有的伦理意义 三 审美伦理的双重性悖论 四 作为理想的审美与现代性伦理 …… 第二章 海勒小说叙述伦理探索 第三章 海勒小说修辞伦理解析 结论 后现代生存伦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