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古典空间的文化密码
QQ咨询:
有路璐璐:

古典空间的文化密码

  • 作者:张艳庭
  •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 ISBN:9787515106960
  •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01日
  • 页数:208
  • 定价:¥4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15106960
    • 作者
    • 页数
      208
    •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01日
    • 定价
      ¥49.8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张艳庭的散文集锦,文章聚焦于古典文化景观,通过对古宅、古村、古镇、古城、古园、古窟、古寺、古陵等古典空间的描写及其背后历史的深度探查,来进行文化内涵的分析和解码,展现给读者一幅风景、历史和文化交织的三维图画,既有文学性,也有历史性和文化性。
    文章节选
    **相府:空间中的家族史 **相府在众多的山西大院中是一个较为独特的存在。它与众多以姓氏命名的大院不同,也没有用它原本的名字“午亭山村”,而是选择了**相府来作为景点的名称。**相府的官宅意味颇浓,但它不仅仅是一座相府,而是官商混杂的一个大家族的聚居建筑群落。相府这一称谓也不尽属实,因为清朝不设宰相一职。而相府前加上定语“**”,原来的意思指为晋城**村的相府。但村字的去除,让**脱离了村落名称的专有语义,让这两个字原本的意义彰显出来,仿佛真是皇帝的居所。这种命名对词语所指进行抽离造成了一种能指的狂欢。未抵达者除了少数人知道**本来的意思是指这个村庄之外,更多的人接受了这种能指的狂欢,即这个景点拥有了两种风景,即相府和**的叠加。于是,一种富丽堂皇的景象便从望文生义者脑中涌现。整个**相府的命名,有一种强烈的比喻性质,带有这个时代商业营销中名实分离的手法。 这种名实之间的错位或分离不仅是现代旅游业所独有,事实上,在古代中国乡土社会中,名实分离就成了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古代 乡土社会是一个变化极慢的社会,从春秋战国诞生了思想界百家争鸣后,中国社会在相对统一和稳定的节奏上走了两千余年。思想的定于一 尊,使后世只能在注释中谋求思想的变动和社会的适应。注释的方式引 起了名与实的错位与分离,也为后世思想发展提供了变通的途径。在表 面的无违之下,社会思想随��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动。而当今社会之中, 名实分离的现象仍然存在。但**相府的名实分离并不算严重,更不能 算离谱,只能算是一种话语修辞。这一方面体现在陈廷敬确实官至一品, 相当于宰相,康熙皇帝也确实两次下榻这里;另一方面,体现在建筑本 身,它的规模和**程度,确实可与**相媲美。抵达**相府的游人, 的确会惊叹它的庞大、**,即使知道此**非彼**,也不会觉得被 一种文字游戏所欺骗,甚至愿意将**当成一种比喻。在众多被称为 “民间紫禁城”的山西大院中,**相府的官宅性质更加突出,和其他大院相比,与紫禁城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要了解这些建筑群落,首先要了解的,是在其中居住的人。而这些人中首先要了解的是陈廷敬。康熙不仅在这个下属的家中留宿,也留下了对陈廷敬的评价。**相府御书楼上的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就不仅仅是景物描写,也蕴含着对陈廷敬功绩和人格的褒扬。陈廷敬去世之后,康熙皇帝更称赞他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婺源:徽乡的美学元素 真正找到婺源徽居之美,是在思溪、延村。这是相距不远的两个村落。在同行的人乘车去思溪的时候,我和同行的一位画家选择乡间小路, 步行去了延村。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是一种有意的特立独行,而是在水泥路和一条溪流边的乡村小路、在乘车与步行之间本能直觉的选择。乡村的距离概念,让我可以更加相信自己的脚,相信自己的本能和直觉。如果说城市让人对自身的本能加以怀疑,天性加以禁锢的话,那么在婺源,这个号称*美乡村的地方,人与自身的关系回归到了更为自然亲和的状态。当双脚踩在泥土之上,人并没有离旅行的目的地更远,而是离它更近,离乡村的本质更近。 我此行所要寻找的,就是“中国的*美乡村”。通往它的路,应该就是一条土路,路旁流着清澈的溪水,种植着金黄的油菜。美国诗人弗 洛斯特在诗歌《两条路》里写道:“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 我的人生从此便不同。”而在这里,这句诗可以翻译为: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便走进了真正的乡村,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旅游景点。 溪水清澈碧绿地流动着,我并不知道它的名字。在婺源,有许多条这样的河流,绕在一个个村庄旁边,为村庄提供水源,也提供清澈与宁静。是流水声提醒了我这里的宁静,而在城市里,是汽车的马达声、鸣笛声、临街店铺聒噪的歌声提醒我要为自己的内心保留一份宁静。在这里,我不用刻意为之,溪水自然就把身体中的噪音流走。除了宁静,它带给我的还有清澈与充盈。这种清澈与充盈不仅仅是因为溪水流经了金黄或碧绿的田野,倒映了古老的村落。更重要的是,这溪水仿佛是与它们一体的,而这里就是它的发源地。用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形容这些溪水再合适不过。这不仅是因为诗、景、情的**契合,还因为朱熹的故乡就在婺源。虽然,他人生中大部分时光都在福建度过,只回过婺源数次,但故乡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法从人生中抹去的。如果说游子是河流的话,那么故乡就是它的源头, 那么这诗句中溪水的源头,甚至这首诗的源头,应该就是婺源的这些溪流了。 寨卜昌:火焰中的村庄与家族 “寨卜昌”这个村庄名字的由来,就像它的周围“修武”县以及“待王”“承恩”等镇的命名一样,与武王伐纣有关。相传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驻军于此,占卜前程后必昌盛,故得名“卜昌”。这个小小的村落有了一个辉煌的起点之后,却迎来了在历史上更为久远的沉默。武王对于它来说,只能是匆匆过客,而它要在接下来的两千多年里,默默守候着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平原村落的命运。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此后一直默默无闻了两千多年的村庄,在清朝中晚期真的开始昌盛起来,也重新走进历史的书页。 帝制时代,中国乡村是宗族体制的直接承载者,一个村落的昌盛往往与在村落里世代居住的家族有关。让寨卜昌真正昌盛起来的家族就是王氏家族。与怀庆府的许多村落一样,王家的祖先于明初之时由山西迁到这里。明代末年,王家的生意开始从这个村子起步。*早家族生意较杂,并不是单一经营。这与怀庆府在明中后期形成的商业贸易体系有关。此时怀庆府是怀药、烟叶、竹货、铁器的贸易**,王家的生意有较多的选择,据王氏族谱记载十二世王来贡才开始专营铁器。当时山西阳城是铁器的重要产区,王家族人就在农闲之时从阳城贩铁锅到周边村镇售卖。从*早的挑担儿叫卖,到后来赚了钱买来牲口驮运。从*初摆地摊到拥有自己的店铺,连接寨卜昌和*近的商业重镇——清化镇的乡村道路上镌刻下了铁锅的深深脚印。此时,王家族人也有了“品牌”意识,开始在铁锅上打上王家的记号。到了顺治、康熙年间,王家已经在清化镇和周边市镇上拥有多家商铺。经过了几十年的经营积累,大约在康熙五十年的时候,王来贡的孙子王问安在清化镇开设了*大的一家店铺“泰顺号”,算是“泰顺号”的正式创立。此后的几十年里,这个商号见证了王家的铁锅生意走向**。 笨重的铁锅中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商机,制造出一个商号的腾飞? 这与康乾盛世人口的成倍增长有很大关系。清代初期,全国人口只有五六千万,到康熙中期,已经增长到 1 亿左右。后来又经雍正、乾隆两代皇帝,18 世纪,全国人口从 1 亿增长到 3 亿。人口的增长使吃饭问题变得尤为重要,铁锅也因此有了大量的需求。从康熙开始,清代商业政策的调整促进商业恢复发展,到乾隆时期商业发展达到鼎盛。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政策的巨大利好,王家的生意逐步在这个黄金时期发展壮大。到了乾隆末年,“泰顺号”的连锁店在苏北、皖北、山东、河北、河南遍地开花,大大小小的门店加在一起有一百多处,当时有“泰顺子弟进京不宿外人客店”的说法。到了同治、光绪年间,“泰顺号”岁入百万两,成了一个铁锅上的商业帝国。
    目录
    **辑 古宅 **相府:空间中的家族史 002 康百万庄园:暧昧的精神家园 019 王家大院:晋商巨宅的华丽与哀愁 031 第二辑 古村 寨卜昌:火焰中的村庄与家族 042 婺源:徽乡的美学元素 061 卫坡:时光雕刻的河洛古村 075 第三辑 古镇 榆次县衙:幽深的历史迷宫 082 平遥:一座古城的三种形态 094 清化镇:中原古镇关键词 111 第四辑 古城 西安:夜晚的历史叙事 126 杭州:灯影光晕中的西湖 136 北京:紫禁城的权力阴影 144 第五辑 古园 退思园:江南私家园林的文化密码 154 颐和园:权力的美学表情 163 苏州园林:园林美学的迷失之境 172 第六辑 古陵 西夏王陵:神秘的背影 186 乾陵:对一座皇陵的神话学考察 193 后 记 202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