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程序法视野下的控制下交付
QQ咨询:
有路璐璐:

程序法视野下的控制下交付

  • 作者:邓立军
  •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89995
  •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01日
  • 页数:453
  • 定价:¥8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程序法视野下的控制下交付》涉及以下内容:控制下交付的概念界定以及相关范畴的界分:控制下交付的历史发展演变轨迹之回溯及其规律性探讨;控制下交付的价值与风险分析;外国控制下交付制度研究;控制下交付的国际法考察:我国控制下交付的法律规制及其缺陷分析:我国控制下交付的运作实践:我国控制下交付法治化的建构等内容。章节之间按照逻辑规律编排,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逐步展开,既符合人类社会的认识发展规律,又符合控制下交付之内在要求,是一种具有高度科学性的研究架构与编排体系。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章绪论;第二章控制下交付的基础理论;第三章控制下交付的起源与演变;第四章控制下交付的比较法考察;第五章控制下交付的中国实践:第六章控制下交付制度的重构。
    文章节选
    《程序法视野下的控制下交付》:
    (三)控制下交付规范的解读与特征分析
    对控制下交付规范性文件的解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我们可以了解控制下交付规范性文件究竟规定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无合理性或者创新性,对未来的控制下交付立法有无借鉴意义,这都是无可回避的问题。
    1.普遍规定了控制下交付的定义
    尽管有关国际公约已经对控制下交付的定义作出了规定,然而几乎所有的控制下交付规范性文件都对控制下交付的定义作了规定。例如河北省公安厅印发的《河北省公安机关禁毒执法规范》第26条规定:对具有侦查延伸条件的毒品案件,为全面侦破案件,可以采取明知毒品、易制毒化学品,用于走私、运输、制造毒品、易制毒化学品的设备和材料,以及与毒品犯罪有关资产等的情况下,仍然允许其继续运输、��过或在查获毒品后,采用伪装手段,秘密监控其运输过程和交付地点的侦查方法。又如贵州省公安厅印发的《贵州省公安机关缉毒侦查工作规范》第45条规定:控制下交付是指缉毒侦查部门在掌握毒品运输的条件下,仍然允许其运输或者是在查获毒品后使用替代物,使毒品犯罪活动继续进行,同时秘密监控其运输过程和交付地点及涉案人员网络情况,以期将贩毒人员一网打尽,彻底摧毁贩毒网络的侦查策略。再如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印发的《关于规范使用控制下交付侦查措施的通知》第1条规定:控制下交付是指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通过秘密侦查手段,使犯罪活动在公安机关严密监视或者控制下继续进行,以查明犯罪事实,收集犯罪证据.查获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发现抓捕团伙成员或者幕后组织者、策划者的侦查措施。受篇幅所限,不再一一列举,从总体上看,这些控制下交付规范性文件对控制下交付的界定大多建立在国际公约的基础上,是对国际公约控制下交付的定义的理解与细化,同时更注重从中国本土以及本执法部门的视角来理解和执行控制下交付,这就难免存在偏狭的缺陷与不足。另外,不少地方性控制下交付规范性文件对控制下交付的理解存在明显的错误,这表明当前个别地方公安机关对何谓控制下交付仍然缺乏正确的理解,其突出表现是将控制下交付与所谓的“双套引诱”“犯意引诱”和“数量引诱”相混淆,此种情形的出现表明个别地方公安机关在理解控制下交付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偏差与误解。
    2.规定了控制下交付适用的基本原则
    个别地方公安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对控制下交付适用的基本原则作了规定。例如,江苏阜宁县公安局印发的《关于规范使用控制下交付侦查措施的通知》第2条规定:涉毒案件采取控制下交付措施应当坚持依法、**、稳妥和保密的工作原则,不得人为地采用“双套引诱”“犯意引诱”和“数量引诱”方式实施控制下交付。又如,贵州省公安厅印发的《贵州省公安机关缉毒侦查工作规范》第46条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时,应当严格遵循以下原则:(一)**原则;(二)合法性原则;(三)减少危害原则;(四)保密原则。”再如,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印发的《关于规范使用控制下交付侦查措施的通知》第3条规定:涉毒案件采取“控制下交付”措施应当坚持依法、**、稳妥和保密的工作原则,实施控制下交付,禁止诱使他人犯罪。
    综合而言,控制下交付规范性文件所规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合法(依法)、**、保密等原则。由于长期以来控制下交付的无法可依,这些所谓的基本原则对于防范控制下交付的滥用,促进人权保障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应当予以肯定的。
    ……
    目录
    **章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研究现状与缺陷
    三、研究架构与方法
    四、本书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控制下交付的基础理论
    一、控制下交付术语的由来与演变
    二、控制下交付的概念
    三、控制下交付的特征
    四、控制下交付的分类
    五、控制下交付与诱惑侦查之厘清
    六、控制下交付的侦查属性:强制侦查与任意侦查之辨
    七、控制下交付的价值与风险

    第三章 控制下交付的起源与演变
    一、控制下交付在美国的滥觞
    二、控制下交付在美国的初步发展
    三、控制下交付的海外输出
    四、控制下交付的全球推广

    第四章 控制下交付的比较法考察
    一、控制下交付的国际法考察
    二、缔约国控制下交付的制度构造
    三、控制下交付比较研究的启示和借鉴——兼论控制下交付演变的全球化趋势

    第五章 控制下交付的中国实践
    一、现实的状况
    二、控制下交付规范性文件的实证考察
    三、控制下交付立法的解读及其反思与批判
    四、控制下交付侦查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 控制下交付制度的重构
    一、“立法宜粗不宜细”的理念应当予以适度修正
    二、控制下交付立法模式的全球研判与本土抉择
    三、类型学视角应当成为控制下交付制度重构的立足点
    四、控制下交付立法变革的具体举措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