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认识身体2:永不停歇的变化,《基因传》《癌症传》作者悉达多?穆克吉、《自私的基因》译者叶盛推荐!
QQ咨询:
有路璐璐:

认识身体2:永不停歇的变化,《基因传》《癌症传》作者悉达多?穆克吉、《自私的基因》译者叶盛推荐!

  • 作者:加文·弗朗西斯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7521703511
  •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眼睛是时间的器官? 在更年期,女人会*次直面死亡? 泪水与欢笑本是同源? 没有什么能长久保持不变,我们的身体在不断更新,哪怕每条河流的河水也是在不断更新。河水曾经是大洋飞沫;下一年又可能成为你邻居体内血液的一部分。你大脑中的水分子一度是落在远古地表的雨滴,在现已不复存在的远古大洋里汹涌澎湃。 只要活着,我们的身体就会处于变化的过程中。人体内的转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周而复始,我们的身体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更新。我们已经习惯了控制自己的身体,身体的变化往往在我们控制之外;身体有自己的节奏、落脚点和固定的目的地。喧哗中,这是一种带有美感的平衡。 转变,不仅是文学和艺术中*为古老、回响*为深远的一个主题;转变,也是医生行医时对病人关注的焦点,要利用有助于人们的变化,减缓有碍于人们的变化,从而缓解、排除病人的痛苦。在《认识身体2》中,加文医生以行医中接触到的众多病例和现象为叙述的起点,内容既包括怀孕、妊娠、出生、性别、青春期、更年期、死亡,也包括情绪、健美、睡眠、厌食、记忆、美容,还涉及幻觉、时差、刺青、义肢���巨人症、阉割、变性,等等。接着,作者引入其对人类在生长过程中、特别是生病时产生的生理和心理
    文章节选
    第1章 转变
    起初是如此简单的形式,却进化出了——并且持续进化着——*
    美丽、*奇妙的无限多种形态。
    ——查尔斯•达尔文 《物种起源》
    我的诊所附近有个公园,里面有成排的樱花树和榆树,每年都会经历各种美丽的转变。如果上下班的路上有时间,我会坐在长椅上观赏片刻。冬天会有风暴,过去几年里,*高的几棵榆树被吹倒了。树倒下时,连根拔起,地上留下了深深的棺材大小的大口子。复活节期间,枝繁叶茂、翠绿欲滴,难怪有人说那就是天堂的颜色。春天,樱花盛开,花瓣洒满草坪,在花海中散步就好像置身仙境一般,美不胜收。夏天,空气厚重而又成熟诱人——炙热的烈焰燃烧着,孩子们在树荫下的毯子上嬉戏;杂耍演员摇摇晃晃地走在树干之间牵起的绳索上。我*喜欢的还是秋天,秋高气爽,脚下是满是红褐和金黄。我欣赏这个公园的景色大约25 年了——它离我受训的医学院也很近。
    18 岁,在医学院接受训练的**年,我踏过满地落叶,去上一堂永生难忘的生物化学课——在这堂课上,我似乎看到了生命之错综复杂、互为关联,甚至生命之惊奇所在。课堂开端并无特别:一幅血红蛋白分子的示意图投影在墙上。老师解释说,使氧和血红细胞结合
    的化学物质,即卟啉环,不仅对血红蛋白至关重要,对树叶中锁住太阳能的叶绿素也至关重要。她说,多亏卟啉类化合物,我们现在已知的生命才可能存在。墙面上,分子结构像是一棵四叶草,卟啉就是叶子,相互紧扣在几乎如同哥特建筑一般复杂的结构里。每片叶子中间
    静静地躺着一个熔岩色的铁原子。
    老师解释说,氧与每片叶子**相结合时,会如同秋天的枫叶一般红;氧释放后,颜色变暗为紫色。课讲到这里,依然是不折不扣的生物化学课内容。“但这并不是一个静态过程,”老师接着说,“这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过程。”与氧结合后,铁原子的周边结构会发生转变,这一转变产生的压力像是拉动了一个小小的原子控制杆,使其他三个铁原子周边结构也发生扭曲,促进它们吸收更多的氧。这是我**次发现生物化学之优雅,我非常惊讶,但其实也非常明显:从叶绿素到血红蛋白,分子之间彼此合作,维系生命的正常运行。
    看着那幅示意图,我试着想象自己体内数以十亿计的血红蛋白分子,我每次呼吸,肺部的血红蛋白分子因为吸氧而发生变化。然后,心脏跳动将血液之河流推向大脑、肌肉、肝脏,同样的变化会逆向发生。这一转变似乎就像树叶每年生长掉落一样,非常重要并且反复发
    生,但莫名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过程竟然在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组织需氧量越多,其酸性就变得越强,”老师接着说,“酸性会使血红蛋白发生畸形,释放氧,释放量正好等同于需求量。”这是我当天早上的第二大发现:血液经过精细标定,以满足身体不同部位各有差异的需氧量。她开始解释,胎儿的血红细胞性能略有增强,以便从母体胚盘吸收氧,但我已经沉溺在前两大发现当中,几乎听不见她说话了。我感觉空气中充满了敬畏,一种愉快的心情慢慢展开:在身体里一片喧哗的化学状态之中存在这样一种平衡,看起来有一种奇怪的美感,但同时这也是一种必然。
    转变是文学和艺术中*为古老、回响*深远的一个主题:2000 年前,拉丁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将自然和人类描绘为一片翻腾的混乱状态,一切物质,无论是否有生命,都困在变化的循环里,“就像蜡一样易变,盖上新设计的印章,就和之前不一样,或形状发生变化……一切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模样”。奥维德在诗的末尾,声明了生命之博爱,并且充满激情地请求世人以同情心对待一切存在。这份同情心也是践行医术的**所在——可以说,医学就是科学与善心之结合。本书是对人类生命的动态和转变之庆祝,
    这既是一种对于人体的思考,也是一个普遍的事实。
    宇宙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我们身边所发生的演变:宇宙在扩张,银河系在旋转,地球绕着轨道公转,月亮每年都离我们越来越远。地球轴心倾斜,才有了四季变换;潮汐冲刷地球海岸已经超过一万亿次。板块构造的变动正在更新着地壳。“没有任何事物能长久保持不变”是一项真理,以不同的视角来看,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你无法两次跨进同一条河。” 赫拉克利特如是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总是在不断更新,哪怕每条河流的河水也是在不断更新。
    只要活着我们的身体就会处于形态变化的过程。我们自身与外界的界限是疏松的——环境因素不断对之进行塑造和重构。河水曾经是大洋飞沫;下一年又可能会成为你邻居体内血液的一部分。你大脑中的水分子一度是落在远古地表的雨滴,在现已不复存在的远古大洋里汹涌澎湃。从这个角度来看,身体本身就是一条溪流或一团火焰,没有哪两个时刻是完全相同的。生长、恢复、适应、衰老,我们的身体不可避免地转变着形式;通过睡眠、记忆和学习,我们的思维也是如此。从我们疲于应付的危机,到出生至死亡之间的过渡;从交织成为意识的神经流,到我们自身意志力和决心产生影响的变化,生命中处处体现着转变。
    “病人”意味着“受到痛苦折磨的人”,那么行医也就是为了缓解
    人类的痛苦。我作为医生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利用那些有助于我们的变化,减缓那些有碍于我们的变化。作为作家,我对变化很感兴趣,因为变化这一隐喻已经让诗人、艺术家和思想家着迷了上千年。而作为医生,我同样对变化很感兴趣,因为行医就是为了在病人的身心寻找哪怕*为微小的积极变化。
    第1章 转变
    起初是如此简单的形式,却进化出了——并且持续进化着——*
    美丽、*奇妙的无限多种形态。
    ——查尔斯•达尔文 《物种起源》
    我的诊所附近有个公园,里面有成排的樱花树和榆树,每年都会经历各种美丽的转变。如果上下班的路上有时间,我会坐在长椅上观赏片刻。冬天会有风暴,过去几年里,*高的几棵榆树被吹倒了。树倒下时,连根拔起,地上留下了深深的棺材大小的大口子。复活节期间,枝繁叶茂、翠绿欲滴,难怪有人说那就是天堂的颜色。春天,樱花盛开,花瓣洒满草坪,在花海中散步就好像置身仙境一般,美不胜收。夏天,空气厚重而又成熟诱人——炙热的烈焰燃烧着,孩子们在树荫下的毯子上嬉戏;杂耍演员摇摇晃晃地走在树干之间牵起的绳索上。我*喜欢的还是秋天,秋高气爽,脚下是满是红褐和金黄。我欣赏这个公园的景色大约25 年了——它离我受训的医学院也很近。
    18 岁,在医学院接受训练的**年,我踏过满地落叶,去上一堂永生难忘的生物化学课——在这堂课上,我似乎看到了生命之错综复杂、互为关联,甚至生命之惊奇所在。课堂开端并无特别:一幅血红蛋白分子的示意图投影在墙上。老师解释说,使氧和血红细胞结合
    的化学物质,即卟啉环,不仅对血红蛋白至关重要,对树叶中锁住太阳能的叶绿素也至关重要。她说,多亏卟啉类化合物,我们现在已知的生命才可能存在。墙面上,分子结构像是一棵四叶草,卟啉就是叶子,相互紧扣在几乎如同哥特建筑一般复杂的结构里。每片叶子中间
    静静地躺着一个熔岩色的铁原子。
    老师解释说,氧与每片叶子**相结合时,会如同秋天的枫叶一般红;氧释放后,颜色变暗为紫色。课讲到这里,依然是不折不扣的生物化学课内容。“但这并不是一个静态过程,”老师接着说,“这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过程。”与氧结合后,铁原子的周边结构会发生转变,这一转变产生的压力像是拉动了一个小小的原子控制杆,使其他三个铁原子周边结构也发生扭曲,促进它们吸收更多的氧。这是我**次发现生物化学之优雅,我非常惊讶,但其实也非常明显:从叶绿素到血红蛋白,分子之间彼此合作,维系生命的正常运行。
    看着那幅示意图,我试着想象自己体内数以十亿计的血红蛋白分子,我每次呼吸,肺部的血红蛋白分子因为吸氧而发生变化。然后,心脏跳动将血液之河流推向大脑、肌肉、肝脏,同样的变化会逆向发生。这一转变似乎就像树叶每年生长掉落一样,非常重要并且反复发
    生,但莫名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过程竟然在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组织需氧量越多,其酸性就变得越强,”老师接着说,“酸性会使血红蛋白发生畸形,释放氧,释放量正好等同于需求量。”这是我当天早上的第二大发现:血液经过精细标定,以满足身体不同部位各有差异的需氧量。她开始解释,胎儿的血红细胞性能略有增强,以便从母体胚盘吸收氧,但我已经沉溺在前两大发现当中,几乎听不见她说话了。我感觉空气中充满了敬畏,一种愉快的心情慢慢展开:在身体里一片喧哗的化学状态之中存在这样一种平衡,看起来有一种奇怪的美感,但同时这也是一种必然。
    转变是文学和艺术中*为古老、回响*深远的一个主题:2000 年前,拉丁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将自然和人类描绘为一片翻腾的混乱状态,一切物质,无论是否有生命,都困在变化的循环里,“就像蜡一样易变,盖上新设计的印章,就和之前不一样,或形状发生变化……一切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模样”。奥维德在诗的末尾,声明了生命之博爱,并且充满激情地请求世人以同情心对待一切存在。这份同情心也是践行医术的**所在——可以说,医学就是科学与善心之结合。本书是对人类生命的动态和转变之庆祝,
    这既是一种对于人体的思考,也是一个普遍的事实。
    宇宙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我们身边所发生的演变:宇宙在扩张,银河系在旋转,地球绕着轨道公转,月亮每年都离我们越来越远。地球轴心倾斜,才有了四季变换;潮汐冲刷地球海岸已经超过一万亿次。板块构造的变动正在更新着地壳。“没有任何事物能长久保持不变”是一项真理,以不同的视角来看,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你无法两次跨进同一条河。” 赫拉克利特如是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总是在不断更新,哪怕每条河流的河水也是在不断更新。
    只要活着我们的身体就会处于形态变化的过程。我们自身与外界的界限是疏松的——环境因素不断对之进行塑造和重构。河水曾经是大洋飞沫;下一年又可能会成为你邻居体内血液的一部分。你大脑中的水分子一度是落在远古地表的雨滴,在现已不复存在的远古大洋里汹涌澎湃。从这个角度来看,身体本身就是一条溪流或一团火焰,没有哪两个时刻是完全相同的。生长、恢复、适应、衰老,我们的身体不可避免地转变着形式;通过睡眠、记忆和学习,我们的思维也是如此。从我们疲于应付的危机,到出生至死亡之间的过渡;从交织成为意识的神经流,到我们自身意志力和决心产生影响的变化,生命中处处体现着转变。
    “病人”意味着“受到痛苦折磨的人”,那么行医也就是为了缓解
    人类的痛苦。我作为医生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利用那些有助于我们的变化,减缓那些有碍于我们的变化。作为作家,我对变化很感兴趣,因为变化这一隐喻已经让诗人、艺术家和思想家着迷了上千年。而作为医生,我同样对变化很感兴趣,因为行医就是为了在病人的身心寻找哪怕*为微小的积极变化。
    目录
    第1章 转变 // 001 第2章 狼人:满月之焦躁 // 007 第3章 受孕:存在于世的**个和第二个理由 // 019 第4章 睡眠:梦之空间 // 033 第5章 健美:狂怒失控 // 045 第6章 头皮:角、恐惧与荣耀 // 059 第7章 出生:重塑心脏 // 069 第8章 焕颜:青春美貌之魔力 // 081 第9章 刺青:转变之艺术 // 093 第10章 厌食:控制之魔力 // 107 第11章 幻觉:恶魔之领域 // 119 第12章 青春期:加速之青春 // 129 第13章 妊娠:*为精细之杰作 // 143 第14章 巨人症:都灵的两个巨人 // 159 第15章 性别:忒瑞西阿斯的双重生命 // 171 第16章 时差:容纳天空的大脑 // 185 第17章 接骨:愈合的代数 // 193 第18章 更年期:女神的第三张脸 // 205 第19章 阉割:希望、爱与牺牲 // 217 第20章 欢笑:我们自身的优越感 // 229 第21章 义肢:人类2.0 // 239 第22章 记忆:遗忘之宫殿 // 251 第23章 死亡:生命之赞歌 // 269 第24章 转变 // 28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